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专项点评分析,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干预,提高处方合理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门诊2400张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共1163份进行点评,将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21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94份,占抽取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5.55%;2022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总数67份,占抽取的处方和病历总数比例3.58%。2022年与2021比较,处方及病历医嘱不合理率下降2.03%,处方医嘱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我院门诊及住院抗菌药物专项点评经过前置审核、药师人工干预和行政管理多重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需继续加强干预管理,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年和2012年的门诊处方各5 200张,进行处方点评,对点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点评结果制订干预和加强合理用药的规范性措施。结果:2011年抽查的5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4 472张,合理率为86.00%;2012年抽查的5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4 940张,合理率为95.00%。在2011年的728张不合理处方中,缺项处方312张(占42.86%),不合理用药处方416张(占57.14%);2012年的260张不合理处方中,缺项处方62张(占23.85%),不合理用药处方198张(占76.15%)。持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后,我院处方合理率逐渐提高。结论:处方点评对于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干预,可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3.
冯玉珍  林志绣  厉婷 《北方药学》2014,(11):143-144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探索提高门诊处方质量的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和2012年1~12月门诊处方,记录相关信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处方书写及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1267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13.71%;2012年1374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占7.32%。结论:通过适当及时的干预,门诊不合理处方明显减少,门诊处方质量显著提高,但不合理处方仍存在,应加以改进,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莹 《天津药学》2012,24(3):31-33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的质量及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12月本院门诊处方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点评,并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在点评的27 654张门诊处方中,不合格处方274张,占抽取处方的1.0%。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3张,占1.1%;用药不适宜处方267张,占97.4%;超常处方4张,占1.4%。结论: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现象仍然存在,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2011门诊处方点评结果的分析,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2011年1~12月,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00张,共1200张,进行处方点评.结果 点评处方中,合格处方819张,合格率68.25%.处方不合理情况主要为处方书写不规范及用药不合理.结论 门诊处方中现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处方审核和用药监控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点评制度,以期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2013年1月开始,即随机抽取上个月归档病历100份,用于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及微生物送检率。随机抽取当月清洁手术病历300份,用于计算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使用率、药物选择、使用疗程等。结果 2013年共抽取点评1000份病历处方,经抗菌药物专家组复核后有293份病历处方存在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不合理率为29.30%。其中预防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病历处方有209份,占不合理病历处方数71.33%;治疗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病历处方有84份,占不合理病历处方数的28.67%。结论定期对病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合理性点评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助于提高临床抗菌药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向云霞  刘冰 《北方药学》2013,(8):144-145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综合情况,提高我院门诊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处方共50060张,采用专业的处方点评软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汇总点评,分析并进行干预。结果: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的68.86%,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总不合理处方的31.14%。结论:在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开展事前审方和采取干预措施后,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处方质量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规范和改进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处方点评工作人员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的门急诊处方,每月抽取门急诊处方120张,总计960张,进行处方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点评的96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16张(22.5%),其中不规范处方占182张(18.96%),其次用药不适宜处方57张(5.94%),超常处方18张(1.8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病历用药状况.方法 逐月随机抽取2012全年32个科室出院病历共3200份进行用药分析及处方点评.结果 240份病历存在不合理用药255处(7.5%),主要包括诊断与治疗药物不相符,药物联用不合理等9类.结论 该院存在的用药不合理病历较2011年度有明显减少(2011年占14.8%),说明处方点评工作常态化能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畅  李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8):2530-2533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共9 744张,每个月随机抽取100张,共抽取1 200张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抽取的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在1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1 144张,不合理处方56张,处方合格率为95.3%。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3张,占不合理处方20.00%;超常处方12张,占不合理处方18.47%;不适宜处方共40张,占不合理处方61.53%。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最多,共25张,占38.46%。结论 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处方采用前置审核和后置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中成药处方总体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药师应不断提高处方审核及点评能力,规范临床医生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了解处方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规范处方书写和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某院2012年1~12月门诊处方4080张逐一点评,分类统计基本用药指标和汇总点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用药2.74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128.32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9.63%,注射剂使用率为22.54%,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8.42%,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1.69%,不合格处方281张,占抽查处方数的6.89%,其中不规范处方17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94张,超常处方14张,分别占不合理处方数的61.57%、33.45%、4.98%。结论某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规范,对存在的问题,医院还须加强管理和干预,进一步提高医师合理用药、书写处方和药师审核处方的水平,进而提高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2.
