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舒林酸和吲哚美辛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体外研究非甾体类消炎药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舒林酸和吲哚美辛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并设置不同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以体外药物敏感实验(MTT)检测舒林酸和吲哚美辛在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下对ECV304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以流式细胞仪技术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有无凋亡改变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舒林酸和吲哚美辛在体外对ECV304细胞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并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舒林酸能显著诱导ECV304细胞产生凋亡。结论:舒林酸和吲哚美辛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生长的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凋亡而抑制其生长,同时也可能存在其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EGFR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载体GE7系统治疗人脑胶质瘤的体内外效应。方法:组建GE7基因转移系统,分别与βgal报道基因、p21WAF1/CIP1基因组成复合物,体外转导U251MG细胞,分析GE7系统导入效率;MTS法观察细胞生长曲线;FACS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建立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分别经瘤内和尾静脉注射导入DNA载体复合物,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GE7系统体外导入率最高达70%,细胞生长曲线呈低平型,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平均凋亡指数为25.2%;瘤内注射和尾静脉注射抑瘤率分别为56.5%和60.2%。结论:GE7系统具有较高效率和靶向性,经肿瘤局部和全身途径导入p21WAF1/CIP1基因,均可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人Kininogen D560148TRAIL114281融合蛋白,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方法:PCR技术扩增Kininogen D560148和TRAIL114281的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MALKininogen D560148(pMALKD5)、pMALTRAIL114281(pMALTRAIL)和pMALKininogen D560148 TRAIL114281(pMALKT),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MBPKD5、MBPTRAIL和MBPKT,并经亲和层析纯化。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管状形成实验检测内皮细胞血管形成,流式细胞仪和电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MALKD5、pMALTRAIL和pMALKT,并获得纯化的融合蛋白MBPKD5、MBPTRAIL和MBPKT。融合蛋白MBPKT与MBPKD5、MBPTRAIL相比可显著抑制内皮细胞ECV304和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明显抑制ECV304细胞体外管腔的形成,同时,MBPKT剂量依赖性地诱导SW1990细胞凋亡。结论:融合蛋白Kininogen D560148 TRAIL114281既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又能抑制血管生成,为进一步开发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 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n vein endothelia cell, 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 V5HisCAng1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293细胞;取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消化等方法分离培养HUVEC;分别通过MTT比色和细胞计数法,分析Ang1瞬时转染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血浆饥饿实验条件下,Ang1对HUVEC凋亡的影响。结果: 成功克隆了Ang1基因,构建了其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成功进行了HUVEC的原代分离及传代培养;MTT法检测HUVEC增殖结果:只加培养液组、加空载体转染上清组、加Ang1转染上清组HUVEC OD490值分别为0.36±0.11, 0.40±0.03,0.68±0.10(P<0.05);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依次为:(10.13±2.06)×104,(8.7±1.73)×104,(15.03±1.98)×104(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率依次为: 21%,19%和6%。结论: Ang1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HUVEC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uEndostatin)对小鼠Lewis肺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寻找其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每只小鼠剃毛背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待肿瘤长至100 mm3左右时,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次分别注射rhuEndostatin 5 mg/(kg·d), 15 mg/(kg·d)或30 mg/(kg·d),每天1次,连续21 d。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注射用环磷酰胺\[100 mg/(kg·d)\]治疗对照组。于第22天断颈处死小鼠,称皮下肿瘤的重量,并取脑、肺、肝、脾和肾切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 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组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小于肿瘤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治疗组肿瘤有大面积的坏死,瘤周毛细血管消失。结论:rhuEndostatin可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肿瘤的生长(高剂量组可达588%)、转移和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人VEGFsiRNA对裸鼠移植骨肉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重组技术将VEGFsiRNA基因克隆入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基因组中,构建重组腺病毒AdVEGFsiRNA,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骨肉瘤MG63细胞,RT-PCR检测MG63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建立荷人骨肉瘤MG63裸小鼠动物模型,以Ad-VEGFsiRNA瘤组织注射治疗,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及Ad-VEGFsiRNA对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VEGF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siRNA;体外与体内实验检测Ad-VEGFsiRNA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后显著抑制VEGF表达。