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南、北五味子果实多糖含量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热水回流提取法提取南、北五味子多糖,减压浓缩,运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得南北五味子总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采用硫酸-咔唑法测定糖醛酸含量。采用红外光谱、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联用脉冲安培检测器HPAEC-PAD法初步表征南、北五味子多糖化学结构。结果:南五味子多糖出膏率为5.56%,北五味子多糖出膏率为10.6%。南五味子多糖中总糖、糖醛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57.82%、29.1%和1.7%;北五味子多糖中总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7.07%、22.05%和0.7%。红外光谱表明南、北五味子多糖中均具有糖醛酸结构。结论: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及总多糖、蛋白质含量高于南五味子,南五味子中糖醛酸含量高于北五味子;可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指导南、北五味子的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野生和栽培品种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进国  周德本 《中药材》1996,19(8):396-397
测定和比较了北五味子野生和栽培品种的石油醚、乙醚和水提取物的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北五味子野生和栽培品种的红外光谱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其光谱差异可以准确地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3.
南、北五味子的RAPD鉴别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为准确区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寻找一种新的鉴别手段。方法 采用随机扩增引物DNA(RAPD)法,筛选适于鉴别南,北五味子的随机引物,结果 总共筛选了80条随机引物,只得到一条引物S429能准确区分南、北五味子,并且其重复性非常高。结论 可利用随机引物S429通过RAPD准确区分南、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4.
南、北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南、北五味子,并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南、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甲、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为常用滋补强壮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来源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两者历史上均以不同来源的同一味药物进行收载和使用。李时珍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2000年版药典Ⅰ部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6.
南、北五味子ISSR鉴别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为准确鉴别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寻找一种新的鉴别手段。方法:采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技术对南、北五味子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9个ISSR引物中有3个扩增出多态性好的条带,根据其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显示的DNA带型差异可迅速区分南、北五味子。结论:ISSR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鉴别南、北五味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对不同产地南、北五味子的味道进行定量表征,建立识别南、北五味子及其产地的方法,构建区分南、北五味子的判别模型。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南、北五味子样品39批,运用电子舌技术对样品的味道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获取的味道特征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采用PCA和DFA两种化学计量学方法,电子舌技术均能够有效区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DFA能有效区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的不同产地,验证指数分别为93、98,而PCA仅能区分南五味子的不同产地,对北五味子的产地区分不适用。结论:电子舌可用于南、北五味子及其产地的鉴别,为中药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别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本文应用紫外吸收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荧光光谱技术,样品用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进行提取,建立了中药材科学的鉴别方法。方法简单、快速。结果表明,药材两种提取物的光谱,尤其是二阶导数光谱,具有确切、明显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南,北五味子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南、北五味子、并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南、北五味子中主要有效成分五味子甲、乙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差别。方法: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等手段,对两药进行鉴别。结果:从性状看,北五味子果大肉厚质柔润,种子发亮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粒小肉薄显干瘪,种子粗糙无光泽。就显微特征来讲,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增厚;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不增厚。又经TLC及HPLC色谱分析表明,北五味子含有五味子乙素,南五味子则不合这种物质。结论:南五味子所含成分及药性,与北五味子存在显著差异,认为不可替代北五味子药用。两种药材应分开入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对五味子及南五味子药材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从Gen Bank中下载了五味子属10个近缘种和2个外类群的ITS2序列。利用Codon Code Aligner软件拼接,采用MEGA 5.10计算相关数据,基于K2P模型构建聚类树(NJ树),应用Blast法进行鉴定分析。获取所测样品序列的ITS2二级结构信息,分析各样品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五味子、南五味子样品序列长度分别为231,225~227 bp,Blast鉴定五味子药材原植物为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南五味子药材原植物为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药材的种间K2P遗传距离(0.010 4~0.015 7)远大于五味子种内K2P遗传距离(0~0.002 5)和南五味子种内K2P遗传距离(0~0.005 1)。在NJ树模型中,五味子样品被独聚为1支,南五味子样品被独聚为1支,皆表现出单系性,Bootstrap支持率较高,可与五味子属近缘种区分开。结论:以ITS2序列为标准的DNA条形码能够有效地鉴定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为"北五味子",后者称为"南五味子"。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药使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且应用于多种成方制剂。早在明代南北五味子的疗效差异已被众多医家认识,自2000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并建立了各自的质量控制标准,直至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其不断完善,南、北五味子形态、产地不同,成分各有差异,功能主治各有侧重,但目前临床使用存在南北五味子混用之现象。所以为了区分南北五味子,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将五味子应用于现代临床的治疗,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南北五味子的研究进行搜集、检索、归纳、总结,从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其中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总木脂素的含量、多糖疗效均大于南五味子),药理作用(以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主)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南、北五味子的研究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南北五味子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根本上真正分开,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3.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UPLC-TQ-MS技术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中的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南五味子的科学药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秦岭以南,东侧的商洛市柞水县、山阳县所产南五味子中主要含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宝鸡市眉县,安康市石泉县、宁陕县,汉中市略阳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有安五酯素,其中宁陕县样品中五味子甲素含量也较高;而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汉中市南郑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总之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所含木脂素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根据所治疗疾病相关的主要功效成分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加以区别入药,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4.
