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后不同时期患者皮质醇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在伤情判断与预后中的作用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患者入院后按照GCS评分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估,其中中型组(9~12分)20例,重型组(3~8分)30例.评估不同时期及不同预后患者的COR、PT、TT、APTT、FIB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凝血功能及皮质醇指标对比中,中型组患者伤后1d、3d、7d、14d、21 d的COR、PT、TT、APTT、FIB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者伤后1d、3d、7d、14d、21 d的COR、PT、TT、APTT、FIB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重型组1d、3d、7d、14d、21d的COR显著高于中型组,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预后情况与凝血功能及皮质醇指标相关性对比中,预后不良组患者的COR、PT、TT、APTT、FIB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血清COR存在不同程度的升高,伤后早期患者血清COR、PT、TT、APTT、FIB呈现不同程度升高,且COR、PT、TT、APTT、FIB升高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临床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凝血指标变化特点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以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 将28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依GCS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组,测定患者入院24小时内、3天、7天及14天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值,并与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比较。对确诊有凝血功能异常者,入院时即予以积极治疗,包括早期输注新鲜血浆和/或冷沉淀及血小板。结果 各种颅脑损伤中TT、PT、APTT、FIB、DD均有不同程度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情越重,TT、PT、APTT、DD升高越明显,FIB、PLT下降也明显。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存在凝血异常,且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颅脑损伤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越明显。凝血功能可作为急性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指标。早期输注新鲜血浆、冷沉淀及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常规和D-二聚变化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7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及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常规指标及D-二聚体(D-D)值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性颅脑损伤各组患者PT、APTT、TT等凝血常规指标及D-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bg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组患者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PT、APTT、TT等凝血常规指标及D-D值也相应升高,Fbg值相应降低。结论联合检测单纯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常规指标及D-D值,对于监测颅脑损伤病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师平 《首都医药》2007,(14):17-17
目的探讨PT、APTT、FIB、TT、PLT含量检测对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本文对70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PT、APTT、TT、FIB)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红蛋白(Hb)<60 g/L时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5例,均进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根据输注阈值不同分为观察组(n=38)、对照组(n=37),对照组在Hb为60~100 g/L时进行输注,观察组在Hb <60 g/L时输注,比较两组输注前后血常规指标[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输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输注后两组PLT、HCT、RBC水平均高于输注前(P <0.05);输注后观察组PLT、HCT、R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输注后两组APTT、PT、TT、FIB均低于输注前(P <0.05);输注后观察组APTT、PT、TT、FIB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输血量较对照组少(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89%(3/38)]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车祸伤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GCS评分13~15分50例;9~12分105例;3~8分48例;对照组105例。并检测PT、APTT、F'IB、TT及血小板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PT、APTT、TT、FIB、血小板与正常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其凝血功能异常的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检测PT、APTT、TT、FIB及血小板变化可以了解颅脑车祸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助于颅脑车祸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蛇凝血素酶对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 治疗组患者术前肌内注射蛇凝血素酶1 kU并静脉滴注蛇凝血素酶1 kU,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4 mL。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开始后1 h、手术结束时抽取两组患者血样,测定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Ⅰ(FIB)、血小板(PLT),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520±160) mL, 治疗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435±120) mL,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有明显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PT、 AP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与术后FIB、PLT均无明显改变。结论蛇凝血素酶能有效维持颅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并降低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TBI)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与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TBI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损伤三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入院24 h的凝血功能指标.治疗1个月后根据GCS标准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各型TBI中凝血功能指标均有异常,随着伤情的加重,TBI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水平依次增加,血小板(PLT)水平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PT、APTT、TT、FDP和DD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LT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I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其与TBI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对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凝血系统影响。方法连续收集48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溶栓前及溶栓后24h内凝血功能相关项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比较相关指标前后差异。结果在接受rt-PA静脉溶栓的48例患者中,溶栓后24h内APTT、PT、TT延长、INR值升高,D-dimer增加,FIB下降,其中PT、TT、FIB、INR、D-dimer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所有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rt-PA尽管降低血液系统凝血活性,但凝血功能仍在安全范围,同时凝血功能监测对溶栓患者筛查及溶栓后抗栓治疗时机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的指标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3例临产孕妇(实验组)与3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凝血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临产孕妇组PLT、PT、APTT、TT、FIB和D-dimer值相应与对照组PLT、PT、APTT、TT、FIB和D-dime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及时检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异常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PHS)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仪器法对69例PHS患者和82例正常未孕妇女及74例正常妊娠妇女的PT、APTT、TT、FIB及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未孕组比较,PHS组PT、APTT均明显缩短(P<0.01),FIB水平明显增高(P<0.01),TT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高切、全血低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HS组FIB水平明显增高(P<0.05),PT、APTT均缩短(P<0.05),TT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血低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HCT均显著增高(P<0.01,P<0.05)。