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河北省麻疹控制规划,张家口市于2002年8~10月对8月龄~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MV)后续免疫。为了解免疫效果,对部分MV后续免疫前、后儿童进行了麻疹血清抗体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时间与对象于2002年8~10月采集辖区内8个县MV后续免疫前、后8月龄~5岁儿童末梢微量血并分离血清。1·2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抗体<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1∶800为达到保护性抗体。2结果2·1 MV后续免疫前、后抗体水平 MV后续免疫前各年龄组儿童麻疹抗体平均阳性率87·60%,几何平…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奉化市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效果,2006年9~11月开展了MV免疫成功率监测,现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MV初免选择8月龄既往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MV的健康儿童;复种选择18~23月龄需MV复种的健康儿童。1.2标本采集与检测采集在MV接种前和初免(复种)后30d末梢血0.5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试剂盒购自德国维润赛润研发有限公司(批号SBW、BF,有效期至2007-07-30)。抗体<1∶200为阴性,≥1∶200为阳性,免疫后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较免疫前呈≥4倍增长为免疫成功,抗体1∶200为低抗体,1∶800为中抗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童麻疹免疫水平,评价预防接种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15岁儿童253人、8~12月龄婴儿35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抗体(IgG),分别进行免疫水平和免疫成功率的监测。结果2~15岁儿童麻疹抗体(IgG)阳性率为93.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04.8;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3,P<0.01),各年龄组的IgG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P<0.05),均为6~8岁组最高。8~12月龄儿童麻疹免疫成功率为97.1%。结论潮安县儿童麻疹抗体维持在较高水平,达到卫生部的有关规定。现行冷链系统各环节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1998~2003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江苏省麻疹免疫现状,1998~2003年对苏南、苏北13个市16个区(县)4 124名健康人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分别在苏北、苏南按2~4、6~8、13~15、25~39岁4个年龄组随机采集末稍微量血。1·2检测方法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麻疹HI抗体,≥1∶2为阳性。1·3统计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处理。2结果2·1不同年份健康人群麻疹HI抗体水平1998~2003年检测4 124人,麻疹HI抗体总阳性率为93·50%,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8·79(表1)。表1江苏省不同年份健康人群麻疹HI抗体阳性率和GMT…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初免月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广州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方法在广州市2个区和1个县级市随机抽取6月龄婴儿50名和8月龄婴儿127名进行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效果观察,抽取166名3岁(已完成了8月龄麻疹初免)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免疫效果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组初免后GMT和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2663和99.2%,均比6月龄(1∶916,9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组儿童再免前GMT为1∶1102,免后上升为1∶4940,免疫成功率为73.4%,再免前抗体滴度<1∶200的再免疫成功率为100%,再免成功率与再免前抗体滴度呈负相关(P<0.01),免前抗体滴度越低则免疫后4倍增长率越高。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麻苗免疫成功率和免疫后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8月龄初免比6月龄初免效果好,广州市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仍以8月龄为宜。3岁儿童再免疫对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消除免疫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2006年7月分别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4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0.3 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3个采样点麻疹疫苗效价均值为3.73 log CCID50/ml,合格率100.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3.33%.4周岁儿童复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免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00%;免前抗体 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漳州市2001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漳州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根据《福建省麻疹监测方案》、《福建省加速控制麻疹规划》的要求 ,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 ,于 2 0 0 1年 9~ 11月对芗城区、漳浦县健康人群麻疹抗体 Ig G(MV Ig G)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按方案随机选择健康人群血清标本 5 4 7人份。1.2 方法 采用 EL ISA间接法 ,检测血清抗体 Ig G滴度 ,抗体滴度≥ 1∶ 2 0 0为阳性。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中心诊断室提供 ,有效期内使用。2 结果2 .1 新生儿麻疹免疫前和免疫后抗体 Ig G水平  91名新生儿中 ,2名新生儿麻…  相似文献   

8.
