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根据临床实践对人工气道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探讨吸痰后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对人工气道气管内吸痰患者进行评估、吸痰时与吸痰后出现病情变化。结果28例患者吸痰时和吸痰后卅现并发症的主要有气道损伤、低氧血症、感染、颅内压增高、心律失常。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选择质量好的、合适的吸痰管,合理使用呼吸道湿化液,为减少血液动力血的改变主张在吸痰前应使用呼吸机进行高容量通气或高浓度氧疗。  相似文献   

2.
浅层吸痰法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黏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25-12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不同吸痰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ICU行人工气道患者,根据建立人工气道的日期进行分组,单号建立为观察组,运用浅层吸痰法,双号建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吸痰法。通过两组吸痰方法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吸痰操作时的患者状态及气道损伤情况。将两组患者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研究指标有显著差异;常规吸痰法造成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例数较多,吸痰管插入长度较深,对气管产生的刺激较大,引起患者明显的烦躁及呛咳较多。两种吸痰方法在患者的刺激、气道损伤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浅层吸痰法可以避免或降低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损伤,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提高人工气道疗效,减低并发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质量,是建立了人工气道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性化的吸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规范ICU护士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lO月起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规范ICU护士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质量”为活动主题,针对ICU护士人工气道吸痰的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吸痰不规范的主要问题,制定预期目标,实施质量改进对策,并评价改进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比较,护士对人工气道吸痰相关知识知晓率由75.65%上升到99.5%;规范吸痰正确率由85.60%上升到96.8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ICU护士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朱小兰  李爱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9):2050-2050
建立人工气道是ICU抢救重危病人维持有效呼吸的最常用手段,在对人工气道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吸痰的安全和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病程和预后。我们认为对人工气道病人的安全有效吸痰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联合吸痰管吸痰对人工气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50例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听诊出现双肺痰鸣音、肺部呼吸音的降低、呼吸频率的增快、潮气量的减低、氧饱和度的下降等,临床怀疑痰液阻塞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吸痰前两组均常规加强气道湿化和拍背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吸痰,观察组每次吸痰前均用简易呼吸器做快速捏放简易呼吸器,通气量按8 ml/kg体重计算,连续3~5次,以喉部明显听到痰鸣音为最佳,然后迅速再次应用吸痰管吸痰。对两组痰鸣音、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痰鸣音、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道充分湿化的基础上,应用简易呼吸器联合吸痰管吸痰优于传统单纯吸痰管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侯玉华  赵云 《河北医药》2003,25(9):704-704
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病人多病情危重 ,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排痰功能障碍 ,良好的护理措施对抢救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我科于 2 0 0 2年 1~ 10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等病人 10 2例 ,其中气管插管或切开者 48例 ,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 1例 ,女 17例 ,年龄 17~ 86岁 ,平均 45 .3岁。其中气管插管 2 9例 ,气管切开 19例。重型颅脑外伤 2 4例 ,高血压脑出血 5例 ,脑干出血 3例 ,大面积脑梗死 4例 ,脑桥梗死 2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 7例 ,急性心肌梗死 3例。气管插管时间最长15d…  相似文献   

7.
非人工气道条件下气管内吸痰插管长度与吸痰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内吸痰通常是在人工气道条件下进行的,能有效地清理气管内的痰液。传统吸痰则是将吸痰导管插至咽喉部,不能有效地清理气管内的痰液。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非人工气道条件下,也能进行气管内吸痰。对此,我们于2004年9月开始在传统吸痰的基础上对插管长度进行了改进,并对两种插管长度的吸痰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加梅  张静  赵蕾 《河北医药》2021,43(12):1879-1882
目的 探究吸痰深度对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从而为临床老年卧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重症医学科(ICU)人工气道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方法分为3组:A组:35例,采用深部吸痰;B组:35例,采用浅部吸痰;C组:36例,采用改良吸痰.对比3...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人住ICU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1J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组)59例和对照组(开放性吸痰管联合加温加湿器组)55例,对两组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ICU的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导管痰痂病例少于对照组;应用人工气道时间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在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无湿化意外出现,对照组发生呛水8例。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进行气道管理,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袁梅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233-234
目的探讨封闭式吸痰对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神经外科疾病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需依靠人工气道及机械辅助通气才能维持呼吸,因患者病情危重,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的排出,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加强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方法选取神经外科69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封闭式吸痰与传统的开放式吸痰的临床应用观察比较。结果封闭式吸痰可预防传统式吸痰所造成的低氧血症、心肌缺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感染、不良心理反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优越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使用依从性,是一种科学、合理、安全的新型吸痰技术。  相似文献   

