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后肝癌组织和外周血液中树突状细胞(DC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经TACE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17例(TACE+手术组)和未经TACE单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标本30例(单纯手术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的DCs含量。另选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7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7,15天采集周围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DCs的含量。结果TACE+手术组肝癌组织中DCs数量明显少于单纯手术组(P〈0.05);经TACE治疗后第7,15天,患者外周血DCs数量明显少于治疗前(均为P〈0.05)。结论TACE治疗后,患者肝癌组织和血液中DCs数量的减少可能是TACE后肝癌易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肝癌行肝部分切除、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为术后行TACE组(实验组,103例)及未行TACE组(对照组,118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及肿瘤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HB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无血管癌栓及肿瘤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1%、65.0%、40.8%,对照组为71.2%、40.7%,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肿瘤1年复发率为22.3%,对照组为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2年、3年的复发率为57.3%、73.8%,对照组为61.9%、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术后行TACE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降低肿瘤的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肝切除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 Y  Chen D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9):536-538
作者收集300例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其中切除106例,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194例,HACE后二期切除23例。肝癌患者B型肝炎带病毒率69.8%,合并肝硬变81.6%。临床资料研究显示,肝切除疗效优于HACE,HACE后早期局部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坏死肿瘤周边有癌细胞残留。高供血型肝癌行HACE有效,低供血型肝癌HACE效果差。肝癌合并肝硬变时肝切除量的估计,主要依据术前5项生化指标(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和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及术中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早、中、晚期肝硬变)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术后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的影响,为肝癌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治疗方式分为TACE组与对照组,各110例,TACE组患者术后行TACE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未行TACE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率与肿瘤复发率。结果 TACE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4%、56.36%和42.73%,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45%、40.91%和21.82%,TACE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ACE组患者1、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0.91%、54.55%和67.27%,对照组患者1、2、3年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8.18%、57.27%和70.91%,第1年肿瘤复发率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3年肿瘤复发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行TACE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但并不能降低患者长期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手术切除方法的不断改进,肝癌切除率明显提高[1]。术后肿瘤复发率仍然很高,一年内复发率高达76%[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经胆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切除术后防治复发的作用。方法2000年1月~2003年1月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对56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其中113例患者为观察组(A组),术后接受了TACE防治复发,每3周1次,共行4次;其余448例未行TACE治疗者作为对照组(B组)。结果A、B两组在性别、年龄、Child—pugh分级、术中失血量及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A、B两组的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0.9%,无明显差别;2年无瘤生存率为73.5%和67.8%,A组虽较B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为65.5%和49.2%,相比较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后规律行TACE可以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患者,对其TACE后出血改善情况、中远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动脉压由术前的(72.74±18.20)mmHg上升至(92.40±17.89)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术后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5.71%(18/21)、71.43%(15/21)、61.90%(13/21)、19.05%(4/21)。结论 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大出血的首选有效方法,患者预后受肝硬化程度、肝功能分级、肿瘤范围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ACE术中小剂量化疗灌注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56例不可手术切除的PHC患者接受4次超选择性TACE,按化疗药物剂量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组(n=24)给予小剂量化疗药物;常规剂量组(n=32)给予常规剂量化疗药物。比较两组第1次TACE术前与第4次TACE术后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C型胶原(Ⅳ-C)]及近期疗效。结果常规剂量组术后4项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小剂量组术后4项肝纤维化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PHC时,采用小剂量灌注化疗药有利于减缓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少血供肝癌的形成及肝动脉栓塞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入治疗是肝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而栓塞化疗对少血供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应用球囊导管治疗少血供肝癌效果值得肯定.本文就少血供肝癌的形成、影像学评估、兔VX2肝癌模型的应用及球囊导管栓塞化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肝脏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6月至2010年3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肝脏TACE治疗后出现胆管狭窄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为原发性肝癌,5例为肝脏血管瘤,3例为转移性肝癌,原发疾病分别为结肠癌2例和胰腺癌1例.肝脏TACE后出现梗阻性黄疸的时间为5~16个月,中位时间为9个月.结果 15例胆管狭窄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13例经外科手术或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放置胆管支架,2例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明显缓解.5例肝血管瘤状况良好;2例原发性肝癌TACE后梗阻性黄疸随访2年,无胆管梗阻再发和肿瘤复发;其余8例随访3~18个月,均死于原发病恶化.结论手术或介入手段治疗肝脏TACE术后胆管狭窄致梗阻性黄疸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原发病和胆管梗阻的部位、范围决定治疗方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jaundice caused by bile duct strictures after hepatic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hepatic tumor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Jun 1994 - Mar 2010) of databases at two institutions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and Xin 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dentified 15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caused by liver bile duct stricture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here were 7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5 patients of liver hemangioma, 3 cases of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including 2 cases of colonic cancer and one of pancreatic cancer. Obstructive jaundice appeared in a period of 5 months to 16 months after TACE. The median time was 9 months. Results The obstructive jaundice was relieved by surgically constructed hepatobiliary drainage or PTC+stenting treatment in 13 cases and PTCD in 2 cases. All patients of hepatic hemangioma were doing well after treatment. Two case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after TACE were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with no recurrence of hepatic carcinoma and bile duct obstruction. The other 8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rom 3months to 18 months until to their death from primary disease progress. Conclusions Surgery and or PTCD plus st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obstructive jaundice caused by TACE in benign or malignant liver tumors.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8年来209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胰头肿瘤149例,胰体尾肿瘤54例,全胰癌6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59例,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5例,内引流术64例。结果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42.37%,3年生存率13.56%,5年生存率6.78%,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姑息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20%,3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未手术者;内引流术后1年生存率仅为9.38%,3年以上生存率为零,与未手术者无明显差异,但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 根据术前CT和磁共振显像(MRI)检查,对胰腺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分级分期;并根据术中探查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有无局部或远处转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以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48岁。8例行急症肝切除,2例手术止血后40d行二期手术,5例保守治疗40d行择期手术。右肝叶部分切除术8例,中肝切除术1例,左肝外叶切除术2例,左肝内叶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1例,右肝肿瘤切除1例、左肝肿瘤术后综合治疗1例。肝功能Child B级中1例术后5d死于肝衰竭,手术死亡率6.7%,14例生存者12例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1,3,5年生存率为58.3%,25.0%,16.7%。其中1例无瘤生存6年2个月。结论: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的最好方法,当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可能使患者获得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13.