章丘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章丘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于2002、2005年开展了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监测对象在全市范围内按<1、1~2、3~4、5~6、7~14、15~19、≥20岁7个年龄组随机采集微量末梢血。1.2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每份血清标本分别做4个稀释度:1∶200、1∶800、1∶3 200、1∶12 800,IgG抗体滴度<1∶200判定为阴性,≥1∶200判定为阳性,≥1∶800达到保护水平。上述血清全部在山东省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实验室进行检测。1.3统计方法采用Excel 2000软件进行统…  相似文献   

9.
杜海燕  毛惠滨 《职业与健康》2001,17(12):100-101
为了解本县实施计划免疫后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于1994年对本县126名健康人群进行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监测。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的选择 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县8个月~40岁126名健康人群进行麻疹HI抗体监测。1.2 检测方法 采无名指血0.3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要求进行。以麻疹HI抗体≥1∶2者判为阳性,<1∶2者判为阴性。  相似文献   

10.
潘海恩  林华贵 《现代医院》2006,6(9):143-144
目的通过对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为制定控制或消灭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东莞市某镇常住及外来人口0~15周岁儿童442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442名儿童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1∶458;抗体滴度≥1∶800,比例为50.9%;1~4岁组与11~15岁组麻疹抗体水平有显著性差异(2=3.24,p<0.05),有麻疹疫苗接种史与无接种史抗体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3.24,p<0.01)。结论某镇低年龄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较低,与近几年基础免疫质量下滑有关,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麻疹疫苗接种工作,达到保护易感人群,控制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国产冻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选取18~24月龄儿童210名,每名儿童接种1剂MMR,在接种后30min、6h、24h、48h、72h、7d、9d分别观察接种后临床反应,并于接种前、后6周各采集血清标本1份,用血凝抑制(HI)试验定量检测麻疹、腮腺炎、风疹IgG抗体。结果接种MMR后中、弱发热反应发生率4.29%,在1~2d内消退,无异常反应发生。免疫前麻疹HI抗体阴性儿童,免疫后抗体阳转率100%;免疫前麻疹HI抗体阳性儿童,免疫后抗体≥4倍增长率61.5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免疫后比免疫前增长3.8倍。免疫前腮腺炎HI抗体阴性儿童,免疫后抗体阳转率83.50%;免疫前腮腺炎HI抗体阳性儿童,免疫后抗体≥4倍增长率53.97%;抗体GMT免疫前1∶1.57,免疫后1∶3.52。免疫前风疹HI抗体均为阴性,免疫后抗体阳转率100%;抗体GMT 1∶487.2。免疫前、后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抗体阳转率及GMT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冻干MMR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惠州市人群麻疹免疫状况 ,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选择本地人口 398人进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监测对象分为 6个年龄组 ,男女比例接近 1∶1;选择 8~ 12月龄婴儿开展麻疹疫苗(MV)免疫成功率及母传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同时调查 4岁儿童麻疹疫苗再免成功率。结果  2~ 4 1岁人群抗体阳性率 92 7%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996 8,不同年龄组人群GMT水平、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婴儿母传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 2 0 0 %和 1∶5 12 ;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和再免成功率分别为 88 0 %和 78 5 %。结论 为加快惠州市的麻疹控制步伐 ,建议提高MV常规免疫接种覆盖率 ,减少免疫空白人群 ,开展 1~ 14岁人群的MV强化免疫活动及育龄期妇女MV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3.
南昌市健康人群麻疹疫苗免疫持久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南昌市人群麻疹疫苗免疫后麻疹IgG抗体的衰减情况,以完善麻疹控制措施和免疫策略。方法 2009年,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市所辖12个县区麻疹疫苗免疫后1~12 a健康儿童605人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麻疹抗体IgG。结果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594人,总阳性率为98.18%;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164。结论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随时间的增长逐年降低,9年后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80,没有保护效果。为实现消除麻疹目标,必需适时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4.
