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丁瑶 《天津护理》2018,26(4):458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放疗晚期肿瘤患者经外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7年1月住院行联合放化疗且留置PICC导管患者673例,诊断分析其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情况,单因素分析筛选相关危险因素,并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化疗联合放疗肿瘤患者PICC导管静脉炎159例,静脉炎发生率为23.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睡眠不良、置管次数、浅静脉化疗、放化疗疗程、机体免疫状态、血栓形成及置管部位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次数、浅静脉化疗、放化疗疗程、血栓形成等因素是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正常免疫状态对PICC相关静脉炎发生发挥保护性作用。结论 晚期恶性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炎发生与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措施,降低PICC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对259例患者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15例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后14例痊愈,1例拔除PICC导管。认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导管,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癌症患者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 为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方法采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对60例肿瘤患者进行置管给药并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PICC导管60例,插管成功率为98.5%,留置时间29-362d,平均置管时间为142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为肿瘤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对保证患者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海门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对179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外周浅静脉置管、深静脉置管、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3种静脉置管方式进行了静脉化疗。作者对不同置管方式的并发症、完成化疗周期的情况、穿刺次数、导管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翊君  钟慧 《全科护理》2022,20(2):265-26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早产儿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住院且接受PICC置管的39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研究的方式观察患儿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396例早产儿中并发机械性静脉炎45例(11.36%);静脉炎分级为Ⅰ级18例(40.00%),Ⅱ级7例(15.56%),Ⅲ级20例(44.44%);患儿通过安普贴外敷、喜辽妥外涂后痊愈41例(91.11%),因静脉炎严重而拔管4例(8.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体重、穿刺次数、置管途径、导管末端位置、置管时日龄的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机械性静脉炎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置管时体重、置管途径、穿刺次数是PICC置管早产儿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ICC置管早产儿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有多因素综合作用,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提升早产儿PICC置管...  相似文献   

6.
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59例患者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15例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后14例痊愈,1例拔除PICC导管.认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导管,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记录78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并与116例传统的浅静脉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作比较。结果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发生率较浅静脉化疗患者显著降低(P=0.023)。78例PICC置管患者全部成功置入,出现导管堵塞1例,心律失常1例,导管送人困难2例,导管脱出2例,穿刺部位渗血2例,感染2例,接触性皮炎2例,静脉炎3例,静脉血栓形成4例。结论PICC置管操作安全,成功率高。相比传统浅静脉化疗,可以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护理人员掌握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重视对患者的宣教,可以有效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患儿使用PICC管发生堵管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白血病患儿生存期延长,化疗药物种类和使用剂量增加,疗程间隔时间缩短,保护血管日趋重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又称PICC管,一次置管,最长可保留近2年。置管后的PICC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化疗药物通过PICC管注入中心静脉,既避免药物引起的外周静脉炎及组织外渗性损伤,又消除每次化疗时静脉穿刺的痛苦,还可为部分血液检查提供标本。但有时PICC管会发生堵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白血病化疗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行PICC置管的白血病患者16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中PICC在白血病化疗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60例患者中12例(7.5%)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其与置管感染与置管时间、化疗疗程、换药次数、穿刺次数、患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 PICC置管过程中主要感染危险因素有置管时间、化疗疗程、换药次数、穿刺次数、患者年龄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预防PICC导管感染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儿科留置PICC管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儿科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实施护理干预,减少静脉炎发生。方法对儿科157例PICC管发生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静脉炎18例,患儿年龄、导管型号、穿刺次数、剧烈运动史及置管时间等与静脉炎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提高穿刺技巧、避免剧烈运动、选用相对血管小的型号管进行置管,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置管质量,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谢新平  钟爱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4):1861-1862,1870
目的筛选影响半导体激光治疗经外周血管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预后的相关因素,为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湖北省肿瘤医院2004年8月至2010年3月间半导体激光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273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病、穿刺部位、穿刺血管、静脉炎分级、静脉炎发生部位、治疗期间空腹血糖及PICC置管前是否化疗等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静脉炎分期、置管前是否化疗等3项临床指标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静脉炎分期和置管前是否化疗两项是影响半导体激光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静脉炎分期和置管前是否化疗是影响半导体激光治疗PICC置管后静脉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期高及置管前已化疗者临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PICC联用化疗泵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PICC联用化疗泵;对照组100例,化疗药物稀释后直接输入静脉.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PICC联用化疗泵能够减轻5-Fu导致的静脉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降低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 对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流程.将干预前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干预后患者资料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严格按照干预流程进行操作.结果 实施干预后,PICC在化疗患者的应用过程所致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提高穿刺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是保证置管成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防止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不同时机对导管相关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白血病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化疗前行PICC置管,研究组在化疗第2周期开始前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2周后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第2周期前行PICC置管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导管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癌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置管时机与静脉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胃肠癌术前应用PICC行化疗的患者153例,根据置管时机分为化疗前置管组(Ⅰ组),化疗中置管组(Ⅱ组),化疗间歇期置管组(Ⅲ组),比较3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Ⅰ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静脉炎的程度最轻(均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应用PICC有利于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发生静脉炎的程度较轻,是PICC置管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PICC置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225例随机分为标准化静脉治疗组115例和非标准化静脉治疗组110例。标准化静脉治疗组通过循证护理为基础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为指导,制定实施PICC标准化流程,采用标准化静脉治疗;非标准化静脉治疗组采用常规PICC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标准化PICC置管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程度低于非标准化静脉治疗组(P<0.05),满意度高于非标准化PICC置管组(P<0.05)。结论:PICC置管标准化流程的应用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护理干预防治PICC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防治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从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98例确诊为恶性肿瘤需行化疗给予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的为实验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48例,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判断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7d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5/50)和25%(12/48),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843 1,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患者能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预处理法预防化疗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130例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生理盐水100ml浸泡并冲洗导管,研究组用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混合液浸泡并冲洗导管,浸泡时间均为5min。比较两组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两组局部渗血、导管阻塞和导管相关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PICC预处理法可以明显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而且不增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静脉炎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PICC化疗后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用微波治疗仪局部照射静脉炎发生部位,对照组采用局部湿热敷静脉炎发生部位;均2次/d,观察2组治疗后24、48、72h的疗效及不同程度静脉炎(Ⅰ、Ⅱ、Ⅲ度静脉炎)治疗后有效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4、48、72h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Ⅱ、Ⅲ度静脉炎治疗后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化疗后静脉炎疗效显著,对于Ⅱ、Ⅲ度静脉炎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肺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PICC置管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60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出现静脉炎分为静脉炎组13例和非静脉炎组47例,对可能导致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职业、置管时机、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静脉、置管后活动时机、置管后屈肘、体力劳动程度、SCL-90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一次穿刺成功、受教育年限长、置管后3 d内活动、体力劳动程度低是PICC静脉炎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化疗当天置管、职业为农民是PICC置管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置管时机、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后的活动、受教育年限、体力劳动程度等与肺癌PICC患者的静脉炎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选择合适的置管时机,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