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产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ate metaboLic aci-dosis,LMA,)是早产儿常见代谢紊乱之一,我们对44例LMA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4年2月共收治单纯早产儿118例,均于生后10~21天查血气分析。诊断标准:(1)单纯因生活能力低下,无并发症早产儿。(2)血气分析示pH<7.30,BE>-7.0mmol/L。符合LMA诊断标准者44例,占同期单纯早产儿的37.2%,男29例,女15例,孕28~32周,24例,~37周20例,出生体重<2000g 32例,2000g~2500g 12例。(3)母乳喂养3例,混合喂养7例,人工喂养35例。1.2方法血气分析:…  相似文献   

2.
资料和方法我院儿科从200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收住院的早产儿共248例,其中男149例,女99例:入院时年龄5~15天;胎龄〈28刷1例,28~32周22例,32~37周221例,不详4例;体重〈1000g1例,1000~1500g10例,1500~2500g170例,≥2500g67例。同期产科出生新生儿总数3854例,出生早产儿总数312例,新生儿科收治患儿1056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与母乳、足月儿配方奶、混合喂养等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增长值的影响。方法广州市与佛山市10家医院新生儿科出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龄不足37周且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489例,分为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组(PDF组,n=323)、母乳喂养组(BM组,n=38)、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TF组,n=76)、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PDF/BM组,n=28)和足月儿配方奶联合母乳喂养组(TF/BM组,n=24),观察及比较各组在出生后1、2、3个月时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的差异。结果 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增长值均大于BM组(P<0.05),1、3个月时的身长增长值大于BM组(P<0.05),2、3个月时的头围增长值大于BM组(P<0.05)。PDF组在1、2、3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值均大于TF组(P<0.05)。结论出院后应用配方奶喂养能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1~3个月阶段的体重、身长、头围快速增长,从而帮助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实现追赶性生长,避免或减少宫外发育迟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 Weightinfant,L.B.W)指出生体重(生后1h测量)在2500g以下者,多为早产儿或小于胎龄儿。体重越轻、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随着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死亡率正在逐年降低。我科2005-01~2005-12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52例,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2例中,男32例,女20例,体重1250~2400g,平均1875g,胎龄26~36 2w,其中26~32w,1250~2000g6例;32~35w,1500~2500g18例;36~37w,2001g~2500g18例。经精心护理及配合医嘱治疗,因肺部发育不成熟,发生肺透明膜病死亡3例,肺出血死亡4例,共死亡7例,其余45例…  相似文献   

5.
出生体重<2000g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原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随着早产地存活率的提高,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日益显得突出,本文将探讨其可能的原因。方法我们对1996年1月~12月住院的86例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19例出现喂养不耐受占22.1%,主要表现为频繁呕吐、腹胀、胃潴留和奶量不能完成。出生体重≤1500g(占55.6%)、胎龄<34周(29.4%)以及有窒息史(30%)的患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结论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多与胃食管返流、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不成熟有关,出生体重>1500g者多有缺氧、感染等疾病。持续胃管喂养和促胃肠动力药物可提高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王蕙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04-104
2003年6月~2007年10月新生儿危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高危早产儿40例,男25例,女15例,胎龄28~35周;体重930~1000g2例,~1500g7例,~2000g25例,~2500g6例。入院日龄:〈24小时,均自然娩出。极低出生体重儿9例,窒息5例,肺透明膜病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2例,颅内出血10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5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例,脐膨出术后1例。  相似文献   

7.
韦育红 《医学文选》2000,19(6):915-916
胎龄35周以上的早产儿存活率较高,但胎龄小于34周、出生体重低于2000g,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1500g)在一般医院存活率仍较低。为提高早产儿的管理水平,现将本院产科1998年8月至1999年5月分娩的胎龄35周以下的18例早产儿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3例,女5例;胎龄28周~7例,33周~11例;出生体重<1500g3例,1500g~6例,2000g~9例;出生Apgar评分1~3分1例,4~7分2例,8分以上15例,5min评分5分1例,8分以上14例;并发症计有呼吸暂停8例,硬肿症3例,明显水肿10例,轻~中度黄疸15例,自然出血症5例,轻、中度缺氧缺血并颅内出血5…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鼻饲母乳对低体重早产儿进行营养支持,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月住院新生儿。选择胎龄28~32周42例,出生体重(BW)1150-2200g,Apgar评分>7分,均无消化道畸形。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鼻饲母乳,对照组20例静脉营养,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差异方法:两组综合治疗措施相同。观察组经鼻插入胃管间断喂养,母乳喂养。生后4小时试喂糖水,5~12小时后喂奶,≤1500g为1~3ml/次,1500~2000g为6~7ml/次,2000~2200g为10ml/次,1次/2~3小时。每次喂奶前观察胃排空情况,抽取胃内残奶,残奶量超过应…  相似文献   

