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D(VitD)水平影响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方法研究对象为165名未行降糖干预的初诊T2DM病人,按VitD水平分为VitD充足组80例和VitD缺乏或不足组85例,并将110位健康者归入对照组。比较3组间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结果TC和TG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itD缺乏或不足组HOMA-IR、FPG、FINS较VitD充足组显著增高(P<0.05);VitD缺乏或不足组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度与多样性较VitD充足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VitD不足或缺乏可使患者IR加剧,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降低了肠道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疑难病杂志》2015,(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糖尿病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亚组(A组,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亚组(B组,2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亚组(C组,21例);另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25-(OH)D_3、UAER、BUN、SCr、hs-CRP、TNF-α、IL-6的变化,并分析各组血清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_3低于健康对照组,UAER、BUN、SCr、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组比较,B组、C组的血清25-(OH)D_3明显降低,SCr、BUN、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明显降低,SCr、BUN、hs-CRP、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5-(OH)D_3与UAER、BUN、SCr、hs-CRP、TNF-α、IL-6等均呈负相关(r=-0.627、-0.698、-0.669、-0.694、-0.697、-0.702,P均<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升高,联合监测二者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监控和病变程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神经传导功能检查结果分为无DPN组(67例)和DPN组(56例),并选取1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结果:与无DPN组相比,DPN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示25-(OH)D3与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和空腹血糖(FBG)无显著相关,与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SCV)呈正相关(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25-(OH)D3在DPN患者中显著降低,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维生素D(Vit D)治疗对Vit D缺乏或不足的2型糖尿病(DM)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2型DM患者,Vit D缺乏或不足,同时蛋白尿大于150 mg/d.随机分为2组:Vit D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周补充50000 IU Vit D;对照组每周补充等剂量的安慰剂,补充时间为8周.在试验前及试验8周后检测各组患者24 h尿蛋白.结果 在试验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Vit 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结束时,治疗组患者血清Vit 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试验后尿蛋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it D缺乏会加重尿蛋白与糖尿病肾病(DN),纠正Vit D缺乏可减少DN患者蛋白尿. 相似文献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2):136-13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97例,依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46例和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观察组)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39.35±12.90)、(56.18±10.95)nmol·L-1,观察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8.048,P<0.01)。观察组患者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37例,发生率为72.55%(37/51);对照组患者发生血清25-羟维生素D3缺乏12例,发生率为26.09%(12/46);观察组患者25-羟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886,P<0.01)。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r=-0.637,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呈负相关,25-羟维生素D3可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it D3)辅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补钙组、维生素D3组和钙加D3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糖、调脂等治疗,其他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钙剂、维生素D3、钙剂+维生素D3联合应用,1年后比较四组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补钙组的FPG、2hPG、胰岛素水平及HbA1c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3组的2hPG、HbA1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维生素D3组FPG、2hPG、HbA1c均明显降低,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补充钙剂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补充维生素D3能够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联合补充钙剂对患者的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无眼底病变者40例,2型DR者40例,3组患者均测定维生素D水平。结果3组间维生素D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O.05)。健康体检组与T2DM组及2型DR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2DM组与2型DR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2DM患者及2型DR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降低,2型DR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吉林医学》2015,(12)
目的:通过横断面研究观察日常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Vit D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68例T2DM患者根据其每周运动时间量分为经常运动组和少运动组,运用放免分析法测量其血浆25(OH)D水平,并测定BMI,同时选取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三组之间各指标水平。结果:T2DM患者25(OH)D水平较健康人低(P<0.01);T2DM患者中经常运动组25(OH)D水平较少运动组高(P<0.05);T2DM患者25(OH)D与BMI呈负相关(P=0.00)。结论:T2DM患者Vit D水平较健康人下降,而日常运动干预可改善T2DM患者Vit D水平。 相似文献
9.