结论常规检测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对PHS患者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对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经头颅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服用阿司匹林0.1g,一天一次,观察组服用阿司匹林0.1g加低分子肝素5000单位,皮下注射每12h注射1次,治疗10d。观察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服药前后PT、FIB及PLT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PTT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合用对脑梗死患者APTT有影响,但对其他凝血功能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结合小剂量盐水在血液灌流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06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共血液灌流148例次,随机分为三组,A组50例次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小剂量盐水持续泵前滴注抗凝;B组50例次采用单纯低分子肝素抗凝;C组48例次采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中观察患者出血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A、B、C三组治疗后PT[( 15.10±0.83 vs 12.91±0.82)、(15.13±0.82 vs 12.51±0.81)、(20.11±1.78 vs 12.41±0.80)]、APTT[( 48.15±4.40 vs 37.59±2.86)、(46.53±4.12 vs 36.96±2.34)、(78.35±8.10vs 34.58±2.26)]、TT[( 28.30±1.90 vs 13.08±0.58)、(26.78±1.76 vs 13.20±0.60)、(55.69±3.94 vs 13.06±0.54)]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PLT也减少[(138.12±30.50 vs 168.38±36.68)、(136.78±30.12 vs167.55±31.6)、(86.60±23.20vs164.55±32.10)](P<0.05);但C组比A、B组变化更大(P<0.05).C组出血发生率25%( 12/48),明显高于A、B组(P<0.05).B组Ⅰ、Ⅱ级凝血发生率32%( 16/5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结合小剂量盐水在血液灌流时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发生率低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数目及凝血功能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比较92例重症肺炎患儿与70例非重症肺炎患儿血小板数目(PLT)以及凝血功能组合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胛)、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重症组与非重症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r和DDI升高,FIB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检测肺炎患儿凝血功能可尽早判定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肝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贝克曼ElitePr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迈瑞BC-55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和90例肝病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以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体积(MPV),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肝癌患者的PT、APTT、TT延长,FIB降低,D-二聚体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代偿期相比,肝硬化失代偿期也存在PT、APTT、TT显著延长,FIB降低,D-dimer升高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失代偿期和原发性肝癌中PLT、PCT显著减少,MP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病患者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参数,对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治疗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郭先锋  何柳芳  郭长根  张玲  苑书华 《安徽医药》2015,19(10):1897-190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指标与新生儿危重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新生儿住院的脓毒症患儿共93例,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将患儿分为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对入组的患儿在入院时及经治疗后72 h 采集患儿静脉血分别测定外周血中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和蛋白质 C(PC)。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和比较非危重组、危重组和极危重组三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与非危重组比较,危重组、极危重组 TT 、PT、APTT延长(P <0.05),DD、FIB 水平升高(P <0.05),PC、AT-Ⅲ和 PLT 水平显著性降低(P <0.05)。与危重组比较,极危重组 PC、AT-Ⅲ和 PLT 水平显著性降低(P <0.05),DD 水平升高(P <0.05),PT、APTT、TT、FIB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急性期比较,危重和极危重组患儿经治疗好转后,恢复期 TT 、PT、APTT 缩短(P <0.05),DD、FIB 水平降低(P <0.05),PC、AT-Ⅲ和 PLT 水平升高(P <0.05);而非危重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脓毒症患儿的凝血功能的异常与危重评分之间密切相关,与疾病的发展进程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凝血四项功能与分娩方式、体重的关系,分析新生儿凝血生理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取644例不同分娩方式和体重的新生儿的血浆进行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的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顺产组和剖宫产组的第1组凝血四项均明显增加(P<0.01),第2组PT、APTT延长(P<0.05)但FIB、TT值无显著差异(P>0.05),第4组凝血四项均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的第1组与顺产组的第1组相比,PT、APTT延长(P<0.05),TT、FIB值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相对应组的凝血四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凝血四项受体重影响,体重越轻凝血时间越长,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缩短,纤维蛋白原则逐渐增多;分娩方式主要对体重<1500g的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车勇  王斌  纪国业  张建 《安徽医药》2012,(9):1232-123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凝药对血液灌流脓毒症兔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兔动物模型,分为应用抗凝剂进行血液灌流的肝素组、枸橼酸组、水蛭素组和不应用抗凝剂血液灌流的手术组以及健康兔的假手术组,对各组造模前及灌流的0、10、30、601、20 min各时间点进行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枸橼酸组和水蛭素组均无皮肤黏膜出血以及手术创口渗血,滤器无凝血;肝素组有1只手术创口渗血和1只眼睑黏膜出血,滤器无凝血;各药物组之间的动物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组的PT、APTT、TT和FIB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01),灌流过程中灌流器均堵塞导致蠕动泵无法转动,灌流时间为(44.45±13.27)min。灌流开始后随着灌流时间的延长,各灌流组检测指标值均逐渐下降,至灌流结束后(120 min),肝素组的各检测指标值下降最快,水蛭组的各检测指标值下降最平缓。结论在血液灌流中应用各抗凝药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凝血障碍,枸橼酸作用平稳且无出血事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96例,根据SIRS符合项数分为S2、S3及s4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测定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探讨其与凝血功能紊乱间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SIRS息儿的死亡率相应增高,PT、TT、APTT、DD也增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存活组与死亡组间PT、TT、APTT、DD及MP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病情越严重、凝血功能紊乱显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快速联合输注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7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各29例。3组均采取常规疗法,包括给氧、补液、固定、止血、纠正酸碱平衡、输洗涤红细胞悬液等抗休克措施,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联合输冷沉淀10~30单位和单采血小板1~3个治疗量;B组单纯输单采血小板1~3个治疗量;C组单纯输冷沉淀10~30单位。3组均在治疗前1h及治疗后2~12h分别检测其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A、B、C3组输注后PT、APTT、TT较输注前缩短,FBG、PLT较输注前增加,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注后A组TT、PT、APTT小于B、C2组,FBG、PLT大于B、c两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治疗中,早期、快速、联合输注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比单独输注冷沉淀或单采血小板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