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清琦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0,8(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6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单一使用拉米夫定组(LAM组)和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组(LAM+Tα1组)。结果治疗52周时LAM+Tα1组HBeAg血清转换率38.5%明显高于LAM组11.5%(P0.05)。HBV-DNA阴转率LAM+Tα1组82.1%明显高于LAM组51.3%(P0.05)。ALT复常率LAM+Tα1组91.0%明显高于LAM组67.9%(P0.05)。综合疗效评价LAM+Tα1组完全应答率38.5%明显高于LAM组11.5%(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LAM+Tα1组未发生HBV前C区变异株,LAM组发生YMDD变异19例,LAM+Tα1组仅2例。结论 LAM+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良反应少、安全、疗效确切,优于单一LAM治疗。 相似文献
2.
3.
胸腺肽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胸腺肽α1(T α1)辅助抗生素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的抗感染疗效,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应用T 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者15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27.5%、35.0%和32.5%,对照组分别为5.0%、7.5%和7.5%(P<0.0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98年起应用胸腺肽α1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 13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年龄 3 0~ 65岁 ,平均年龄 5 0 .2岁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1例 ,全部病例HBsA 相似文献
6.
胸腺肽α1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 (LAM )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 80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按 1∶1随机分配进入单一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组 (LAM组 )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组 (LAM +Tα1组 )。结果 治疗5 2周时 ,LAM +Tα1组HBeAg血清转换率 (5 1.4 % ,18/35 )明显高于LAM组 (5 .4 % ,2 /37) ,P <0 .0 1。停药 1年后 ,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 4 2 .9% (15 /35 )和 8.1% (3/37) ,P <0 .0 1。治疗过程中 ,两组HBVDNA定量明显下降 ,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 ,治疗后 ,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基本一致 ,达 77.1% (2 7/35 )和 6 7.6 % (2 5 /37) ,但停药后LAM组仅有 18.9%持续正常 ,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治疗 5 2周 ,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率 (42 .9% )明显高于LAM组 (8.1% ) ,停药后 1年 ,持续应答率分别为 6 0 .0 % (2 1/35 )和 18.9% (7/37) ,P <0 .0 1。治疗过程中LAM +Tα1组未发现HBV前C区变异株。LAM组有 10例 (2 7.0 % )发生YMDD变异株 ,联合组仅有 1例。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明显地改善 ,肝纤维化程度降低 ,HBsAg、HBcAg的表达明显减少 ,治疗过程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Tα1与LAM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不良反应少 ,疗效优 相似文献
7.
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组35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治疗12个月,前6个月同时给予α1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一周2次;B组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d,疗程12个月。两组均随访6个月,期间继续服拉米夫定。结果联合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在HBVDNA转阴方面疗效相近,但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可降低或减少YMDD变异。结论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9.
孙安平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7):769-770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作用。方法经临床诊断为CHB(轻、中度)并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胸腺肽α1加干扰素组和单用干扰素组,疗程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复常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病毒复制指标阴转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肽α1、干扰素为治疗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两者合用有相加或协同作用,为治疗CHB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笔者于2002年6月-2004年12月用苦参素与胸腺肽-α1(迈普新)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治疗不应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在120例经干扰素α-1b治疗6个月不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76例接受干扰素α-1b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24周,44例继续单用干扰素α1b治疗24周。结果在治疗结束时,联合组患者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39.5%,HBV DNA阴转率为47.4%,而单用药物组分别为9.1%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治疗不应答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胸腺肽Tα1(迪美仙)是采用新型工艺生产的富含28个肽Tα1的精制胸腺肽(每支50mg中Tα1不少于0.8mg)。本研究采用迪美仙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分轻、中度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3.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5例HBeAg和HBV DNA均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组治疗18个月,另一组只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血清HBeAg阴转率(30%)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13.6%,P〈0.05),但两组HBV DNA转阴率和血生化指标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联合组患者未发现病毒基因变异,而阿德福韦酯治疗组出现1例HBV DNA A181V和N236T点突变。结论阿德福韦酯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2004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双虎清肝颗粒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机体防御机能全面下降 ,合并严重感染尤其是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我们在护肝和抗感染的基础上 ,加用胸腺肽α1(Tα1)治疗 ,观察到此种治疗有促进感染控制 ,加快病情稳定的疗效 ,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1998年 1月至 1999 相似文献
16.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日,同时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对照组仅给予阿德福韦酯10mg口服,1次/日。观察48周。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3%比23.5%,38.8%比11.7%,P0.01;而两组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选取未曾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拉米夫定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与单用拉米夫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A组)32例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B组)56例。结果在治疗36周、48周和72周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1%、75%和84%对64%、68%和77%;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65%、74%和84%对60%、66%和78%;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8%、25%和34%对12%、18%和25%,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初治失败后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对23例用干扰素α1b治疗3个月无应答的慢性乙型肝炎和9例用干扰素治疗3个月后完全应答,继续治疗4个月后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者,改用胸腺肽α1单用或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3月,观察HBeAg、HBVDNA和肝功能等变化。结果23例干扰素α2b治疗无应答者中有16例(69.6%)完全应答;9例病情复发者中有6例(66.7%)完全应答。结论对干扰素初治无应答者或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改用胸腺肽α1单用或联合干扰素再治疗可以提高应答率。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干扰紊α-2b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选择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A组)38例,给予干扰紊α-2b及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紊α-2b组(B组)37例,胸腺肽α1组(C组)37例,3组均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时,3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HBeAg阴转率分别为57.9%、35.1%、32.4%,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1%、40.5%、37.8%,A组的疗效明显高于B、C两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干扰紊α-2b联合胸腺肽α1具有改善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功效,两者联合应用疗效较单独应用为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