9.
安转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1):1532-1533
目的:观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疗法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2组患儿入院后常规置于暖箱保暖、心电监护、防治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静脉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将早产儿配方奶置于奶瓶中经其吸吮橡胶奶头喂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量喂养:生后24 h内视患儿病情酌情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或滴管喂养、留置胃管饲早产儿配方奶等办法,同时坚持给患儿进行抚触疗法。比较2组患儿腹胀和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腹胀和胃潴留消失时间缩短、恢复到出生体质量的时间明显缩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微量喂养联合抚触疗法可明显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利于早产儿尽早达到全肠道内营养及生长发育需求。适宜的喂养方法对提高基层医院早产儿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早期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12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根据其喂养方式分成2组:母乳喂养组46例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50例。比较2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将2组胎便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生后14d的体重增长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4.3%和18%,P〈0.05);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8.7%和24%,P〈0.05);母乳喂养组胎便排尽的时间显著早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73.7±10.1)h和(92.0±21.4)h,P〈0.01];母乳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6.9±1.5)d和(8.0±1.9)d,P〈0.05);母乳喂养组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9.8±1.6)d和(11.3±2.4)d,P〈0.05);母乳喂养组生后14d的体重增长优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199±100)g和(147±75)g,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可降低院内感染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使其较早达到足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故应提倡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正>患儿,男,33 d, 因“发现生长发育迟缓1个月”就诊。患儿系G2P2,孕37+3周,剖宫产分娩,出生体质量2 650 g, 出生史无特殊。生后人工喂养婴幼儿配方奶粉,奶量60~90 ml, 每天10次。3 d前因反复腹胀调整为乳蛋白部分水解奶粉喂养,家长诉生后30 d体质量增长500 g, 生后听力筛查未通过,为进一步治疗入院。父母非近亲结婚,胞兄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查体:体质量3 090 g, 身长48 cm,  相似文献   

12.
<正>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指出生2周内静脉血红细胞压积(HCI)≥0.65,血红蛋白≥220g/L。我院1997年10月~2000年10月早期采取少量分次换血法治疗此类病人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儿日龄1~3d,男8例,女3例;体重≤1500g2例,1500~2500g4例,2500~3000g3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IHV)的发生率及影响发病的相关围产因素。方法选择2006-08~2009-05间,在我院出生后,并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160例,并于生后1周内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并记录相关围产因素。结果160例中,顺产110例,剖宫产50例。胎龄26~不足37周。其中,≤32周22例,33周14例,34周25例,≥35周99例。出生体质量1 050~3 650 g,≤1 500 g 9例,<2 000 g 21例,≥2 000 g 62例,≥2 500 g 68例。160例早产儿PIVH 51例,发生率31.9%。其中,Ⅰ级20.6%(33/160),Ⅱ级4.4%(7/160),Ⅲ级5.6%(9/160),Ⅳ级1.3%(2/160)。Ⅰ、Ⅱ级PIVH患儿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Ⅲ级以上重度PIVH 11例占6.9%。胎龄<35周PIVH发生率为42.6%(26/61),显著高于胎龄≥35周的25.3%(25/99),具有围产高危因素的早产儿PIVH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出血多为<35周的早产儿。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或生后应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未应用患儿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早产儿PIVH发生率降低。结论PIVH以胎龄<35周及具有围产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发生率为高,对早产儿生后常规进行头颅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无症状的PIVH患儿。  相似文献   

