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深圳市南山区1~40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雅妮 《河北医药》2006,28(6):487-488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2003年采集5个行政辖区健康人群血清437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法)检测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4.7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 000,保护率75.51%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麻疹抗体保护率均<85%,GMT水平不高.结论存在麻疹流行的可能,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基础免疫,提高初免和再免质量,寻找影响免疫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血清抗体水平,分析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与发病之间的联系,探讨麻疹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结果 2011年聊城市共成功调查检测健康人群387例,血清麻疹IgG抗体阳性人数为379例,阳性率为97.93%,IgG抗体GMT为1651.98,SD为3.09。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岁和15~39岁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偏低;不同县市区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茌平县高于其他县市区;不同性别组间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聊城市现阶段健康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2岁和15~39岁年龄组为麻疹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麻疹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1993年至2002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河北省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对77个县6个年龄组9236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IgG抗体总阳性率为92.25%,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868.19;IgG抗体≥1∶3200者占6.24%~57.52%;不同年份抗体阳性率和GMRT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和GMRT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县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GMRT有一定的波动性。结论据监测结果预测河北省近几年不会发生较大的麻疹流行,但薄弱地区和薄弱人群仍然存在,存在麻疹在局部爆发的隐患,有必要在此人群中接种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丹东地区2010年2012年无偿献血可控项目报废情况。方法统计2010年2012年无偿献血可控项目报废情况。方法统计2010年2012年无偿献血可控项目报废率。结果可控项目HBsAg、抗-TP、ALT、脂肪血平均报废率分别为0.48%、0.52%、0.70%、3.66%,其中抗-TP、ALT报废率波动幅度较大,脂肪血的报废率较高。结论我站无偿献血可控项目的初筛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检,加强体检征询、规范初筛操作可有效减少血液浪费,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抽样检测阿里地区1~19岁人群麻疹IgG抗体,为制定有效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地区7个县共随机抽样1~19岁常住健康人群1135人,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麻疹IgG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1.19%,其中男性574人,阳性率为70.03%,女性561人,阳性率为72.37%;2岁和4岁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6.54%和88.57%。结论阿里地区1~19岁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为控制疫情发生,建议对重点人群进行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的分布情况,为医院提高婴儿麻疹的预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新生儿和3、6、8个月龄婴儿的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抗体水平分布情况进行测定。结果经研究,了解到全组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的分布情况,为医院提高婴儿麻疹的预防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在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80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新生儿和3、6、8个月龄婴儿的血清中麻疹免疫球蛋白G抗体水平分布情况进行测定。结果经研究,了解到全组08个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新生儿期间为100%(210/210),在3个月龄时为59.15%(126/213),在6个月龄时为31.87%(58/182),在8个月龄时为16.41%(32/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8个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新生儿期间为100%(210/210),在3个月龄时为59.15%(126/213),在6个月龄时为31.87%(58/182),在8个月龄时为16.41%(32/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以48个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水平随着月龄的增大而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以48个月龄的婴儿为麻疹易感群,需要医院予以充分重视,同时可考虑将麻疹疫苗首次免疫时间提前至出生48个月龄的婴儿为麻疹易感群,需要医院予以充分重视,同时可考虑将麻疹疫苗首次免疫时间提前至出生46个月龄之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许昌市淋病、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年2012年许昌市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分别为1238例、4691例,平均发病率为3.65/10万、13.84/10万。淋病累计性别比为1.65∶1,梅毒性别比为0.99∶1,两种传染病均以202012年许昌市累积报告淋病和梅毒病例分别为1238例、4691例,平均发病率为3.65/10万、13.84/10万。淋病累计性别比为1.65∶1,梅毒性别比为0.99∶1,两种传染病均以2049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人群为主,疫情报告在趋于规范。结论 2005年49岁青壮年,农民为主人群为主,疫情报告在趋于规范。结论 2005年2012年许昌市淋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加强性病防治的宣传力度,扩大性病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加强管理,规范性病诊疗服务,为今后性病防治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40岁部分健康人群,用间接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抗体总阳性率为88.14%,其中25~40岁最低,为84.38%;其余各年龄组均〉85%,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06,P=0.2044);健康人群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038.40,2~3岁组最高,为1:1187.62;13~15岁组最低,为1:748.89。