荷人骨肉瘤裸鼠经Ad-VEGFsiRNA治疗后,显示其对移植骨肉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骨肉瘤的肺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所构建的Ad-VEGFsiRNA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瘤中VEGF表达,使裸鼠移植骨肉瘤生长减慢,并且显著抑制荷瘤裸小鼠肺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131I-Angiostatin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AG)、131I和131 I标记的血管生成抑制素(131I-AG)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及其对小鼠Lewis 肺癌移植瘤的治疗效果.方法用131 I标记AG,得到4种不同浓度的131 I-AGa(含131 I 0.74 GBq/L、AG 0.5 μg/mL)、b(含131 I 0.74 GBq/L、AG 16 μg/mL)、c( 含131 I 1.48 GBq/L、AG 0.5 μg/mL)、d(含131 I 1.48 GBq/L、AG 16 μg/mL);采用MTT法观察AG、131I 和131 I-AG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将28只荷Lewis 肺癌的C57BL/6雄性小鼠(右前肢皮下移植瘤直径10 mm)分成4组,分别腹腔注射131 I-AG(含131 I 11.1 MBq、AG 12.5 mg/kg)、AG(12.5 mg/kg)、131I(11.1 MBq) 和生理盐水各0.3 mL,治疗2次,间隔7 d,观察肿瘤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结果1)在0.5~64 μg/mL浓度下,AG对ECV304细胞生长抑制率为(7.3±3.5)%~(41.9±4.3)%(与0浓度AG比较,P<0.01);a、b、c、d 4种浓度的131 I-AG对ECV30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3.9±2.8)%、(58.2±3.9)%、(39.1±4.1)%和(78.4±5.4)%,与AG和131 I相比,抑制率明显提高(P<0.01).2)动物实验显示,131I-AG、AG、131I对小鼠Lewis 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2.9%、46.7%和19.2%.结论131I-AG在体外能明显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在体内能明显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强于单纯的等浓度的AG和131 I,提示131 I-AG在实体瘤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王涛 《肿瘤防治研究》2005,32(11):682-684
 目的 研究鸡新城疫病毒对血管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肺癌转移模型观测鸡新城疫病毒(NDV)对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组织内微血管的生长情况;用体外药物敏感实验(MTT)检测NDV在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对人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用PI和Hoechst33342进行荧光染色检钡4NDV作用后细胞有无凋亡改变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 NDV在体内可以有效抑制小鼠发生癌转移时组织内微血管的生成,在体外可以抑制ECV304细胞的增殖并导致较为轻微的凋亡现象。结论 体内外实验均表明NDV可以抑制肿瘤发生时微血管的生长,这一作用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非直接的细胞毒作用实现,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某种特定病毒蛋白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HT5"SS〗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系统通过血管靶向治疗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HT5W〗方法〖HT5”SS〗: 32只BALB/c鼠皮下接种建立裸鼠皮下人肝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当瘤体达100 mm3时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更昔洛韦(GCV)组(Ⅰ)、空载体病毒组(Ⅱ)、重组腺病毒CMVTK组(Ⅲ)及重组腺病毒AdKDRTK组(Ⅳ)。各治疗组瘤内分别注入重组腺病毒液及空载体病毒液,重组腺病毒治疗组在病毒给予24 h后分别在腹腔内注射GCV,连续10 d;对照组腹腔内注入GCV。观察各组瘤体生长情况及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HT5W〗结果〖HT5"SS〗: 与对照组比较,第Ⅲ、 Ⅳ组经治疗后肿瘤的生长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其抑瘤率分别为12.3%和24.5%(两者比较,P<0.05)。肿瘤组织内的MVD,Ⅰ组为(37.4±86)个/mm2、Ⅱ组为(30.6±7.8)个/mm2、Ⅲ组为(27.6±7.1)个/mm2、Ⅳ组为(10.7±4.1)个/mm2,其中Ⅲ组与Ⅱ组(P <005)、Ⅳ组与Ⅱ组(P<0.01)、Ⅳ组与Ⅲ组(P<0.01)之间的肿瘤内MVD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HT5W〗结论〖HT5"SS〗: 重组腺病毒介导以KDR为启动子的胸苷激酶系统能够通过血管靶向性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抗肿瘤细胞因子——人内皮单核活化多肽2(endothelail monocyteactivating polypeptide Ⅱ, EMAPⅡ),并探讨重组EMAPⅡ的抗肿瘤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pMAL p2x表达系统和BL21菌株克隆表达人EMAPⅡ147312, 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以发光底物法测定重组EMAPⅡ介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产生组织因子的活性;以流式细胞术测定其增强ECV304细胞对于TNFα致凋亡的敏感性;以MTT法检测定其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测序证实EMAPⅡ编码序列被正确克隆进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获得重组EMAPⅡ产物,每克菌体(湿重)可获得约500 μg的重组蛋白,纯度为电泳纯。重组EMAPⅡ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使ECV304细胞产生TF因子;并可增强ECV304细胞对于TNFα介导凋亡的敏感性,使凋亡率明显增加\[(16.6±2.5)%vs(25.6±2.3)%,P<0.01\];在一定的质量浓度(1 μg/ml)下,EMAPⅡ对SW1990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原核表达系统pMAL-p2x可表达高纯度的重组EMAPⅡ,该因子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刺梨和金荞麦提取物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刺梨提取物(CL)、金荞麦提取物(FR)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以及对鸡胚尿囊膜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IC30浓度CL/FR单独或两药的1/2IC30浓度联合作用于ECV-304细胞,MTT法检测ECV-304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ECV-304细胞早期凋亡细胞比例;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Ki-67及Bax、Bcl-2 mRNA/蛋白表达的变化。