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功率电凝加止血材料填塞在处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14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5例脾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脾损伤患者按Pachter脾损伤分级,I级4例,Ⅱ级1,3例为脾下极损伤,2例为脾上极损伤。5例均保脾成功,无中转开腹,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脾损伤因素主要与手术操作及肿瘤病理因素有关,腔镜下大功率电凝加止血材料填塞可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2.
林烈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55-156
目的:观察胃、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泰绫对于预防脾损伤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2月~2010年2月在本科治疗的20例胃、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中均应用泰绫,预防脾损伤,观察效果。结果:无一例患者造成脾损伤。结论:泰绫在胃、结肠癌根治术中预防脾损伤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胃癌根治术中脾损伤出血时止血困难,以往我们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多采取脾切除.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们共对12例胃癌手术中发生脾脏出血的患者行破裂修补或部分脾切除,不能奏效时行脾动脉结扎,使脾脏得以保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中气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食管癌行胸腔镜辅助下的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出现气管支气管损伤与食管癌变的分期有明显关系,4例患者有2例为PT,N0M0,2例为PT3N1M0。3例患者在术中已发现气管、支气管损伤,均经术中施行缝合;1例术后发现气管损伤,且损伤较大,行气管插管通气,使损伤部位气管充分休息的保守治疗。4例患者均术后愈合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中晚期患者施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时,气管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有一定的风险,但经对手术方法的改进可有效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60例脾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中主要以收治的60例脾损伤伤者为研究对象,对60例伤者的脾损伤进行法医学鉴定。结果脾损伤的发生率相对较小,多发于青壮年群体,男性多于女性,多因拳、足打击所致,脾损伤中大多为脾闭合性损伤,真性脾破裂的时间较短,而被膜下脾劈裂的时间较长,鉴定群体存在较多损伤严重的伤者。结论脾破裂伤前存在一定病理基础,因此需要加强对伤者的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6.
石磊  韦成信  曹健斌 《河北医药》2013,35(11):1628-1629
目的探讨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行左胸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情况、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上肢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引流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损伤小、术后恢复较快,较传统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80例的临床资料,140例采用损伤控制外科及加速康复外科治疗方法作为观察组,140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肛门通气早、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降低(P〈0.05),并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腹腔镜胃癌患者安全可行、有效,可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过程,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胸外科手术中,经腹操作时,脾脏的医原性操作损伤时有发生,其发生率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资料。笔者通过对1988年1月-1998年5月,我院22例该类手术中脾损伤进行临床分析,寻求脾损伤的原因,探讨预防损伤及损伤后的合理处置。1临床资料本组22例胸外科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和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整理本科2008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113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共发生并发症33例(29.20%),其中出血发生率18.18%(6/33),皮瓣坏死发生率33.33%(11/33),皮下积液发生率24.44%(8/33),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9.09%(3/33),腋窝血管和神经损伤发生率15.15%(5/33).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与术中操作不当和术后护理不规范等因素有关,通过强化手术技巧和护理规范等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用于消化道手术中止血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3-82岁。手术种类:贲门、食管癌根治术6例,胃癌根治术8例,门脉高压脾切除断流术2例,直、结肠癌根治术5例。应用美国威利(Valleylab)公司生产的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Electrothemal bipolar vessel seler,已通过FDA认证)。输出能量选择2-3个光柱即可。对所需切断的血管首先进行夹闭,夹闭后踩下脚踏开关片刻后听到机器发出提示音,输出自然中断,松开脚踏开关,击发手动扳机切断夹闭后的血管组织完成闭合切断。结果,21例中有8条胃左动脉、3条直肠上动脉、1条右结肠动脉、1条脾动脉分别追加了一条缝扎,其余105条胃短血管均一次闭合  相似文献   

11.
脾脏血运丰富,质地较脆,容易遭受外伤。脾损伤的发生率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脾破裂在临床上最主要的危险是腹腔内大出血,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十分重要。1997年6月-2004年6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1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摘要 例1:姐姐,51岁。2002年发现左乳腺肿块,2004年2月行左乳腺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小叶性浸润癌。肿块大小:4.0cm×3.5cm×2.5cm,腋淋巴结转移2/11,术后分期T2N1M0ⅡB期,受体实验:ER(-),PR(±),Her-Ⅱ(+),术后CA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化疗1个疗程,由于经济原因停止治疗。妹妹,44岁。2004年7月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乳浸润性导管癌。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脾破裂为目前腹腔脏器损伤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生率占腹部损伤的20%~40%,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多脏器损伤,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本院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78例,经抢救治疗78例患者痊愈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0.375%左布比卡因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Ⅰ或Ⅱ级经硬膜外麻醉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用低浓度(0.375%)左布比卡因,对照组用0.15%丁卡因混合液。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好,但治疗组呼吸抑制和血压下降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对辅助药的需要亦少于对照组。结论0.375%左布比卡因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对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采用B超定位、定型决定时脾损伤采取保守疗法、单纯缝合修补术、清创大网膜填塞修补术、大网膜填塞修补 脾动脉干结扎术、脾部分切除术、脾切除 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观察及随访1—10年后病人一般感染、术后发热、凶险性感染(OPSI)。结果 脾切除术、脾切除 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脾动脉结扎 大网膜填塞修补术后一般感染、术后发热发生率高于其它方法。随访1—10年保脾法无一例OPSI,而脾切除术有5例发生OPSI,占同期脾切除患者的4.4%。结论 B超在脾损伤治疗中可起到定位、定型作用,可以利用B超保守治疗脾损伤。手术保脾应根据脾损伤的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保脾术式。脾损伤术后早期应用免疫增强刑可望能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脾损伤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及有关的治疗手段。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脾损伤和有关文献报道的病例。结果 脾损伤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癌、肝肿瘤手术等有关;心肺复苏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也可致脾损伤;自发性脾破裂可发生在白血病等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结论 根据损伤原因及损伤分级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提高保脾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比亚芬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5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9例在第1次放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照射野皮肤,对照组28例做常规放疗皮肤护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Ⅰ、Ⅱ、Ⅲ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5.2%、34.5%、10.3%和17.9%、42.9%、39.3%;累积剂量25Gy时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75.0%和4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比亚芬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的程度,延缓损伤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75.6±39.7)ml少于对照组的(391.4±42.3)ml,伤口长度(6.7±1.3)cm、术后排气时间(2.2±0.3)d、住院时间(12.9±3.2)d短于对照组的(18.1±2.2)cm、(3.4±0.7)d、(19.3±4.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48 h疼痛评分分别为(3.79±1.03)、(2.51±0.7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89±1.17)、(3.95±1.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较传统开腹手术患者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62例脾脏损伤病人分别采用了脾切除,脾修补、部分脾切除,脾动脉结扎和脾组织自体移植手术,提出了各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认为不能采用任何方法来处理所有的脾脏损伤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引起输尿管损伤的治疗与预防。方法分析我院15年间行直肠癌根治术中输尿管完全断裂损伤5例病例,5例均在术中及时发现损伤并行吻合。结果 5例发生了输尿管损伤,由于术中及时发现处理,迄今为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预后较好。结论尽早发现处理和积极预防是治疗直肠癌根治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