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手术方法、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患者(腹腔镜组)的围手术期情况,并按年龄、性别、肿块下缘距肛门距离、Dukes分期等匹配条件从同期开腹直肠癌手术(Miles术)中抽取30例(开腹组)作为参照,并对两组肿瘤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多于开腹组,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肠段切除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除1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29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5±3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0.0±30.5)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30±10)h。1例术后并发肠梗阻,1例并发造瘘口肠管缺血坏死,无死亡病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更加适合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切除,视野暴露充分,安全可靠,出血量少,肠道功能恢复快,具备操作安全、精细,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前瞻性评估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优劣性。方法将2003年7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7例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腹腔镜组),另37例常规开腹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和腹部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转移率及卫生经济学情况。结果腹腔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10例手术时间比开腹组长(P〈0.01);腹部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但前10例较开腹组多(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早于开腹组(P〈0.01);住院时间长短两组无差异,但腹腔镜会阴闭合较开腹组早:腹腔镜组腹部创口相关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P〈O.05);两组的清除淋巴结枚数、局部复发及远处早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费用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但医疗总费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不仅创口小、术中出血少、与腹部创口相关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且其手术时间、医疗总费用和肿瘤根治性与开腹手术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肠道肿瘤切除的TME原则和开腹手术的无瘤操作原则,利用腹腔镜技术对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TME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结果 2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25min,术中出血平均80mL;术后1~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6d。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能完全达到TME要求和无瘤操作原则,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与开腹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评估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和开腹手术这两种技术的优劣性 ,并探讨腹腔镜辅助腹会阴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根治切除的 4 1例直肠癌患者 ,分为腹腔镜组 2 1例和开腹组 2 0例 ,观察两组肿瘤手术切除、并发症、术后恢复和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意义 (t=0 .6 0 6 ,P =0 .5 4 8和 t=0 .0 77,P =0 .939)。切除标本的长度、全直肠系膜完整数、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数、淋巴结切除数等肿瘤学根治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 .0 5 )。腹腔镜组止痛药使用少于开腹组 (χ2 =4 .0 84 ,P =0 .0 4 3) ,腹腔镜组的造口排气时间、起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 (t=2 .4 5 5 ,P =0 .0 1 9和 t=2 .6 37,P =0 .0 1 2 ) ,住院时间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t=0 .6 81 ,P =0 .5 0 0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大致相同 (均 P >0 .0 5 )。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 2 4个月 (6~ 5 8个月 )和 36个月 (7~ 6 6个月 ) (P =0 .1 6 3) ,两组肿瘤早期复发率类似 (P =1 .0 0 0 )。结论 :提示腹腔镜腹会阴切除在技术上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低位直肠癌的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是否优于传统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方法 研究组在59例连续入院的患中选择24例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研究组与其他34例用传统方法手术的患(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随访30.1个月和28.3个月。研究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01),而术中出血量(P=0.02)和术后镇痛剂的需要量(P=0.02)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P=0.04)和总住院时间(P=0.02)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肿瘤清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无瘤间期和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比较术后恢复较快,而肿瘤清除情况、并发症、病死率、无瘤间期以及生存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提肛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aroscopic extralevator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L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为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LELAPE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258.8±52.1)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30±48.4)ml,术中未发生医源性肠管穿孔,切除标本为"柱状",无"外科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35.1±12.5)h,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60.6±24.5)h,会阴部引流管拔除时间平均(6.2±1.5)d,会阴部切口拆线时间平均(15.6±2.52)d,术后平均住院(12.1±3.4)d;术后未发生排尿障碍及勃起障碍;1例发生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1例发生不全肠梗阻,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19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LELAPE可降低标本环周切缘阳性率及术中标本穿孔率,改善预后,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及会阴部创伤,为术者提供了良好的手术视野。L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方法及效果,回顾性分析18例采用ELAPE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为(2804-20)min,无术中输血病例,均为根治性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骶尾部疼痛1例,无排尿功能障碍。结果表明,ELAPE直视下解剖会阴部组织,可精确切除导致术后复发的关键性组织结构,可行必要的侧方淋巴结清扫,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操作中,盆腔解剖平面随直肠系膜内收到达肛管上方,会阴部操作时切除贴近直肠的提肛肌与盆腔手术平面汇合,在标本上形成狭窄的腰部,称为"Morson腰",也称之为"外科腰"。