收集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进行等级划分,采用药典方法进行水分、总灰分的测定,采用UPLC测定五味子酯甲含量进测定,确定南五味子商品等级划分和五味子酯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药材水分、总灰分及五味子酯甲含量均合格。不同等级间的南五味子药材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是二等品含量最高,三等品、一等品含量低,等级与五味子酯甲的含量不成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对于南五味药材的生产经营和质量评价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药理作用的变化取决于其内在成分的变化,而五味子内在成分的变化又进一步受其炮制工艺的影响。因此,五味子炮制工艺的确定,需以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依据。为便于厘清五味子炮制工艺与内在成分和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发现已有炮制工艺存在的问题,现对近10年来与五味子炮制方法、炮制工艺及炮制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分析方法等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五味子的科学炮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优选五味子各炮制方法的最佳工艺时,常以辅料用量、闷润时间、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评价指标则不尽相同,目前常见有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安五脂素、襄五脂素、黑润程度、水浸率、醇浸率、色谱峰、总糖类;酒制五味子的理论研究趋于系统化,并给出了相近的炮制工艺,但对于五味子的醋制及蜜制,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炮制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电子鼻方法区分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药材,为在实际应用中南五味子药材的产地判断提供新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南五味子电子鼻测定的最佳试验条件。应用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合线性判别分析2种分析方法来区分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测定南五味子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室温放置时间称样量进气量;电子鼻测定南五味子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称样量5.0 g进气量100 m L·min-1,样品室温放置时间10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测定南五味子,样品区分度可以达到0.986。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有一定的区分能力,但甘肃省华亭县、徽县江洛镇、武都区3个产地的南五味子区分结果不明显;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线性判别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区分能力优于主成分分析法,区分结果显著,在本实验中能够很好地区分甘肃省华亭县、徽县江洛镇、武都区3个产地的南五味子。结论:该研究利用南五味子的特殊气味运用电子鼻对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作了细致的区分,区分效果显著,对以后快速、客观、简便、绿色的鉴别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药材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不同炮制品补益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补益作用。方法 以碳粒廓清实验方法考察五味子不同炮制品水煎液对免疫低下小鼠廓清指数 <> K 、吞噬指数 α 、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小鼠转棒耐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丙二醛 (MDA) 含量作为考察指标,观察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肾阴虚模型小鼠的影响。 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且可提高免疫器官的重量同时提高小鼠转棒耐力, SOD 活力增强, MDA 含量降低。 结论 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提高免疫能力,增强补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五味子优质药材产区空间分布,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五味子药材样品和分布信息,基于五味子中4种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含量、生态环境因子和空间分布数据,利用GIS技术、最大信息熵模型、SPSS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五味子品质区划。结果显示五味子主要分布于辽宁的东北部、吉林的东部、黑龙江的东部。五味子醇甲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五味子甲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中部和河北东北部地区,五味子乙素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地区,五味子酯甲含量较高的地区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地区。综合考虑五味子中4种成分含量高低,五味子优质药材集中分布在吉林东南和辽宁的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五味子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C24H32O7)的含量。结果吉林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高于其它两个产地。结论吉林产五味子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五味子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五味子不同质量浓度(400,200,100,50 mg·L-1)提取液与细胞密度为4×106个/m L的脾淋巴细胞于96孔板中共同培养48 h,每组6个复孔,以增殖率为指标,采用CCK-8比较生五味子、酒五味子、醋五味子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刀豆蛋白A(Con A)和脂多糖(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on A,LPS可诱导T,B淋巴细胞增殖;与不同指标相应空白组比较,五味子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促进未活化脾淋巴细胞及Con A和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的增殖,同等剂量下,酒五味子增殖效果最佳,优于生五味子、醋五味子(P0.05,P0.01)。结论:五味子酒制后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作用显著增强,符合"入补药熟用"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