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外感发热证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晓敏  蒋自强 《中医研究》2009,22(11):43-45
在艾滋病的多种临床表现中,发热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常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外感发热证有一些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泻是艾滋病发病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一般来讲。艾滋病腹泻可以分成两大类:感染性腹泻和抗病毒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腹泻,后者在目前尚缺乏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2004-08—2007-02,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出现的慢性腹泻68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治疗艾滋病腹泻辨证体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艾滋病是多系统损害的免疫缺陷病,从感染HIV到发病过程中机会性感染是极易发生的。有报道致机会性感染的致病原约有20多种,胃肠道感染发生率为50~70%,腹泻是胃肠道的主要表现,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和热带地区的艾滋病者,腹泻发生率可高达90%。我们在坦桑尼亚国家医疗中心治疗的艾滋病人中发生腹泻的占27~36%,致病原与隐孢子虫、阿米巴、细菌性痢疾、伤寒杆菌、巨细胞病毒、真菌等感染有关。艾滋病腹泻临床特点呈慢性迁延、反复发作、腹泻频繁,大便可呈水样便、溏便,表面伴有粘液或粘液泡沫,也有脓血便者。伴随症有消瘦、纳差、发热、恶心、腹痛或吞咽困难。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潘金丽 《中医研究》2010,23(5):55-56
HIV/AIDS相关性慢性腹泻是HIV感染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艾滋病常见的肠道机会性感染之一。2007—07--2009—12,笔者采用大蒜素胶囊合半夏泻心汤治疗HIV/AIDS相关性慢性腹泻1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泻(diarrhea)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临床常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病史超过2个月以上称为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其病因主要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影响所致。临,『术主要表现为大便紧迫感,每日3次以上的稀便,腹部、肛周不适,可有腹痛,甚至发热、贫血、消瘦、关节炎、皮疹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晓梅  吕维柏 《中医杂志》1996,37(8):499-500
艾滋病临床是一组复杂的众多组织器官受累的证候学表现。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去认识,并能灵活辨证施治本病和各种机会性感染,这对从事艾滋病临床的医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坦桑尼亚Muhimbili医院研究治疗HIV/AIDS病人近8年,用中医药治疗近千例病人,并对其中437例完整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艾滋病不同于一般传染病和急慢性疾病,在病机转变、证候表现、辨证施治上具有其独特之处。如能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深入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腹泻是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参与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工作中针对艾滋病腹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取效理想,现将有关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常常合并各种机会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治疗一般常规使用抗菌素,疗程长,效果亦不甚理想,并且不利于自身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的发挥.痰热清注射液是由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的中药注射剂.为观察其对艾滋病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2004-10-2004-12我们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32例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胃肠炎、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学认为癌证发热多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血液供应不足,肿瘤组织坏死分解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与单纯感染性发热不同,病人常无恶寒及寒战,热型多呈驰张型或不规则型,但肿瘤患者的发热又常常合并感染性发热。由于发热只是病人的一个症状,因此必须根据患者其他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刘巍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13-2515
艾滋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容易并发一些机会性感染而导致死亡.西医治疗艾滋病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然而,所用药物不能将病毒完全清除,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仍持续存在,长期应用产生的药物耐药性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使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受阻.艾滋病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发热是艾滋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学治疗发热类疾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笔者认为“艾毒”之邪为本病发病之源,透邪之法可贯穿艾滋病发热始终.  相似文献   

12.
腹泻是艾滋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多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身体逐渐消瘦甚至出现恶液质等状况,是引起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艾滋病患者中,腹泻的发生极为常见,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腹泻的发生率甚至可以高达90%左右[1].笔者根据本中心的研究情况,结合全国各地艾滋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参考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文献,将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研究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3.
HIV/AIDS感染合并慢性盆腔炎是女性艾滋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笔者近几年来参加某地区艾滋病的临床救治工作,将艾滋病的西医治疗与中医辨证结合起来,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HIV/AIDS感染合并慢性盆腔炎患者1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并发症状之一。2009年6月—2009年12月,笔者在对河南某地区艾滋病患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中,观察分析78例艾滋病内伤发热病例,四诊合参可分为4个中医证型,即脾肺气虚、湿热内蕴、痰湿内蕴和脾肾阳虚;根据CD4+T淋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艾滋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瑞  彭勃 《世界中医药》2009,4(3):175-178
艾滋病(Acquiri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年发布的全球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目前全世界共有约330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2007年新增感染者约270万,另有约200万人死于艾滋病.  相似文献   

16.
史学军  刘文杰 《中医杂志》1995,36(8):483-483
糖尿病性腹泻与糖尿病其它并发症相比,临床较为少见。然而,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亦逐渐增多。有人调查门诊136例糖尿病患者,22%的每年有2~3天腹泻;我们统计的387例糖尿病患者中,15.8%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也有人报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合并腹泻者,达16.7%。本文仅就临床证候与治疗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发枝教授(1943-),曾为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师17岁悬壶,业医近50年,学宗仲景,崇尚东垣,旁及诸家,学验俱丰。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实施3年来,李师深入临床一线,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对本病见解独特,将其平时治疗疑难杂病经验移治艾滋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李师治疗艾滋病合并顽固性口腔溃疡和艾滋病反复感冒的验案二则作一介绍,并探讨其辨证机理,总结临证经验。1顽固性口腔溃疡艾滋病患者常常伴见口腔溃疡,症状通常较一般人要重,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本病多由病毒、霉菌等引起,初起时黏膜充血、水肿,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严重者可引起整个舌面溃烂,并蔓延至颊内黏膜,唇内黏膜及上腭,有时也可向后蔓延至咽喉,病人痛苦异常,饮食难入,体质逐渐虚弱。中医称此为“口疮”,一般将其辨证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气血两虚等型,常以清热导赤、育阴清热、益气养血等法治疗,疗效或不明显。李师认为本病乃因于湿,湿蕴日久而生热,热盛则肉腐,所以治病的根本不是清热,而是祛湿。五脏之中,脾胃与湿病关系最为密切,正...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5,(5):538-540
目的:比较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急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胃苓汤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黄连素片治疗腹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典型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肠鸣音、大便性状异常、腹痛、腹胀、里急后重、发热与呕吐等临床症状的例数及比例均较对照组患者的例数和比例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5%)明显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服用胃苓汤治疗急性腹泻患者,能够显著缓解肠鸣音、大便性状异常、腹痛、腹胀、里急后重、发热与呕吐等临床症状,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使用黄连素片治疗较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病人中晚期多合并发热症状,临床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谢世平  张淼  李素香  程五中  祝应俊 《中医研究》2007,20(3):F0003-F0004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所致,HIV进人人体后,破坏免疫系统,使其功能极度低下,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中医典籍及近年来相关文献对艾滋病并发症的研究报道,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对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加以总结,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