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形成一些重要的认知原则.由于受到文化轴心期的先秦“和”文化的影响,《黄帝内经》成为中医“和”思想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医患和合”等诊疗思想,为后世“和”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和法的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黄帝内经》中虽未明确提“和法”二字,但不乏对以“和”为指导思想的论述,包括人与自然界保持调和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人在生理情况下应保持自身阴阳的调和;治疗疾病应调和阴阳,使之趋于平衡等。《伤寒论》吸取了《黄帝内经》中有关“和”的治法精神,将其用于临床,并有发展创新,为和法的形成演变及和法的组方用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法"是中医体系中重要的治法之一,于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中正式提出,使其成为独立的治法。而"和法"的思想却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及《黄帝内经》奠定了"和法"的思想基础,张仲景的《伤寒论》推动了"和法"的临床实践,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各医家对"和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多角度的阐发与拓展。皮肤病种类繁多,并且由于疾病多发于体表,受外界刺激较多,发病时皮损多种多样,致病因素往往也不是单一的,这时若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则效果不佳,甚至使病情  相似文献   

4.
老子之“道”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养生观,在《黄帝内经》中已自成体系.而《内经》的医学思想追溯其源,是以中国哲学的朴素辨证法为鼻祖的。继《易经》之后,老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医理论乃至中医养生思想的形成起了相当程度的积极作用。本文试从对老子哲学“道”的认识中,谈谈其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兹述如下。 老子的道,“一身而数任焉”(《老子》),它即是宇宙本体,又是万物之源,又是客观规律。而《黄帝内经》直接运用了法则和规律意义上的“道”作为其医学指导思想。 老子之道,是无为自化的自然主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自然,就是天然,就是自然如此。用老子的话说,就是无为自化,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就是“道”性自然而法其自性。老子之道还体现在“清静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中。”清静无为”的思想,在《老子)一书中  相似文献   

5.
《周易》对“时”的审美认识和哲理沉思体现了其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探究,此文重点从“与时偕行”的自然之美、忧患意识和圆融之境三个美学层面,探讨其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浩瀚的中医古籍当中均可看到先贤往哲对“和”的认识与运用是多方面的。而仲景《伤寒杂病论》正是在《黄帝内经》“和”之基础上,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之更加日臻完善,成为“和”……  相似文献   

7.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义蕴丰富而深刻。探讨《黄帝内经》中天地和、天人和、志意和、五脏和、饮食和的含义和思想,及其与哲学中"和"的关系,对深入了解和研究《内经》中"和"的内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终始”一词在《黄帝内经》原文中共出现17次,且被作为《灵枢·终始》篇名,可见内涵深刻,意义丰富。对《黄帝内经》中出现“终始”二字的原文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背后所指之意,发现“终始”虽只有两字,却暗含了法天则地的核心观点。通过天地至数,始一终九,展现天地之序,凸显天地合一理念的重要性。对人体生理病理方面提出了天人相应,顺其自然,恪守常变的法则。另一层面“终始”在经脉方面反映出其以气为用,周而复始的观念,并强调了辨证首辨逆从,阴阳论之的指导思想,且在论治时提出逆顺思维以指导临床治疗。“终始”在论针刺之道方面彰显了参天法地,以求和顺的重要理念。最后结合“平人”观,分析“终始”包含“平人”之道,用以指导达到“以平为期”之用。为养生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终始”观念的表达,还发掘其背后所隐喻之象思维、术数观、运气学说等思想,故可看出,“终始”一词背后所蕴含的深邃的内涵思想。该文结合道家思想与古代哲学思想探寻其义,以助深刻理解《黄帝内经》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阐述《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思想,认为其“法于阴阳”、“食欲有节”等有关论述,充分说明了养生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对后世摄生防病的思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儒家经典的“五经”中有很多中医药学名词,如“瘧”和“蛊”。其中,春秋时期“瘧”有“暴病”、“寒疾”的含义,至战国时期则开始作为病症名词,称为“瘧疾”,“暴病”、“寒疾”的含义消失。《黄帝内经》中有专论论述疟疾。“蛊”的本义为毒虫,后引申为能够害人的毒虫,因而有了蓄蛊害人、蛊病、蛊毒、腹中虫之说。“蛊”在《周易》中为蛊卦,后人解释为“心神惑乱之疾”,在《左传》和《黄帝内经》中均有记载。  相似文献   

11.
《神农连山易》、《黄帝归藏易》和《周易》合称上古“三易”,它们都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神农本草经》的思想基础是《神农连山易》,《黄帝内经》则是以归藏易天地生化之理探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而形成的“黄帝归藏易医学”的完整体系。由于仅存《周易》,《黄帝内经》之后中医学受《周易》影响较大,在许多方面失去了原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氵矣)、“泣”二字,常见于我国古医籍中。例如: 《诸病源候论》(下简称《病源》)卷一《风痹候》:“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氵矣)不流,令人痿黄。”《黄帝内经太素》(下简称《太素》)卷十七《证候之一》:“(血)(氵矣)于足者为厥。”《太素》卷二十二《五邪刺》:“脉中之血(氵矣)而止。”《缺卷覆刻黄帝内经太素》同。《黄帝内经素问》(下简称《素问》)卷十一《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灵枢经》(下简称《灵枢》)卷十二《痈疽》: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中,“和”主要有两种用法: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如“阴阳和、”“脉和”、“胃气和”等,多表示“最佳状态”;作为动词使用,如“和胃气”,“和解”等,表示调和、谐和、即“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意思。《伤寒论》之“和”与后世的“和法”不相等同。《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使用“和法”这样的字眼,但却是后世医家认识、拓展“和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 “真气”一词,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常用术语。关于“真气”的函义,在《黄帝内经》的许多篇中有所论述。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前论是以词解词,后论是言真气的生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和法”探析张跃华河南省三门峡市人民医院(472000)主题词《伤寒论》,和法,分析“和法”最早见于《内经》,到了《伤寒论》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现浅析如下。1《伤寒论》中“和”的含义伤寒论中“和”的含义有6种。(1)指对立双方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16.
李亚珍  戴菲  杨霞 《吉林医学》2009,30(24):3225-3225
“治未病”思想发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它倡导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范于未然。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工治未病”(《灵枢·逆顺》),倡导人们“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亚健康引领着健康医学发展的方向,蕴涵着预防医学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其思想肇始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则说:“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学在2000多年的实践过程中,蕴含着诸多行之有效的思想和方法,其中,被认为是中医至高境界的“治未病”,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 “治未病”起源于我国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其思想价值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医学理论基础和崇高目标,倡导人们珍惜生命,注重养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营气的理论,肇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黄帝内经》162篇中,提及营者,共有83处,涉及38篇,占23.5%,并有《灵枢.营卫生会》、《灵枢.营气》、《灵枢.五十营》等3篇,均以营立名,结合《黄帝内经》中营荣常常相通,而荣字有99个,这两个字有营气含义者计有营字52个,荣字32个,可见其重要性;营气理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史杂志》2010年5月第3期发表了赵鸿君、郑洪新合著《“五经”和(黄帝内经)中“癃”、“蛊”训义探析》(以下简称《探析》)一文,读后深感有两点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