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军事训练中颈椎损伤时有发生,其中寰枢椎半脱位损伤较以往增加,这可能与近年来训练科目的改变和强度增加有关。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们共收治因军事训练而致颈椎椎半脱位2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0例均为男性;年龄18~21岁,平均19.1岁。第1年新兵16例,第2  相似文献   

2.
环枢椎横向耐受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讨人体环枢椎对横向(-Gx)冲击的耐受能力,对8具男件新鲜尸体的环枢准进行了横向加载。结果表明。当对枢椎实施由前向后静加载达1240N(1030~1500N)的横韧带断裂;枢椎齿状突后移2mm不致引起横韧带损伤;静加载900K可能引起环椎半脱位。  相似文献   

3.
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车祸和坠落伤的发生不断增多,环枢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也随之增多。如何提高脊柱脊髓损伤的救治效果,是创伤急救和脊柱外科治疗护理的重要课题。但环枢椎骨折脱位在外科手术治疗中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专科护理标准要求高。因而,选择恰当的外科治疗和相  相似文献   

4.
5.
CT三维重组在寰枢椎半脱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椎半脱位是斜颈常见原因之一,临床根据头颈部固定性偏斜,颈部疼痛,结合常规X线摄片来确诊.近年来,螺旋CT的出现为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多平面重组法(multiplanar reformatting,MPR)和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这两种方法已成为诊断寰枢椎半脱位的金标准[1].  相似文献   

6.
病人,男,19岁。在连队组织器械训练时,做引体向上动作后,头偏向右侧,不能活动,颈部疼痛和僵直,医院行X线片检查提示寰枢关节半脱位,入院后经手术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病例女,36岁,汉族,无外伤史.因"颈部疼痛伴头晕、头痛9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0年12月15日入院.入院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部活动受限,前屈20°,后伸15°,左旋30°,右旋25°,左侧屈3°,右侧屈2°,C2 - 4双侧棘旁压痛,C2棘突明显压痛,无明显放射痛.椎动脉扭转试验阳性.四肢感觉肌力均正常,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均阴性.颈椎正侧位片示:枢椎齿状突前缘与寰椎前结节后缘间隙为6.7 mm.诊断:寰枢关节脱位.颈椎CT平扫及寰枢关节MSCT平扫+三维重建示:下颌内收,颈椎曲度变直,寰椎后弓完全缺如,寰枢关节间隙左侧宽,右侧窄,齿突与前弓内关节面间距约7 mm,齿突超过硬腭与枕骨大孔后缘连线(Chamberlain线)上约9.4 mm.诊断:颅底凹陷症;寰椎后弓完全缺如;寰枢关节半脱位.经颈部手法、经络导频、中药外敷等治疗半月后,颈部疼痛及头晕、头痛症状消失.查体:颈部活动达正常范围,颈部压痛点消失,椎动脉扭转试验阴性.随访1年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  相似文献   

