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VEGF、bFGF和CD34在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表达率的变化情况,阐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15例经聚焦超声治疗后1个月和8例治疗后3个月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病变组织中VEGF、bFGF和CD34的表达情况,比较三者在治疗前后的阳性细胞表达率。 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VEGF和bFGF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聚焦超声治疗前后CD34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可使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外阴白色病变局部组织神经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使外阴白色病变组织恢复至正常。  相似文献   

2.
正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1])。病变主要位于外阴部,因局部皮肤或黏膜多呈白色而得名,其分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性苔藓、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型,皮肤增生肥厚,恶变率2%~5%,是最常见的外阴白色病变~([3])。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色素减退变白,外阴部奇痒。该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外阴白色病变病人超声治疗前后外阴组织中VEGF和NGF蛋白表达。结果一定剂量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一段时期以后,外阴组织中VEGF和NGF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超声治疗后病变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组织所受刺激减少,导致VEGF、NGF产生减少,表达相对较低。说明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女性的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多呈白色而得名。此病患者主要可表现为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晚期可表现为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及性交疼痛。研究证实,导致女性患外阴白色病变的因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2003年全国多家医院大量应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以来[2],该项技术已基本稳定,是目前世界上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首选物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阴色素减退性疾病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和黏膜多呈白色,故称为外阴白色病变,以往称外阴白斑.近年来又改称"皮肤和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由于半数外阴癌有外阴白色病变史,曾认为它就是癌前期病变,但最近的研究证明任何角化上皮长期受潮和温热的刺激,皆将增厚变白,不是癌前病变.现将药物治疗的原则和临床应用的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耿慧  李波  叶东海 《中外医疗》2011,30(20):76-76
目的探讨KS光联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我中心采取KS光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76例外阴白色病变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采取KS光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76例外阴白色病变的总有效率达到100%。结论 KS光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相辅相成,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分析58例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体会。方法采用CZF-1型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及有效护理,患者外阴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率达89.7%。结论应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并辅以精心护理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外阴和阴道     
031416外阴白色病变的超声治疗召三智彪//实用妇产科杂志一2003,19(1).一币一7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通过对200多例患者的超声治疗表明,超声波不仅能有效地治疗顽固性的外阴痰痒,而且可使白色病变皮肤恢复正常的形态和色泽,同时还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由于超声治疗外阴后色病变的独特疗效,而使其逐渐成为目前外阴后色病变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黄宇)031417}外阴白色病变的病理变化动」伯宁//实用妇产科杂志一2003,19(1)一3一5 发生于外阴皮肤和粘膜的各种不同疾病,由于常有过度角化及色素减退而呈现白色,长期以来其命名和分类意见不一。该…  相似文献   

10.
王玉珍  郭立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73-3275
目的探讨自制外阴洗剂及膏剂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276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中药外阴洗剂及膏剂局部给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8.95%,轻症疗效高于重症,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外阴白色病变局部用药,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对166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有效率为96.98%,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有12例患者出现皮肤浅二度烧伤,8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皮肤溃疡,有5例发生局部水泡,经过治疗后痊愈。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070182CD34、VEGF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何川…∥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10)·—750~752研究白色病变组织中血管的改变,从而进一步探讨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D34和VEGF在37例外阴白色病变(包括SH22例,LS10例,混合型5例)组织中的表达情况。11例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外阴白色病变组微血管密度(MVD)值显著低于正常外阴皮肤组(P<0·05)且LS组MVD值也低于SH组(P<0·05);VEGF表达阳性率在正常外阴皮肤组织与外阴白色病变组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且LS、SH组中VEGF表达阳性者的病程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创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外阴白色病变30例,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15例;微波治疗组15例,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和组织学变化.结果 超声治疗组15例患者的外阴瘙痒症状基本消失,患处上皮不同程度的恢复,显效率达87%.结论 用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家在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时多从肝、脾、肾三脏入手,认为外阴白色病变与三脏关系最为密切.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外阴白色病变的发生与气血及五脏六腑均有密切关系,故治疗上还应考虑心、肺两脏.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的68例患者进行中药水煎熏蒸外敷外阴,2%的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外涂患处并用微波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10天,间隔10天,观察症状及外阴皮肤黏膜变化情况。结果68例患者,治愈率72.06%,总有效率97.0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比单一的西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对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CZE1型超声波妇科治疗仪对外阴白班患者进行治疗,将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各种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有效率分别高达88.9%-100%。大部分病人外阴皮肤恢复正常的色泽,保持外阴皮肤的完整性的形态,无瘢痕形成。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方法,值得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外阴瘙痒和色素减退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晚期常伴有外阴萎缩、阴道口狭窄和性交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曲安奈德进行外阴封闭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0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聚焦超声对外阴白色病变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后细胞周期素蛋白D1(Cyclin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CDK4)的表达,揭示聚焦超声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选择外阴白色病变组织30例及10例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及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前后组织中CyclinD1、CDK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CyclinD1及CDK4蛋白阳性表达异常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后,CvclinD1及CDK4蛋白表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后,CyclinD1表达降低,CDK4水平降低,逆转了细胞周期的紊乱,有效的抑制了外阴白色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祝青  刁庆春 《重庆医学》2011,40(2):127-128,211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超声治疗前、后外阴皮肤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的表达.结果 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皮损中NGF和SP表达较正常皮肤增强(P<0.05),超声治疗后,患者皮损中NGF和SP表达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NGF和S...  相似文献   

20.
外阴白色病变包括外阴硬化性萎缩性苔癣、外阴皮炎和外阴非典型增生等,是一种顽固难治的常见病。以往统称为“外阴白斑”,并习惯认为是癌前期病变,所以为防癌而要求手术者较多。为了探讨本病的手术治疗效果,现就我院1972年1月至1982年12月,11年内住院手术的98例外阴白色病变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