国人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预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乳腺癌传统临床病理因素建立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报模型,实现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低危组”和“高危组”分类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早期乳腺癌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建立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报模型,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12个危险因素中筛选出3个建模因子: 腋淋巴结转移、肿块大小和C-erb-B2表达,由此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回顾性与前瞻性预报的正确率分别为79.3%,69.2%。结论:可以通过预测模型将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两个亚型,以预测早期乳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性,该预测模型为乳腺癌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及阿霉素(ADM)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肝癌细胞株,将其分成对照组、FK506组、ADM及FK506加ADM组,分别处理24~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在FK506作用48h后明显受到抑制;FK506对肝癌细胞有促进凋亡作用,在5~100μg/L浓度范围内,凋亡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100μg/L时,凋亡率减低。FK506及ADM均使G2期显著延长;FK506联合ADM对G2/M期的阻滞有协同作用。FK506与ADM有协同促凋亡作用。结论:FK506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能使G2期阻滞,促凋亡。FK506与ADM体外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疗效及必要性。方法:对65例肝癌患者RFA后进行1次以上的TACE治疗。其中男54例,女11例。肿瘤最大长径1.5~10.0 cm,其中≤3 cm者14例, 3.1~5.0 cm者17例,>5.0 cm者34例。按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A级51例,B级14例。病理诊断肝细胞癌58例,胆管细胞性肝癌7例。采用RFA肿瘤治疗系统行RFA,并随后常规行CT以评价RFA的疗效,然后行TACE,术后1月行CT检查,以评价肿瘤消融情况,并观察生存率,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RFA后完全消融24例,基本消融15例,部分消融26例。RFA+TACE的近期效果为根治性22例、亚根治性13例和姑息性30例。肿瘤消融程度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r=0.877,P<0.001)。肝癌RFA+TACE治疗后总体1,2,3年生存率为78.2%,65.3%,44.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消融程度,是最终与生存时间有关的因素,获得完全消融、基本消融或部分消融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45.0%和0.0%。肿瘤较小的肝癌容易获得完全消融、近期及远期疗效较好;反之预后较差。结论:TACE对RFA后残余的癌灶或微小转移病灶可起治疗作用;中大肝癌RFA后联合TACE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在肝癌血供的半定量及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的64个肿瘤在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术前3d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每一个肿瘤的动脉血流进行分级,CDFI按国内分级标准分为四级:0,Ⅰ,Ⅱ,Ⅲ。同时测量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血流参数。在患者进行TACE过程中行肝动脉数字减影造影(DSA),将肿瘤内部血流分为三级:1,2,3。并对其中30例患者于TACE术后7d内进行CDFI复查,观测上述指标变化。分析CDFI与DSA肿瘤血流分级的相关性,以及TACE治疗后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 CDFI显示64个肿瘤,0级血供6个,Ⅰ级血供3个,Ⅱ级血供18个,Ⅲ级血供37个;DSA显示64个肿瘤中,乏血供者4个,中等血供者13个,富血供者47个。CDFI 四级分级方法与DSA分级方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s=0.644,P<0.01),其中CDFI血供分级的0级与DSA血供分级的1级相对应;Ⅰ,Ⅱ级与2级相对应;Ⅲ级与3级相对应。(2)TACE术后肿瘤血流分级大部分较术前减少,肝动脉内径稍变窄,肝动脉血流量减少,而门静脉血流量反应性增加。结论:CDFI博动性血流四级分级方法与DSA分级方法相关性好, CDFI血供分级的0级,Ⅰ和Ⅱ级,Ⅲ级分别与DSA血供分级的1,2,3级相对应,可以反映原发性肝癌肿瘤内动脉血流的丰富程度,CDFI可以间接反映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肿瘤直径≤5cm小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从1999年9月-2005年5月期间,采用RFA治疗肿瘤直径≤5cm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共130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86例,转移性肝癌44例。18例结合肝动脉栓塞化疗,20例同时行RFA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结果:1,3年总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1.3%,77.7%。治疗中7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少量胆瘘、肠瘘、轻度皮肤灼伤,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RFA对肿瘤直径≤5cm的小肝癌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有可能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复发再手术6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术后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2年内复发40例(66.7%)。60例中吻合口处复发15例,腹腔、盆腔内复发20例,会阴部复发10例,肝脏转移8例,腹壁切口复发7例。全组患者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38例,姑息性切除22例。再手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根治性切除分别为93.6%,48.8%,36.3%;姑息性切除为54.5%,0,0。结论重视术中无瘤技术、切除足够的肠管、彻底清除淋巴结及其所在的肠系膜、消灭微小转移灶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对复发患者应根据复发部位、病期早晚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脏器切除在晚期结直肠癌发生肿瘤组织浸润周围脏器或肝脏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32例晚期结直肠癌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5年生存率。结果确诊时即发现有肝转移或浸润者9例,术中另发现合并有不同脏器受侵23例。行联合肝切除的9例中1例失访,获随访的8例中3例生存5年;行联合周围多脏器切除的23例中11例生存5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3/8)和47.83(11/23)。行联合切除者均无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结论联合脏器切除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5年生存率,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