邱皓 《中国药事》2019,33(12):1469-1472
目的:分析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2018年度处方点评结果,总结药物处方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提取"北京市社区医院处方点评系统"内数据,对本中心2016-2018年度处方点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2018年度共点评处方3859张,处方合格率为93.03%,不合理处方总数269张。不合理处方中以用药不适宜处方居多,多为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处方点评可及时发现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社区中心、医师、药师共同努力,协调配合,以提高处方质量,不断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促进我院门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门诊用药处方中,每月随机抽取100张,共抽取1 200张,依据处方点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参考文献和药品说明书进行处方点评,按2015年7-12月和2016年1-6月分别进行药物品种数和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比较分析。结果:2015年7-12月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2.28种、金额160.08元;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1.67%,注射剂处方比例18.33%;不合理处方比例13.50% (81/600),其中,不规范处方占8.64%(7/81),用药不适宜处方占83.95%(68/81),超常处方占7.41% (6/81)。2016年1-6月平均每张处方药品种数2.53种、金额167.45元;抗菌药物处方比例19.83%,注射剂处方比例19.17%;不合理处方比例9.67%(58/600),其中,无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占87.93%(51/58),超常处方占12.07%(7/58)。结论:药师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将处方点评和分析结果定期公示,及时完善电子处方信息系统,可有效减少处方不合理现象,防止不良反应/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实行处方点评前后门诊处方质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本院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前后门诊处方质量的变化,包括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处方书写的合格率。方法对2006年及2007年同期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处方进行点评。结果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后问题处方率3.66%,比实行处方点评制度前问题处方率14.1%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对医院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的点评,加强对执业医师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干预或警示,使医院的药品管理,处方开具和调剂以及医疗费用控制等更加科学,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5.
林海 《中国药业》2013,22(8):84-85
目的探索乡镇卫生院药事管理的科学方法。方法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的6月和12月,每次抽取19个乡镇卫生院当月处方1 500张进行点评,并汇总分析。结果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后,全市输液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激素使用率和处方均值均有大幅度下降,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点评中发现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突出。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对基层医院的用药结构和医生的用药行为有着巨大影响,卫生院应建立处方点评制度,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处方4745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4745张处方共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431张,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227张,占比52.67%;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96张,占比22.27%;选药不当68张,占比15.18%;溶媒选择不当25张,占比5.80%;用药与诊断不符15张,占比4.08%。结论:开展用药处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既可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能力,又能将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保证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田文颖 《首都医药》2014,(14):66-67
目的:以处方点评为基础,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药品说明书等作为依据,对抽查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点评。结果随机抽查处方1800张,合理1715张,不合理85张。结论此次抽查处方合格率为95.28%。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开展有效降低了我院不合理处方比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的调查情况,并研究具体的措施加以干预。方法:我院临床药学组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2月共28个月每月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150张共4200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处方点评根据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方式选择不恰当、药物配伍以及联用不合理、药物未合理使用、出现滥用药物的情况以及药物使用剂量不当等展开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在所有应用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共包括136张,占3.23%;其中药物滥用21例,用药剂量不正确14例,配伍以及联用药物不合理50例,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15例,用药方式选择不当11例,选择药物不合理16例,药物应用时间不正确13例。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还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建议医务科、质控科、临床药学室要针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有效方法针对性干预,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对患者的利益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枣庄市立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12月每个月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00张(共计3600张),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36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合理处方3425张(95.14%),不合理处方175张,其中不适宜处方169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