11.
ICU人工气道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ICU人工气道病人护理的几个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783例人工气道患者的人工气道的固定、气囊的管理、呼吸机的使用和参数的调节、保持气道温、湿度、吸痰的护理、加强口鼻咽部的护理等。结果有4例痰痂形成(0.5%),意外脱管3例(0.3%),口腔溃疡8例(1%),无1例因护理操作方法不当导致病人死亡。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应高度重视导管的固定、气囊的管理、气道的温湿度和吸痰、口鼻咽部的有效护理、呼吸机的正确使用。它们是预防和减少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密闭吸痰与传统吸痰方式吸痰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对37例开放气道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法进行吸痰操作。结果 37例使用密闭式吸痰的开放气道患者中发生气道黏膜损伤者4例,未发生低氧血症、感染等并发症,对颅内压影响较小。结论密闭式吸痰能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对颅内压影响较小,操作过程方便,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防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取得较好效果,今就密闭式吸痰器与一次性吸痰管的应用效果做以比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6月对儿童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器50例,应用普通一次性吸痰管患者50例。分别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0例,男24  相似文献   

14.
开放气道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正确的吸痰方法,确保每次彻底吸痰,可以减少吸痰频次,减轻患者因吸痰带来的痛苦。岳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传统的吸痰管插入深度为10~15cm或不超过气管导管(或套管)长度,吸痰效果不理想。往往不容易把痰液吸除干净,患者很快就要求再次吸痰,这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医疗费用,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笔者对改进后的吸痰方法和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前者吸痰效果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ICU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加以分享。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ICU病房收治的重症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89例。男性50例,女性39例,年龄24~93岁,平均年龄(68.7±17.2)岁。颅脑手术术后患者23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21例,普外科手术术后患者7例,心力衰竭患者12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18例,其他8例。结果 89例患者建立人工气道2~38 d。经过有效治疗及优质护理后呼吸功能恢复并拔出气管导管61例,发生肺部感染7例,由于器官衰竭造成死亡病例21例。结论做好人工气道的加温保湿,及时有效的吸痰,良好的感染控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人工气道保留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工气道湿化标准判定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人工气道建立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探讨人工气道护理中气道湿化的标准,确保使用人工气道患者气道通畅,以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对河南省鹤壁市鹤煤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护理中气道湿化的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湿化的方法、湿化液的选择、湿化的温湿度、湿化的标准,判断痰液黏稠的方法等。结果人工气道患者为湿化气道所滴入湿化液的量应根据气道湿化标准来调整,重要指标为痰液黏稠度和吸引是否通畅。结论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ICU患者病情危重,在建立人工气道后,如何通过综合性护理维持正常的呼吸运动,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对于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护理中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陈烨 《家庭医药》2021,(1):280-281
吸痰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特别是对于人工气道、肺部感染而气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吸痰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护理,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探讨脑出血人工气道深部吸痰和浅部吸痰的区别以及优缺点,希望可以寻找到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是救治各种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和防御功能,患者气道反射性保护作用减弱,咳嗽反射减弱或完全被抑制,痰液难以排出,易发生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吸痰枕在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需要吸痰的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名,观察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吸痰,观察组采用应用自制吸痰枕辅助深部吸痰,比较两组单日平均吸痰次数、单次平均吸痰时间、气道粘膜出血例数等,其中对照组包含1例气管切开,观察组无气管切开。结果对照组单日平均吸痰次数为12次,气道粘膜出血例数为12例,观察组单日平均吸痰次数为4次,气道粘膜出血例数为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单次平均吸痰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制吸痰枕辅助深部吸痰可以明显缩短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减少气道粘膜出血,有效改善患者氧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