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必需治疗,也有少部分心律失常是良性的,不会给机体带来严重后果,基本不需要治疗,因为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并不是给患者带来的都是好的一面,有时治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危险远大于自身的心律失常,因此治疗心律失常上一定要认真权衡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利与弊。目前,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就是房颤和室律不齐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谢扬  饶邦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41-1443
虽然抗心律失常药物(AAD)治疗进展缓慢,而非药物治疗发展迅速,但心律失常传统的基本治疗仍为药物治疗,是绝大多数心律失常首选治疗措施,AAD应用更强调个体化治疗.心律失常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公式来解决其所有的临床问题.治疗心律失常一直强调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其次是去除诱因,最后才是应用针对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疗.针对心律失常包括AAD的使用和非药物治疗技术,尽管后者进展迅速,其治疗效益无可非议,但心律失常传统的基本治疗,仍为AAD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儿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进行探讨。方法对108例小儿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资料进行较为全面与系统地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因与诱因、原发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治疗方法与预后情况。结果小儿心律失常的患者主要以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异位心律失常次之。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本组108例患者痊愈的为82例,好转的18例,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小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和类型很多,找对病因、对症治疗是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的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但是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能控制症状,减少心律失常的发作,但是无法治愈[1]。随着医学介入技术的蓬勃发展,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某些已明确异位兴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方法调查研究我院收治的72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性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性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律失常改善情况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心律失常情况以及抗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律失常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状况。方法采用共词聚类分析法对2002年至2012年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主题词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词频统计和共现分析。结果儿童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交界性异位心动过速的药物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长QT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及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结论正确识别和判断心律失常的危重性,并选择合理、及时的治疗措施,是挽救危重心律失常患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在介入治疗令人眼花缭乱的今天,尽管越来越多的快速心律失常可经导管消融治疗获得根治、缓慢型心律失常置入心脏起搏装置亦毋需担忧,但药物治疗依然是抗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石和中流砥柱,涵盖了抗心律失常治疗的绝大部分,且常常是作为首选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因此,如何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临床医生广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恶性心律失常复律药物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6例新生儿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及分析预后。结果:新生儿恶性心律失常复律药物治疗36例,成功24例,好转7例,死亡5例,有效率86.1%。快速性心律失常(n=29)单药治疗复律12例,9例在第2次、第3次联合用药后复律,有效率89.6%。缓慢性心律失常(n=7)有效率42.8%。8例(22.2%)心律失常易反复,5例(13.9%)需维持治疗。结论:不同的新生儿心律失常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恶性心律失常要及早选择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当出现室颤、室扑、阵发性室速,必须立即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出现阵发性室上速、房速、房扑,应尽快用抗心律失常药控制,出现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多源、并行心律和频发早搏适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可以联合2~3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及时发现及有针对性治疗恶性心律失常,有助于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并不是一律都有效,常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出现种种现象。 1.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生存的影响 用抗心律失常药长程治疗,尤其是奎尼丁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例,其死亡率增加。心房颤动的率中预防试验表明,用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多为奎尼丁或普鲁卡因胺)治疗的心房颤动病例,其死亡率比对照高2.5倍。奎尼Ⅰ组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发生扭转型室速或其他心律失常。也有报导心房颤动病人的预防卒中试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的心衰患者死亡率和心律失常死亡人数比不用抗心律失常药者增加3倍。由此可见,Ⅰ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心房颤动的治疗价值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认识,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心力衰竭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程度越严重,并发心律失常的概率就越大,预后越差。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因而它的治疗有别于其他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心内科106例发生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适应条件和注意事项。结果①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106例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1例,持续性房颤8例,频发性室性早搏3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8例;②106例患者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4.9%;③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应注意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注意个体化治疗。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较好,把握用药指征和用药剂量使用安全,是抗心律失常的良药。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在儿科临床中十分常见,小儿心脏疾病及非心脏疾病如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等都可导致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在儿童心律失常领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对心律失常治疗的认识,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效益/风险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病案管理系统检索近3年间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63例。结果步长稳心颗粒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稳定,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总有效率92.07%。  相似文献   

14.
心律失常属于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其可以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没有长期有效的药物,药物使用过多,会出现毒副作用,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恢复,选择有效、安全的药物,是治疗心律失常的重点问题。胺碘酮是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美托洛尔属于典型的β受体阻滞剂,其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对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机制和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其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Hoker判定心律失常变化。结果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和心律失常改善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治疗前、治疗后4周两比较后,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厄贝沙坦与美托洛尔联用,能有效地治疗充血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心律失常是心内科常见病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不同,作用机制有差异,不良反应也较多,这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了难度。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现将国内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做一总结。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是指服用治疗量或亚治疗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用药前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律平和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对这两种治疗成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份期间,来某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92例,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律平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两种患者治疗两个月后,观察其心律失常病症的康复成效。结果:研究组在抗心律失常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临床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律平与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对比中,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心律平。  相似文献   

18.
张鸣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216-2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病类型和相应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患者按照发病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其中再分别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方法。结果 7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47例(59.49%),有效25例(31.64%),无效死亡7例(8.86%),总有效率91.1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很高,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内科重病,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快速心律失常发生在24h以内,缓慢心律失常发生在1~2周内。合理有效的预防手段和治疗方法对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起到很大的作用,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胺碘酮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年来住院的12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 胺碘酮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77.15%,对室性心律失常为81.32%。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8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发的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90.48%(38/42),利多卡因治疗组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为80.95%(34/4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