麻疹血凝抑制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比较用于检测麻疹抗体的血凝抑制 (HI)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1998年河北省采用这两种方法平行检测了麻疹疫苗 (MV)强化免疫前后 1~ 2 4岁人群的血清 1317份。结果显示 :MV强化免疫前HI抗体和ELISA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9 78%和 95 2 2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36 15和 1∶812 15 ;强化免疫后 ,HI抗体和ELISA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0 0 0 0 %和 99 88% ,抗体GMT分别为 1∶91 6 5和 1∶2 15 8 17,强化免疫前后分别比较 ,差别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阳性符合率为 98 33% ,ELISAIgG抗体的GMT比HI抗体的GMT高 2 3 5 5倍 ,两种方法具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0 73,95 %可信区间为 (0 70 ,0 75 ) ;所建回归方程为 :Log^Y =- 0 32 10 0 6 +0 6 70 75 6LogX0 。两种方法平行检测 5 8份强化免疫前后双份血清抗体≥ 4倍增长情况 ,符合率为 82 76 %。结果表明 ,两种检测方法用于麻疹抗体检测相关性较好 ,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麻疹病例与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麻疹病例及人群血清分别检测IgM和IgG抗体。结果 316例麻疹,<8个月龄和8个月龄~2岁,占总病例数的66.14%,麻疹疫苗接种率为22.33%;其次为20~岁占16.77%,接种率为9.43%。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5~岁组(100.00%),最低为<2岁组(76.19%);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最高为2~岁组(723.09),最低20~岁组(355.07);GMRT(539.61)高于20~岁组和育龄期妇女(370.23)。结论麻疹病例印证了人群麻疹免疫状况,提示加强常规免疫,做好大年龄人群特别是育龄期妇女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6.
张掖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张掖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张掖市1995~2004年麻疹疫情资料和2000年发生的爆发及麻疹疫苗(MV)应急免疫效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近10年累计发生麻疹1 059例,年平均发病率8.54/10万。发生爆发1起,发病466例,发病率43.63/10万。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4~6月为发病高峰,小学生发病居多。应急免疫前2~15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64.46%和1∶55.02,应急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升至99.10%,GMT达到1∶1 347。结论控制麻疹应提高MV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加强主动监测和疫情报告,开展抗体水平监测,调整MV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7.
夏岳峰  胡素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25-1626
目的监测和评价深圳市南山区2001年麻疹疫苗的初次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疹疫苗的8月龄儿童86名,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1个月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阳性率22.09%,免后抗体阳性率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6,P0.01)。86名初免儿童免前抗体GMT为1∶138,免后为1∶2 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P0.01)。免疫成功率为80.23%。对麻疹疫苗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户籍的抗体阳性率及GMT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山区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成功率未达到85%的指标要求,建议麻疹疫苗初免时间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18.
麻疹-风疹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麻疹-风疹(MR)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8~12月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MV)和风疹疫苗(RV)、且免疫前麻疹和风疹血凝抑制(HI)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儿童238人,分为3组,分别接种MR联合疫苗、MV、RV,观察免疫后局部和全身反应,并于免疫后1个月检测麻疹和风疹HI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受种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免疫后1个月麻疹和风疹HI抗体阳转率均为100%,MR联合疫苗麻疹HI抗体GMT为1∶50.6,风疹HI抗体GMT为1∶512;MV的HI抗体GMT为1∶35.8,RV的HI抗体GMT为1∶289.2。结论MR联合疫苗在适龄儿童中使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保证计划免疫工作质量,考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给今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我市869名不同年龄人群进行了麻疹血清流行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选择与方法一、对象选择对市属五县四区2—39岁不同年龄人群进行分组抽样检测。二、方法采用被动血球凝集试验方法进行测定。PHA系成套试剂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提供,内装阳性质控血清效价1∶128~(++)。判断标准凝集效价≥1∶4者具有保护作用。结果本次检测869人,阳性833人,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掌握西安市婴儿麻疹疫苗 (以下简称MV)基础免疫接种情况 ,以进一步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 在西安市城区和郊区随机抽查 5 7名 0岁组健康婴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前MV阳性率为 2 8 0 7% ,GMT 1∶4;免疫后MV阳性率为 98 2 5 % ,GMT 1∶1666;免疫前后阳性率、抗体平均滴度经统计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对MV免疫后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抗体阳性率 ,平均滴度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婴儿在出生后 8个月 ,母体胎传抗体逐渐衰减 ,致MV阳性率极低 ,只需按现行的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接种MV ,就能获得保护抗体 ,达到控制麻疹发病的目的。同时也说明MV的免疫成功与否不受性别和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