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属"中风"之"中经络",西医称面神经炎.系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其激发因素多与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引起局部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  相似文献   

2.
面瘫是一种常见病,各年龄阶段的人均有可能患病。面瘫是因面部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的运动障碍。中医称面瘫为"歪嘴风"、"口眼歪斜",西医也亦可称为"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贝尔麻痹"。如面瘫超过1个月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则称为面瘫后遗症。面瘫早期易治,但有约10%~15%的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因治疗不当延误而迁延不愈留有后遗症,治疗起来就较为棘手。  相似文献   

3.
面瘫又称Bells麻痹,分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2种,以前者为多见。周围性面瘫多为病毒感染,有部分病人伴有耳周带状疱疹,中枢性面瘫多为颅脑外伤或中风引起。临床上以中青年男性为多见。1—般资料本组68例中以门诊病人为主,男性49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4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长2年余,最短2d;其中左面神经麻痹36例,右面神经麻痹32例,属周围性面瘫63例,中枢性面瘫5例。2治疗方法电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取穴:以头面部穴位为主,主穴取阳白→鱼腰、地仓→颊车,配穴取攒竹、太阳、颧髎、牵…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治法治疗面瘫的概况与展望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周迎春面瘫包括周围性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等引起的口眼斜。多由络脉空虚,风邪入中阳明、少阳之脉;或肝郁痰阻,或血虚生风,致使经气阻滞,经脉失养,正气引邪,肌肉纵缓而成。在颅脑神经疾病中发病率占...  相似文献   

5.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瘫即颜面神经麻痹,中医称之为"口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多见,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笔者采用针刺与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周围性面瘫是指由不明原因引起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现代医学又称"面瘫"、"面神经麻痹"、"Bell's麻痹"、"特发性面神经炎"等,中医学则称之为"口僻"、"口眼歪斜"等。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且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针灸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手段之  相似文献   

7.
正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的病症,又称为口眼斜,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则是指自患者发病起的1~7d[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夏秋季节常见,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手、足阳经均上行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目前治疗面瘫主要是服用营养神经、抗病毒  相似文献   

8.
面部神经麻痹以周围性面瘫较为常见,是由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称贝尔麻痹。祖国医学称其为“口眼(口呙)斜”或“口僻”或“(口呙)僻”临床任何年令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略多,绝大多数一侧面瘫,双侧甚少见,而且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最易早治不易担误,因神经的最佳恢复期是在三周之内,长不得超出三个月,否则时间越长越不易恢复。祖国医学又认为此病是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之脉,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肌内纵缓不收而致。  相似文献   

9.
周围性面瘫属现代医学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其病因尚不明确。而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周围神经病变常见,多见为颅神经受累。受损颅神经中以动眼神经受损最常见,其次为外展神经、滑车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等。本报导为笔者治疗的一例糖尿病诱发面神经麻痹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赵立新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山西省名中医、山西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从医20余年,精研医理,勤于临证,擅长针刺治疗多科疑难杂症,对面神经麻痹(以下简称面瘫)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笔者跟师侍诊,每见老师治疗面瘫疗程短,疗效显著,感触颇深.现将老师针刺配合按摩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针灸治疗面瘫综述阎文关键词面瘫,针灸疗法面瘫即颜面神经麻痹,又称“僻”,青壮年多发,如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影响容貌。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效果肯定。从笔者收集的近十年来几十篇文献看,疗效多在90%以上,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针刺取穴1.1...  相似文献   

12.
面瘫以单纯性周围性神经麻痹为多见,以"口眼歪斜"为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是由于风寒湿毒侵入体表、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营卫失和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受风寒诱因,风湿病变,病毒感染而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发炎,甚至不同程度上的变性,而产生保护防御抑制--可逆性面神经瘫痪[1].笔者在几年的临床实践中,收集了不同病因导致面瘫的三个典型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瘫亦称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是较常见的颅神经疾患。针灸治疗面瘫的文献散载于我国历代中医书籍中 ,祖国医学的描述中对面瘫的症状描述比较朴实 ,仅用“口眼歪斜”概括了面瘫的主证。笔者临床中收集整理了有记载的面神经麻痹 1 90例 ,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90例病人中男 1 0 8例 ,女 82例 ,年龄最大的 72岁 ,最小年龄 8岁。临床无特殊发病规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冬季为多。 1 90例中男性占多数 ,突然发病 ,发病前多有感受冬凉之邪病史。发病部位面部一侧 ,双侧者未见。发病时间最长者 1年 ,最短者当日。2 治…  相似文献   

14.
张家维教授分期治疗面瘫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患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眼睑不能闭合、口角被拉向健侧为主症的一种颅神经常见疾患。本病属于中医"面瘫"、"僻"、"斜"的范畴。张家维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气血痹阻,筋脉弛缓而致。正如《诸病源候论.卷一》所云:"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神经麻痹,多是由面神经炎引起面神经缺血、水肿导致的面肌瘫痪,中医学称为"口眼歪斜".从2004年6月~2006年12月,笔者以面部游走火罐配合针刺疗法治疗本病60例,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特发性面神经炎指面神经管内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及神经鞘水肿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又称"贝尔麻痹"。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口僻""面瘫病"。其发病率高,约为42.5万人/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除了西医学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针灸疗法已得到了临床专家及患者的广泛认可。但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瘫、贝尔麻痹,是指由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一种急性周围性面瘫(prosoplegia)。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寒冷刺激学说、缺血学说、免疫反应学说等,近年来认为与疱疹病毒感染有关。其病变主要是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缺血,导致面神经水肿、脱髓鞘,早期多为可逆性的神经病变,严重者轴突变性或神经完全性损伤。针灸为临床治疗面神经炎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对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报道的研究,归纳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及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完善之。  相似文献   

18.
正面瘫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西医学称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1])。西医学认为本病多由感染、肿瘤、神经源性等多种因素导致面部神经痉挛、麻痹,从而形引起面部肌肉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口角向健侧歪斜、漱口漏水、吃饭夹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和美观,故及时有效地缓解症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灸作为面瘫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近年用平刺结合震颤法治疗面瘫20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疾病,又称为"贝尔麻痹"。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吊线风"。中医学认为当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时,风寒或风热趁虚侵入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肌肉失于约束,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则发为面瘫。西医学认为,由于风寒致面部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从而引起神经变性而发病。西医多采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方法[1]。中医学则以针刺为主,结合拔罐、刺络放血、温针灸等方法,可取得较好疗效[2]。而刺络拔罐在周围性面瘫方面的疗效目前说法不一,故本文将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周围性面瘫属于中医学"口僻""口眼歪斜"范畴。该病是由于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累及阳明经及少阳胆经而发,是急性非化脓性茎乳孔内的面神经炎所致。其病因是由于风湿性面神经炎或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使面神经肿胀、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而致神经麻痹。笔者采用分期分型治疗周围性面瘫22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滦县中医院针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