病理学研究证实,此处是直肠标本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阳性率和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针刺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将72例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补液,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并早期给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术后给予针刺干预治疗,对照组术后不给予针刺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治疗组在术后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通气时间及腹胀、创口感染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PA)浓度、淋巴细胞总数(TL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进行针刺干预治疗能促进患者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而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经腹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腹腔镜经腹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到2011年期间对6例距离肛缘3cm以内的T3~T4期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经腹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在腹腔镜直视下经腹切除肛提肌,会阴部操作时未翻转患者的体位。其中3例患者应用人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行盆底重建。结果全部操作均成功完成.无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相关并发症及中转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86.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1.7ml。所有标本均呈柱状.标本上的肛提肌均附着在直肠系膜上,环周切缘均为阴性。应用人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重建盆底者未见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腹切除肛提肌、不改变患者体位行人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重建盆底是可行的。该术式极大地简化了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这一巨创、繁杂的术式.并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超声刀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61例中,31例采用超声刀,30例采用传统术式,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24h引流量。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术后24h引流量显著减少。结论:超声刀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为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肿瘤浸润程度行侧方完全或不完全切除肛提肌,尽可能使腹会阴手术交汇平面下移,无需改变患者体位,通过会阴部切口去除标本,腹腔镜下缝合关闭盆底腹膜,以预防肠管下坠造成内疝。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获取数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操作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手术及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86.1±3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9.6±26.7)ml;淋巴结获取数量(15.3±6.4)枚;标本上的肛提肌个体化地附着在直肠系膜上,环周切缘均阴性。结论:术中不更换患者体位,在腹腔镜下完成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可行的,且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低前切除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低前切除术(LAR)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保肛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7月~2000年12月收治293例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式和随访资料。结果中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式中,LAR组与APR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Dukes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生存率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LAR组肿瘤下缘到齿状线平均距离为(5.29±2.61)cm,APR组为(2.67±1.81)cm(P<0.01)。结论在根治性切除的前提下,LAR组生存率并不比APR组低。低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的根治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等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至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文献,由两位独立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2项随机对照研究和4项非随机对照研究,共500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LAPR手术组术后5年总复发率与开腹直肠癌前切除术(OA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5%与32.0%,P=0.67);LAPR组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与OAP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与18.2%,P=0.28);LAPR组术后5年总生存率高于OAPR组(63.7%与41.2%,P=0.02),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与75%,P=0.50)。结论腹腔镜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5年的生存率不低于开腹手术,复发率不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5.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重要术式。近年来,ELAPE手术方式和技术在逐渐发展,其突出的优点是手术简单、精准、根治性有所提高。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系统行ELAPE亦取得肯定效果。多数研究认为,ELAPE降低了环周切缘阳性率、肿瘤穿孔发生率,并可能进一步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存活率。由于切除了更多的肿瘤周围组织,ELAPE可能会增加术后会阴部伤口并发症、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和骶尾部慢性疼痛的发生,但有关生活质量研究认为,ELAPE术后病人总体生活质量与传统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无显著差别。个体化ELAPE手术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生物补片重建盆底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笔者认为,ELAPE从理念上强调了沿肛门外括约肌-提肛肌外侧筋膜平面切除的重要性,尽可能保留坐骨直肠窝脂肪,以解剖学基础指导手术,符合肿瘤根治的精准原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术中盆底腹膜关闭与否,将采用未实施盆底腹膜关闭的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未关闭组,采用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联合盆底腹膜关闭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关闭组。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关闭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未关闭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未关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未关闭组,GQOLI-74评分高于未关闭组(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中盆腔腹膜关闭能够降低低位宜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4年5月至2009年2月我院普外科共实施了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35例,其中腹腔镜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1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存在环周切缘阳性率高及术中穿孔率较高而影响预后的缺点,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可克服这些缺点.但该术式存在操作复杂、创伤大和并发症多等缺点。通过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该术式的适应证、手术方式改良及并发症的防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就经胍提肌外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的特点、手术适应证、研究进展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肿瘤学效果不理想。Holm等叫提出了柱状APR(cylindricalAPR,CAPR),在俯卧位下行广泛的会阴部切除,使标本成为无狭窄腰部的圆柱状,增加远端直肠癌周组织的切除量,降低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resectionmargin,CRM)阳性率、术中肠穿孔率和局部复发率,但术中需将患者由仰卧位转为俯卧位,再经会阴部切除肛提肌,并需切除尾骨或部分骶骨才能和腹部手术“会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