计算经100μg/mlCL、100μg/mlFR、CL50μg/ml+FR50μg/ml联合作用后的7日龄鸡胚尿囊膜血管抑制率。[结果]IC30CL、IC30FR和1/2(IC30CL+IC30FR)对ECV-304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0.87%±1.2%,32.93%±1.4%和43.67%±1.5%。CL、FR单独应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明显抑制ECV-304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且诱导凋亡。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Ki-67、Bcl-2 mRNA/蛋白表达率均有显著降低,而Bax mRNA/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CL、FR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抑制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以CL作用更明显。[结论]CL和FR单药及联合应用都具有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效用,两药联合比单药更明显。两药单用和联合都可明显抑制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2.
Kang CS  Pu PY  Li J  Wang GX 《癌症》2004,23(11):1267-1272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下游的丝苏氨酸激酶2(serine/threoninE-kinase-2,AKT2)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凋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反义AKT2(antisensE-AKT2,AS-AKT2)和显性负调节AKT2(dominant negative AKT2,DN-AKT2)构建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的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AKT2构建体转染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法检查AKT2的表达水平,Ki-67标记指数和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计算凋亡指数评价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对每种 AKT2构建体转染后随机选择3个扩增后进一步分析.原位杂交和蛋白印迹结果表明,转染AS-AKT2后AKT2表达显著抑制,转染DN-AKT2后AKT2表达无明显变化.MTT研究发现:AS-AKT2组和DN-AKT2组的6天细胞生存率分别为(49.30~ 51.46)%和(50.52~55.23)%,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 P<0.001);AS-AKT2组和DN-AKT2组的标记指数(Ki-67 labeling index,Ki- 67 LI)分别为(57.50~59.33)%和(59.17~61.00)%,明显低于对照组(76.50%)和空载体组(74.83%)(P<0.001);TUNEL法凋亡分析表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几乎没有凋亡细胞,AS-AKT2组(8.33%~8.83%)和DN-AKT2组( 7.50%~7.83%)的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0.001).结论:AKT2通路可以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Cell to cell communication via gap jun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intanence of normal cell growth. Its disruption may lead to aberrant cell growth and eventually development of tumors[1]. Gap junctions (GJ) are specialized intercellular channels between plasma membrane of two adjacent cells. Each GJ channel is composed of two connexons contributed by each of two communicating cells and each connexon is a hexameric assembly of protein subunits known as connexins (Cx). Cx genes fu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下调bcl-2基因表达后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分子RNA干扰(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技术人工合成bcl-2靶向siRNA,转染神经胶质瘤细胞系SHG44和TJ905细胞,特异性沉默神经胶质瘤细胞SHG44和TJ905细胞bcl-2基因表达。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析、噻唑蓝(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观察bcl-2 siRNA对转染细胞bcl-2基因抑制效果、增殖能力的变化、侵袭能力的改变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bcl-2 siRNA可特异性下调神经胶质瘤细胞系SHG44和TJ905细胞bcl-2基因表达。bcl-2下调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能力在不同时间点都受到抑制,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但实验中未见细胞明显凋亡。结论 下调bcl-2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降低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反义寡核苷酸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BT325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XIAP全硫代反义寡核苷酸,通过脂质体途径转染BT325脑胶质瘤细胞。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杀伤率,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XIAP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BT325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XIAP反义寡核苷酸使XIAP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mRNA较对照组减少了67.8%,蛋白较对照组减少了63.3%;反义寡核苷酸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诱导BT325细胞凋亡,反义寡核苷酸组的凋亡率为54.7%,错义链组为14.O%,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反义寡核苷酸使BT325细胞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XIAP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细胞BT325的增殖和凋亡,下调XIAP可抑制BT325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含CDglyES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观察其对人卵巢癌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方法  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腺病毒穿梭质粒prAdCDglyES。