《吉林医学》2017,(8)
目的: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中25-羟维生素D营养水平,并分析25羟维生素D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法测定空腹25羟维生素D,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并随机分为饮食运动干预组(n=40),维生素D2组(n=43),维生素D3组(n=42)进行干预治疗。结果: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水平(18.94±5.74)nmol/L,76.8%存在维生素D缺乏,95.2%为维生素D不足。肌内注射维生素D2,维生素D3均可以补充25羟维生素D,且维生素D3可以明显提升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充维生素D后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水平较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低下,肌内注射维生素D2,D3均可以提升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相比较维生素D2,维生素D3更能提升体内25羟维生素D水平。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胰岛素释放,降低血糖,抑制三酰甘油吸收,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60例该院诊断为T2DM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骨化三醇(0.5μg/d ,12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糖相关指标及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治疗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Fins)、25-(OH)D3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BMI、FBG、HbA1c、Fins、25-(OH)D3及IR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25-(OH)D3水平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IR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水平低于25 nmol/L的患者同时伴有BMI、FBG、HbA1c、Fins、25-(OH)D3水平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3与BMI、FBG、HbA1c、Fins及IRI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可以更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促进患者血糖的平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 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 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 CI:1.047~4.500,P=0.03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的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44例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对照组为41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绝经年限匹配的健康绝经后女性。ELISA测定血清2S(OH)D3水平。结果:T2DM组血清2S(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372);正常绝经后女性血清25(OH)D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BMI与2S(OH)D,呈独立负相关关系(r=0.372,P〈0.05);所有绝经后女性研究对象中有84.7%存在维生素D缺乏,其中对照组中有80.5%存在维生素D缺乏,T2DM组中有88.6%存在维生素D缺乏。T2DM组维生素D缺乏的发生率高于正常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在所有绝经后女性研究对象中,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5(OH)D。不是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25(OH)D,缺乏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但在校正BMI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绝经后女性中,维生素D下降与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与糖尿病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比较正常中国汉族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VDR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VDR基因FokI酶切位点各基因型在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993,P=0.007).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总体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7.698,P=0.006).DM组等位基因f和基因型ff频率明显高于N组,等位基因f与2型糖尿病呈明显正关联(RR=3.9,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VD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等位基因f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与糖代谢、尿蛋白及HsCRP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资料完善的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18例,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5nmol/L]和维生素D不足组[25(OH)D 25~74nmol/L]。测定其25-羟维生素D、糖脂代谢指标、肾功能、电解质、尿白蛋白肌酐比及hs-CRP,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比较25-羟维生素D与其他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CRP的相关性。并对维生素D缺乏组和不足组的糖脂代谢指标,尿蛋白及HsCRP行t检验。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与FPG、HbA1c、hsCRP、ACR呈负相关,与Fins、Ca呈正相关。与Bun,Cr,P,PTH,TC,TG,LDL,HDL无关。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HbA1c、hsCRP、ACR明显高于25-羟维生素D不足组(P<0.05),25-羟维生素D缺乏组的Fins、Ca明显低于25-羟维生素不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血脂、肾功能、FBG、PTH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低下,维生素D缺乏可影响糖代谢,并可能通过炎症因子hsCRP影响蛋白尿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影响。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67例,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非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n=192)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组(DPN,n=175),分析两组生化指标水平。结果:DPN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病程、HOMA-IR、水平较NDPN组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25(OH)D水平、骨密度较NDPN组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与DPN呈正相关,HOMA-IR、25(OH)D与DPN呈负相关(r=-0.302,P=0.000)。年龄、糖尿病病程、25(OH)D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25(OH)D的缺乏可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随年龄、病程、Hb A1C、HOMA-IR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P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4例),收集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PDR组和NPDR组患者病程和HbA1C均长于与高于DM组(P<0.05~P<0.01),而PDR组患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亦长于与高于NPDR组(P<0.05和P<0.01);PDR组和NPDR组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DM组(P<0.01),而PDR组患者25-OH-VD水平亦明显低于NPDR组(P<0.01);PDR组患者SBP高于DM组(P<0.05),但与NP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程、SBP和HbA1C与D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25-OH-VD水平与DR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和HbA1C均是DR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而25-OH-VD是DR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血清25-OH-VD水平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国产米格列奈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国产米格列奈钙片和进口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那格列奈为阳性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给予国产米格列奈钙片10~20mg 3 次/d,对照组给予那格列奈120mg 3次/d,治疗1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MI)以及HOMA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同时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及不良事件(低血糖事件、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18周后,米格列奈组患者FBG由(9.8±2.6)mmol/L降至(7.7±2.5)mmol/L(P <0.05),2hPG 由 (16.8±5.0)mmol/L降至(13.4±4.1)mmol/L(P <0.05),HbAlc由(8.7±2.1)%降至(7.2±1.1)%(P<0.05),HOMA IR由(3.69土1.85)降至(2.37±1.50)(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FBG由(8.7±2.3)mmol/L降至(7.5±1.3) mmol/L(P<0.05),HbA1c由(8.5±1.2)%降至(7.3±1.2)(P<0.05);组间比较,米格列奈组与那格列奈组各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米格列奈钙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BG、2hPG、HbA1c、HOMA IR,作用与那格列奈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清维生素D?人体参数?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分析维生素D与人体参数?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维生素D在早期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T2DM患者6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以及人体参数和生化指标;比较T2DM伴低25(OH)D组和T2DM不伴低25(OH)D组的腰围?BMI?FBS?HbA1C?血压?生化指标及PTH水平?结果:初发T2DM患者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在维生素D的相关性分析中,25(OH)D与BMI?TG?Apo-A1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与血压?血糖?HbA1C无明显的相关性?T2DM患者的PTH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维生素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初发T2DM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尤其是伴有肥胖?血脂异常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但是初发T2DM患者的维生素D水平与血压?空腹血糖?钙离子?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T2DM患者更易并发高血压的原因可能与PTH的增高有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