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损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本病辨证分型为气虚瘀滞、瘀湿互结、湿热壅盛、肝肾不足 4型 ,分别予以相应的方药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95 .5 %。提示内服中药辨证施治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918例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索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辨证标准,对91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的分布频率.结果 918例患者多为复合证型,约占81.59%;其中最多者是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瘀证628例(68.4l%),不伴其它证型者460例(50.11%),且湿热下注证 气滞血瘀证多以湿热下注证为主.结论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应清利与活血并施,而应以清利为主.  相似文献   

3.
金兆刚 《陕西中医》2013,(12):1602-1603
目的:观察中医分型辨治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脾气下陷、阴虚火旺、肾气亏虚5个证型进行论治,同时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89.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明显,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列安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前列腺炎病人310例,分为湿热下注证治疗组(n=183)和气滞血瘀证治疗组(n=127)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湿热下注证组总显效率为79.24%,总有效率为90.72%;气滞血瘀证组总显效率为73.23%,总有效率为84.25%,湿热下注证组疗效优于气滞血瘀证组,且在降低NIN-CPSI积分,改善疼痛及排尿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气滞血瘀证组.结论:前列安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对湿热下注证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清浊祛毒丸治疗湿热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清浊祛毒丸治疗湿热下注证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60例 ;其中治疗组口服清浊祛毒丸 ,对照组口服前列通片。结果 :清浊祛毒丸用于湿热下注证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作用明显 ,临床总有效率为 86.7%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治疗前后血、大便常规检查 ,心、肝、肾功能检查 ,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结论 :清浊祛毒丸治疗湿热下注证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气滞血瘀、气滞湿阻、脾虚痰湿、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8种证型并分类施治,观察各型疗效。结果:治愈率达86%,有效率为96.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久治难愈其实质是脾虚兼气滞或兼湿阻、湿热、血瘀,中医分型施治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气滞血瘀、气滞湿阻、脾虚痰湿、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8种证型并分类施治,观察各型疗效。结果:治愈率达86%,有效率96.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久治难愈其实质是脾虚兼气滞或兼湿阻、湿热、血瘀,中医分型施治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马鞭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峰 《吉林中医药》2002,22(6):28-28
1 临床资料 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统一诊断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36例,年龄23~56岁,平均38.4岁。中医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型11例,肾阴不足型18例,气滞血瘀型7例。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6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9例,滴虫性前列腺炎7例。  相似文献   

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维颖 《中药材》2007,30(7):896-89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100例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湿热内蕴型、气滞血瘀型、脾虚气陷型、肾虚精亏型四型,分别因型施治采用中药内服、灌肠和外敷3种方法进行治疗3~6个月,并判断其疗效。结果:治愈80例(80%),好转19例(19%),无效1例(1%),总有效率为99%。结论:根据中医审证求因原则,因型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灌肠、外敷三管齐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以改善腺体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退,改善腺管的阻塞不畅状态,有利于炎症分泌物的排出,并可缓解病灶的纤维化,纠正盆底肌群功能紊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PC)中医分型与前列腺质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32例慢性前列腺患者,依据患者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各分析分布频率和触诊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触诊中指诊为扁平的患者显著多于其他指诊(P0.01);体积减小的患者显著少于其他指诊(P0.05);PC主要以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且多合并出现;体积减小与肾阳虚证呈相关性,前列腺饱满与湿热下注证密切相关,气滞血瘀证与前列腺硬度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C以湿热下注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要中医辨证分型,且多合并出现,前列腺的质地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多发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标准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占临床大多数,由于本病病理机制仍然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湿热下注证)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西医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标准》(1995年)确诊为CPPS,60例。中医辨证及症候判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主症:(1)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方法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辨证标准,对91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辨证分型,统计各证型的分布频率。结果 918例患者多为复合证型,约占81.59%;其中最多者是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628例(68.41%),不伴其它证型者460例(50.11%),且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多以湿热下注证为主。结论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应清利与活血并施.而应以清利为主。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5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丽华  王卫平 《陕西中医》2004,25(3):231-232
目的 :探索中医辨证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临床辨证为肾气虚弱、湿热下注、肝肾阴虚、肝气郁结、痰湿、阻滞、精通闭阻 6型进对应治疗。结果 :共治疗5 6例男性不育症 ,有效率达 96%。提示本病辨证求因 ,审因施治 ,能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健 《辽宁中医杂志》2011,(6):1165-1166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类中药、直肠灌注中药、离子导入及针灸配合西药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芩柏方(药用:黄柏、黄芩、败酱草、鱼腥草、车前子、延胡索、公英、莪术、银花、牛膝、紫花地丁)加减,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75例。结果:75例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经治疗,总有效率94.7%。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医专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经验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云  薛建国 《新中医》2010,(1):114-116
目的:整理分析期刊已发表的中医专家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经验,以期为本病治疗寻找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27篇涉及23位中医专家辨证分型经验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文献涉及证型共34种,其中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肝气郁滞、阴虚火旺型最多。结论:本病论治时应主要着眼于湿热、瘀血、气滞、气虚和阴虚等病理因素,同时立足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炎症分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0例为研究对象,肝穿作病理检查进行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诊断,并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复合证候按单证统计,分析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S0期以湿困中焦、肝气郁结多见;S1期以湿困中焦、肝郁脾虚多见;S2期以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多见;S3期以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多见;S4期以瘀血阻络、肝胆湿热多见.G1级以肝气郁结、湿困中焦多见;G2级以肝郁脾虚、湿困中焦多见;G3级以瘀血阻络、肝郁脾虚、肝胆湿热多见;G4级以瘀血阻络、肝胆湿热多见.瘀血阻络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即随肝脏纤维化及炎症程度加重,瘀血阻络增加.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存在中医辨证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联合泼尼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启会  陈镇燕 《陕西中医》2007,28(11):1480-1481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施治并结合西药泼尼松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辨证为肾阴亏虚兼湿热下注型,施治滋阴补肾、清热化湿法;辨证为肾阳亏虚兼气滞血瘀型,施治温肾暖宫、理气化瘀法。同时配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使用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66.6%,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翟亚春教授对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证治心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前列腺的中医解剖名称、脏腑归属入手,阐述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性质为虚实两端。应以气虚、肾虚为主,实以湿、热、瘀、浊为要,辩证分为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等型治疗,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显示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刘玲  毛英 《陕西中医》2004,25(3):216-217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 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热毒壅盛、肝郁蕴热、阳虚湿困 3型 ,分别采用银翘散、丹栀逍遥散、温脾汤进行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 1 0 0 %。提示 :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薛焕德  刘晓艳 《中医杂志》1998,39(8):476-478
通过对8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分析,认为其病机以湿热中阻为主,多兼瘀血阻络。本病病程、年龄、血浆白蛋白、球蛋白、HBeAg阳性率与辨证分型无相关性,但如丙氨酸转移酶(ALT)超过正常值6倍和黄疸出现可作为湿热中阻型诊断的客观指标。本病湿热中阻型与肝郁脾虚型的ALT最易复常,肝肾阴虚型难于治疗,疗程长且疗效较低。本病病机演变的关键是湿热疫毒,其治疗当立足湿热,兼顾瘀血,分清主次,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