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循证药学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的合理性。方法:使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检索1995~2013年医药学文献,对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体外试验用药、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大量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这两类抗菌药物联用,可以扩大抗菌谱、降低耐药性,增强疗效,这与传统的快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不能联用的理论相悖。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利大于弊,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资料支持这两类药物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在治疗很多感染性疾病时疗效良好,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近年来得到了较多的临床验证。本文对β-内酰胺类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表明这两类抗菌药物联用,可以扩大抗菌谱、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鲁琼  原海燕 《中南药学》2012,10(9):716-718
抗菌药物联用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减少耐药发生、降低用药剂量、减轻不良反应.近年来发现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临床上越来越多,并在治疗很多感染性疾病时疗效良好[1-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医院2014年度儿科患者联合应用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最新指南,阿奇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是有根据的,综合医院阿奇霉素细菌耐药率偏高,儿科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时单用阿奇霉素抗混合感染是不合理的。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作为重症、难治或者考虑为混合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合理、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β-neumonia,CAP)仍然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目前肺炎链球菌可能仍是CAP最重要的病原体,且耐药肺炎链球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持续增长,与此同时非典型病原体发生率和多重感染率逐渐升高,这些都给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性治疗带来很大的困扰。各国CA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几乎都提到了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经验性治疗,并且世界各地的临床研究报道也表明,依据指南迟早做经验性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护理费用、住院时间、可能产生的抗菌药物的耐药倾向,降低死亡率。虽然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可以扩大抗菌谱,但与传统的快速杀菌剂和快速抑菌剂不能联合应用的理论有矛盾,且国内、外的一些关于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还有待更多的实验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乡村医药》编辑: 你们好!2010年第4期49页《2005-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配伍不合理处方分析》中提到"β内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二者不宜联用,可产生拮抗作用"。而同期第80页执业助理医师继续教育讲座栏目中《老年人肺炎》一文建议:β内酰胺类药物与大环内酯类二者联合用于治疗老年人肺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的抗菌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最为活跃且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等。本将对这4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主要品种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传统理论认为,繁殖期杀菌药不宜和快速抑菌药联用,因为合用会导致前者的杀菌作用降低。因此,临床一直以来都存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不宜联用的看法。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两类药物联用治疗感染效果良好。实践研究也证明,这两类药物联用,既可扩宽抗菌谱又可增强感染控制疗效及减少耐药的产生,这个利大于弊的结果相悖于一直以来两类药不能联用的传统观点,本文特进行此方面的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的联用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联用药物与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住院患者64例,并随机选择未发生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同期住院患者300例和皮试阳性患者150例作为平行对照组,对迟发型过敏反应发生率、联用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6%;使用易导致皮试假阴性药物在迟发型过敏反应患者中占比75.00%,在未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患者中占比19. 67%,在皮试阳性的患者中占比8.67%。结论:联用易导致皮试假阴性的药品可能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所致迟发型过敏反应的发生相关,临床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两类药联用被列为禁忌。新近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二者联用在治疗许多感染、尤其是一些严重的或难治性感染,效果较好。有关专家建议,临床如果对合用有顾虑,可调整给药顺序为先杀菌剂(β-内酰胺类)后抑菌剂(大环内酯类)。在疑有细菌生物膜存在的情况下,给予一个低于最低抑菌浓度的大环内酯类和一个足量的β-内酰胺类联合的方法更为稳妥。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近年来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但仍有不少医生、药师坚持这两类药物不宜联合应用的传统观点.本文以近几年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综合有关联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具不同作用特点,联合应用是合理的,对于某些临床病例甚至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与单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CNKI和VIP数据库,搜集使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儿童CAP患儿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0年7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所需数据,采用R...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抗生素是应用最广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等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抗菌谱最广、抗菌作用最强的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是临床抗感染治疗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临床常将β-内酰胺抗生素溶于输液中配成1%~2%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26):3711-3715
目的:了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附属医院进修期间的学习心得,同时根据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者的安全用药管理经验,总结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机制,并介绍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处理流程。结果: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物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侧链,人体内免疫球蛋白E通过识别这些侧链而产生交叉过敏反应。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患者的处理流程,包括对患者是否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规范的青霉素皮试,并采用谨慎渐进式流程用药和快速诱导药物耐受流程进行抗感染治疗。结论:美国UIC附属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交叉过敏反应患者的处理方法,可为国内临床药师处理可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史者,尤其是针对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以及大环内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有助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克服或减少细菌性的出现或传播;还有利于新抗菌药物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病原菌质粒传递产生β-内酰胺酶,致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水解失活是病原菌对一些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方式。联合使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以使这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明显提高。目前临床常用的复方制剂有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联合应用,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且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临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药疹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对确诊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致敏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以青霉素类最常见,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对确诊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的皮疹类型依次为发疹型、荨麻疹型、湿疹型、固定型、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紫癜型等。结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注意搜集、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疹资料,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等,临床主要用于细菌性感染的预防与治疗。但由于临床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逐步增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是一类新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本类药物本身无抗菌作用,但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可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下降,药物抗菌活性大大增强,并可恢复产酶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调查,国内近几年开发出不少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  相似文献   

19.
向在永 《中国药师》2009,12(9):1307-1308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用药方案在抗菌药物药理方面是被否定的,但其联合治疗CAP时却显示了较好疗效.本文将从多方面对该两类药物联合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药库管理信息系统检索2010年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和ABC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出库金额排序前3位分别为第3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排序前3位依次为第3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抗结核药、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应用较多,头孢菌素占绝对优势。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抗菌药物用药集中、用药过度、少数品种过量使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使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