8.
CT诊断自发性寰枢椎旋转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王仁春  余新光 《人民军医》2001,44(11):670-670
影象学诊断对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畸形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我院收治此病 2 4例 ,现将影像学诊断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7~ 5 0岁 ,平均 2 5 5岁。出现症状 4个月~ 2 0年。均合并颅颈交界处畸形 (骨性畸形 )。经术前确诊后均行后路枕颈 (或寰枢椎 )融合固定术 ,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磨除术 19例。1 2 影像学检查1 2 1 X线和颅颈交界处断层 测量方法 :(1)寰枢椎间距离 (ADI) :18例ADI距离 4~ 17mm ,平均7 4mm ,其中齿状突发育不全 6例ADI距离正常 ;(2 )齿状突后缘至椎管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钢板(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Ⅲ系统设计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在TARP-Ⅱ的基础上设计改良TARP-Ⅲ:将钢板的枢椎螺孔向上向内各移1~2 mm,使固定的枢椎椎体钉改成椎弓根钉固定或关节突钉固定;将钢板的螺孔增设一个可万向活动的自锁环和万向导钻;进行枢椎三种螺钉固定的抗拔出力试验;并将TARP-Ⅲ应用于44例复杂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枢椎采用经口椎弓根固定或关节突固定.结果 (1)枢椎三种螺钉固定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枢椎前路椎弓根螺钉(593.1±97.8)N、枢椎关节突螺钉(469.9±73.3)N和枢椎椎体螺钉(395.2±75.1)N.结果 显示,三种固定方式的最大拔出力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应用44例,获得5~38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观察寰枢复位、寰枢节段椎管减压,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本组有36例达解剖复位,8例接近解剖复位,脑干脊髓角基本纠正,颈髓均得到充分减压.按尹氏颈髓受压减压效果评估方法 评估,颈髓减压改善率平均88.2%.脊髓功能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达76.6%.结论 TARP-Ⅲ及其枢椎椎弓根钉或关节突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等性能明显优于TARP-Ⅱ的枢椎椎体钉固定,加之钢板螺钉和螺钉的万向自锁机制的设计使之更加完善,经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linical advantage of transoral atlantoaxial reduction plate(TARP)Ⅲ.Methods Design of TARP-Ⅲ was based on TARP-Ⅱ.The screw hole in the axis was moved 1-2 mm upwards and inwards in a plate which turned a vertebral screw into a pedicle screw or an articular process screw.A polyaxial self-lock ring and polyaxial guiding drill were added to the crew hole of the plate.Finally,the withdrawal resist ence force of the three axis screws was tested and TARP-Ⅲ was used in 44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irreducible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The axis was fixed with the pedicle screw or the articular process screw.Results The maximum withdrawal resist ence force of the anterior pedicle screw,the articular process screw and the vertebral screw in the axis was(593.1 ± 97.8)N,(469.9 ± 73.3)N and(395.2 ± 75.1)N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among three fixation methods(P < 0.05).All 44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38 months(average 18 months),which showed complete anatomic reduction in 36 patients and appropriate anatomic reduction in eight,with basic correction of the angles between the brain stem and the spinal cord and sufficient decompression of the spinal cord.The decompression rate of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was average 88.2% according to the Yin evaluating method of cervical cord decompression.The improvement rate of spinal cord function was average 76.6% according to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score.Conclusion With the design of polyaxial self-lock mechanism,TARP-Ⅲ with the pedicle screw or the articular process screw surpasses TARP-Ⅱ with vertebral screw in aspect of biomechanics.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环枢椎脱位的CT及平片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枢椎脱位平片及CT表现,比较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正常人,13例环枢椎脱位和2例旋转性半脱位。均作常规CT扫描,5例加作功能性的CT扫描。结果:15例环枢椎脱位和半脱位,平片诊断15例,CT诊断14例,漏诊1例。CT除显示环枢椎脱位外,还清楚显示合并的椎体多发性骨折部位、范围、骨性椎管的大小及畸形。结论:平片及CT均是诊断环枢椎病变的重要手段。平片难以显示复杂性骨折及骨性椎管形态的改变;CT对无移位的齿状突骨折和轻度环枢椎脱位不敏感。功能性的CT扫描是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环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儿童难治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7年1月,对7例寰枢椎难治性脱位的患儿采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辅以寰枢椎间植骨.结果 7例患儿寰枢椎脱位得到复位,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平均10个月),影像学显示患儿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儿童寰枢椎难治性脱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临床资料患者 ,男 ,31岁。1992年 5月航校毕业 ,曾飞过 4种机型 ,飞行总时数 110 0h,全天候飞行员 ,平素体健。 2 0 0 0年 2月在空军总医院进行转换机型体格检查 ,颈椎 X片显示 :环枢椎半脱位。 MRI显示 :颈 7-胸 1髓外硬膜外占位病变0 .8cm× 1.0 cm均匀增强。诊断 :1颈7-胸 1髓外硬外下肿瘤 ;2环枢椎半脱位。根据飞行人员体格条件第十二、三十二条规定 ,结论 :飞行不合格。二、讨论飞行员无明显症状及体征 ,但此肿瘤有潜在危险性 ,可能导致高位截瘫及感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 ;环枢椎半脱位随着年龄增长 ,飞行训练负荷加大 ,脱位…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60例正中神经SEP正常值,附9例环枢椎疾病SEP改变特点:N_(13)(C7~C2)峰潜伏期和N_(13)C2~N_(20)峰间潜伏期延长,N_9和N_(20)峰潜伏期正常。环枢椎疾病单纯X线检查确诊困难,配合无创伤的SEP检查,可协助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枢椎完整的寰枢脱位 (AAD) ,齿突并不都位于寰椎前结节的正后方并均匀一致地压迫延髓、脊髓。为此 ,笔者复习了 2 3例难复性AAD的临床资料 ,发现 7例有寰椎的偏斜和旋转 ,影像学上表现为齿突偏于寰椎段椎管的一侧。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本组共 7例 ,一般资料见表 1。2 .影像学表现 :本组 7例均具有寰椎前脱位的影像学特征 ,即寰齿间隙 (寰椎枕化时则称斜坡齿突间隙 )增大。但齿突与枢椎体相连 (即枢椎完整 ) ,同时又有齿突偏移和旋转的影像学表现。4例AAD有寰椎偏移 (例 1~ 4 ) ,其中 1例单纯性AAD (例 1)寰齿间距6m…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手术指征、技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30例寰枢椎不稳及脱位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平均43.5岁,病程1周~16年。3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22例伴不同程度四肢感觉和运动障碍;4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8例齿状突陈旧性骨折及7例横韧带断裂的患者行后路植骨。结果所有患者未出现脊髓或椎动脉损伤、无断钉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伤口无感染,X线检查提示寰枢椎的解剖关系得到恢复。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6~18个月,X线及三维CT提示:获得骨性融合;随访中,螺钉未出现松动、断裂,位置满意。结论在对寰枢椎不稳及脱位的治疗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能有效重建寰枢椎的稳定性,提高融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关于颈枢椎齿突偏移是否为脱位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迄今,在颈椎枕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这就是:“齿突偏移,与寰椎侧块左右间距不对称”被认为是寰枢关节脱位。由于认识分歧,以致临床处理混乱,有的患者更被做了寰枢椎融合手术,医患纠纷频发。对“齿突偏移”的征象,认识分歧由来已久。国外早期一些专著曾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侧方脱位。陈学仁等”。在国内最早把“齿突与侧块间隙左右不对称”作为寰枢侧方脱位的主要诊断标准。最近,张仁元提出:齿突偏移,寰椎滑移,枢椎关节面左右不等宽,枢椎棘突偏歪等8项指标是枢椎旋转半脱位和枢椎侧方脱位的诊断指征。Shapiro等注意到这现象出现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并不认为是寰枢脱位。Rothman等并没有把“齿突偏移”视为寰枢椎侧方脱位的诊断指征。上述分歧,究其根源,主要是对寰枢关节的特殊功能结构和动态变化的认识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重新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