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293包装细胞,扩增获取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采用MTT法观察rAdCDglyES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的影响,同时观察其表达产物抑制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作用。  结果  纯化的rAdCDglyES滴度是1×1013.3 TCID50/L,其对SKOV-3细胞生长抑制率是(83.1±6.3)%,与对照组rAd-LacZ(24.1±13.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1)。浓缩的转染rAdCDglyES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抑制ECV-304细胞增殖,抑制率是(78.7±1.6)%,而同样浓缩的转染rAd-CD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抑制率是(23.9±9.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 < 0.01)。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rAdCDglyES具有体外直接和间接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效能。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目的: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树突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能有效诱导体外抗食管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树突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对食管癌细胞株EC-109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聚乙二醇法制备树突细胞/肿瘤细胞融合疫苗并诱导抗原特异性CTLs产生。②建立食管癌EC-10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成功荷瘤的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融合细胞激活的CTLs(A组.n=11)、未激活的T淋巴细胞(B组,n=11)以及RMPI-1640培养液(C组,n=11)作为效应细胞进行瘤内注射,每周一次。③4周后处死动物剥离肿瘤组织.测量并比较各组肿瘤组织的平均体积及平均湿重,计算抑瘤率。④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裸鼠移植瘤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⑤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肿瘤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比较各组肿瘤细胞的S期细胞平均百分比(S-phase fraction,SPF)以及细胞平均凋亡率。结果:①A组肿瘤组织的平均体积显著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1.45±31.14)mm^3 vs.(1493.37±51.67)mm^3,(2065.77±87.55)mm^3,F=950.67.P=0.00],其平均湿重亦显著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8±0.04)gvs.(1.38±0.07)g,(2.04±0.11)g,F=1335.90,P=0.00];A组抑瘤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86% vs.32.35%,F=1218.08,P=0.001)。②A组肿瘤的平均PCNA—LI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3±0.95)% vs.(51.82±1.51)%,(68.93±2.40)%,F=1528.39,P=0.000]。③A组肿瘤细胞平均SPF值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合物UC2288对CNE-2R细胞及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化合物UC2288浓度参照以往实验结果(IC 50=12.20 μmol/L),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C2288联合2、4、6、8 GyX线照射对CNE-2R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CCK8实验检测UC2288联合X线2、4、6、8 G...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人类肺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建立肺腺癌PC-9和A549细胞诱导的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抑制Src酪氨酸激酶对肺腺癌皮下移植瘤增生指数(PI)(Ki-67染色)和微血管密度(MVD)(CD31染色)的影响。结果 PC-9细胞皮下移植瘤对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常敏感,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mg?kg-1?d-1治疗组和50 mg?kg-1?d-1治疗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1周时10 mg?kg-1?d-1和50 mg?kg-1?d-1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3.19 %和84.79 %。A549细胞皮下移植瘤对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敏感。在PC-9细胞皮下移植瘤中,50 mg?kg-1?d-1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PI显著降低 (P<0.01)。在A549细胞皮下移植瘤中,PI略有下降 (P>0.05)。在PC-9和A549细胞皮下移植瘤中,50 mg?kg-1?d-1 Src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MVD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抑制Src酪氨酸激酶通过直接抑制肺腺癌细胞增生和间接抑制血管新生,进而抑制肺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20.
隔蛋白7逆转裸鼠移植胶质瘤的恶性表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隔蛋白(SEPT)7对胶质瘤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建立SEPT7表达缺失的人胶质瘤TJ905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为治疗组(SEVIT/pcDNA3)、空载体组(pcDNA3)和对照组(PBS),观察各组肿瘤的大小及生长速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标本中SEPT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侵袭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细胞周期因子(CDK2、CDK4、cyclinD1、cyclinE、p21、p16)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cl-2、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治疗组肿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6d后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治疗组肿瘤标本中SEV17、p21、p16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PCNA、MMP-2、MMP-9、CDK2、CDK4、cyclinD1、cyclinE和bcl-2的表达下降,且GFAP呈阳性表达;TUNEL法检测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结论SEPT7可抑制肿瘤生长、增殖和侵袭,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胶质瘤的恶性表型具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