14.
刘洵洵 《当代医学》2014,(27):57-58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使用早产儿液态配方奶对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住院且胎龄〈34周的11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组组和观察组(n=56),对照组使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患儿;观察组使用早产儿液态配方奶喂养患儿,比较2组喂养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监测2组纠正胎龄40周时身长、体质量、头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8.16±2.14)d,短于对照组(9.66±3.51)d(P〈0.05);观察组体质量为(3.8±1.9)kg、身长为(61.0±6.5)cm、头围为(38.5±2.5)cm,均大于对照组体质量为(3.6±1.6)kg、身长为(59.0±8.2)cm、头围为(37.5±3.5)cm (F=5.81,P〈0.05)。观察组56例中有10例发生宫外发育迟缓,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早产儿液态配方奶能加快患儿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纠正胎龄40周时早产儿液态奶喂养患儿生长占优势。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2011—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例早产儿乳糜腹患儿资料。5例平均胎龄为29+1周, 出生体重(1 122±323)g, 其中男婴3例、女婴2例。产前超声检查均未发现腹腔积液, 患儿在开始肠内营养后4~10 d出现腹胀、腹腔积液, 行腹腔积液常规及乳糜试验诊断为乳糜性腹水。禁食1~3周, 采用高蛋白(4 g·kg-1·d-1)、低脂肪(2.0~2.5 g·kg-1·d-1)肠外营养支持方案;再次开奶4例以含50%中链脂肪酸的配方奶喂养、1例以母乳开奶, 中链脂肪酸配方奶持续时间1~3个月。随诊3~5年, 无乳糜腹复发。检索到PubMed及万方数据库文献报道的7例早产儿乳糜腹病例资料, 其中6例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腔积液, 发现时胎龄21~23周;3例进行核素淋巴显像检查, 2例发现腹腔淋巴瘘或淋巴管扩张;5例需禁食同时持续静脉输注奥曲肽治疗;3例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后好转。7例保守治疗阶段4例合并败血症, 需要静脉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微量喂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微量喂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早产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生后24小时内开始口服妈咪爱0.5g,1天3次,温开水冲服,早产儿配方奶、母乳少量多次喂给,根据患儿的需要及喂养耐受情况逐渐添加奶量,最大奶量不超过20ml/(kg·d)。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4例,发生率11.1%;对照组喂养不耐受28例,发生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中呕吐、腹胀、胃潴留患儿均明显较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胎粪完全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喂养时间、出生第3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口服妈咪爱及微量喂养能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早产儿鼻饲喂养加安慰性奶嘴吸吮的效果,探讨最适合早产儿鼻饲喂养方式。方法74例胎龄在28~34w、出生体重在1000~1700g的早产儿,男39例,女35例,按数字表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喂养,研究组在间歇鼻饲喂养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安慰性奶嘴吸吮,起始每次奶量1ml起,每2h1次,根据回抽残余量决定每天增加的奶量,观察两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黄疸持续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患儿体重增长、黄疸持续时间、留置胃管时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间歇鼻饲喂养的同时进行安慰性奶嘴吸吮,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黄疸的消退、胃肠功能的完善,优于单纯的间歇鼻饲喂养,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扈志银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109-109
资料与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8月收治早产儿63例,男33例,女30例,其中31周4例,31~32周6例,32~33周17例,33—34周20例,34~36周16例。体重〈1500g 3例,1500~1800g 18例,1800~2000g 23例,2000—2500g 19例。分娩方式:剖宫产4例,产道顺产54例,臀位产5例。生后重度窒息2例,青紫窒息10例,无窒息30例,不详者21例。双胎6例,妊高征6例,胎膜早破16例,情况不详者35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洗胃对消化功能的影响,为早期胃肠喂养提供护理干预。方法患儿入院后先清理呼吸道,干预组给予经鼻或者经口插入胃管,然后测试胃液的pH值,根据pH值选择洗胃溶液。本干预组由于pH值均小于7,所以均给予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洗胃后6 h试喂10%的葡萄糖水1~2 ml/kg,2 h后再给早产儿配方奶1~4 ml/kg,对照组不给予洗胃,在出生后试喂10%葡萄糖水1~2 ml/kg,2 h后再喂早产儿配方奶,喂奶方法相同,观察喂养不耐受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在发生喂养不耐受和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其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入院后及时给予洗胃,可有效预防呕吐及腹胀,从而降低喂养不耐受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系小肠、结肠局限性或广泛性炎症,现将我科近几年收住的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于治疗过程中出现对例(NE)的诊治报道如下。男9例,女11例,入院月龄<1天13例,~2无3例,~3天1例,~5天3例;出生体重2000~2500g11例,2500~3000g4例,3000~3500g5例;早产儿12例,足月儿8例;喂养情况:朱开奶12例,母乳2例,牛奶2例,混合喂养4例;NEC发病日龄打天4例,24天11例,46无3例,26天2例。围生期情况:宫内窘迫厂冽,羊水吸入16例,脐带绕颈和脱垂共8例,胎位不正11例,滞产4例;剖宫产8例,胎吸助产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