结论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查漏补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荆州区麻疹疫苗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荆州区城区和所属8个乡镇1~1.5、1.5~4、4~7、7~15岁儿童共3491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在采集的3491份血样中阳性例数3121例,阳性率89.40%,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6%、93.43%、88.54%、86.21%,各年龄组间阳转率差异显著(P<0.001)。不同性别、出生体质量、出生医院、户籍、乡镇间抗体水平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荆州区1~15岁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9.40%,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指标,且接种率与抗体阳性率不相符,说明存在接种质量问题。为按期实现国家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标,须认真落实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适时开展麻疹强化免疫,且避免用多人份疫苗,同时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及疫苗接种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海门市2008年2012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市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海门市疾控中心2008年2012年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本市今后的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海门市疾控中心2008年2012年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总结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方法。结果 1海门市2008年2012年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总结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方法。结果 1海门市2008年2012年共报告肺结核病新病例559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0.388/10万(5592/5065790)。其中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895例,新登记涂阳病例1398例,平均患者涂阳比率为25%(1398/5592)。2活动性肺结核各个月份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别,(χ2=1.3984,P>0.05)。3活动性肺结核男性患者新登记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0∶1。各年龄组均有较高分布,以552012年共报告肺结核病新病例5592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10.388/10万(5592/5065790)。其中新登记活动性肺结核2895例,新登记涂阳病例1398例,平均患者涂阳比率为25%(1398/5592)。2活动性肺结核各个月份的发病率没有明显的差别,(χ2=1.3984,P>0.05)。3活动性肺结核男性患者新登记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70∶1。各年龄组均有较高分布,以5564岁年龄组为最高(21.35%)。4新登记结核病例中,农民发病率最高(86.98%)。524个乡镇中,年平均发病率最高的分别是开发区、江心沙、三星镇,年平均发病率最低的是临江镇、海永乡。结论海门市肺结核病新登记率仍然比较高,发病无季节差异,大多数患者集中在农村,男性发病显著高于女性,且患者年龄从青壮年到老年人均有,有老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应该切实加强农村的肺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赵敏  蔡文广  赵云红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29-130,133
目的了解宜良县健康人群中的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65例≤5岁组和〉5岁组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进行麻疹抗体IgG定性和定量监测。结果 17月龄~19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为免疫人群。其余人群麻疹IgG抗体较低,是麻疹免疫空白人群,极易引起麻疹病例发生。结论〈17月龄以及〉20岁人群均容易发生麻疹,应重点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弥勒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云南省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实施方案》,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对弥勒市健康人群进行麻疹抗体滴度定量检测,并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弥勒市人群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7.15%(409/421),麻疹免疫史率为59.86%(252/421)。结论弥勒市调查地区从总体上形成了麻疹的免疫屏障,但人群麻疹免疫史率低,应将此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确保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2剂次率〉9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疆五家渠地区汉族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该地区汉族2012年3~12月在新疆兵团医院的健康体检者288例,以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男性150例,女性138例;低年龄组(〈30岁)26例,中年龄组(30~55岁)137例,高年龄组(〉55岁)125例,应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试剂盒快速检测体检人群中Hp的感染情况。结果男性和女性体检者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4.7%(52/150)和34.1%(47/138),男性和女性体检者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年龄组的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5.4%(4/26)、31.4%(43/137)和43.2%(54/125),且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汉族体检人群Hp的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但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罗定市适龄儿童麻疹免疫效果检测结果分析。方法筛选2008~2013年罗定市自愿接种麻疹疫苗的适龄儿童99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手指末梢血样本应用麻疹病毒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定性检测分析,比较各年龄组Ig G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9958例研究对象中,麻疹Ig G抗体阳性检出9061例,各年龄组的Ig G抗体阳性率均在85%以上,低年龄组儿童麻疹Ig G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P〈0.05),本组研究中存在41例儿童患麻疹,另存在4例麻疹患者年龄〉15周岁。结论本市儿童麻疹疫苗接种免疫效果较好,同时儿童麻疹发病率较低,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控制麻疹传播,今后免疫的工作应以广泛宣教、社会动员及强化免疫人员技能培训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8年10月~2009年9月在昆明地区确诊为呼吸道感染的953例患儿取静脉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特异性抗体IgM(MP-IgM)。结果 95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的总阳性检出率为18.8%;其中0~4岁年龄组患儿MP-IgM阳性检出率为13.6%,5~7岁年龄组为26.8%,8~13岁年龄组为37.3%。8~13岁年龄组患儿MP-IgM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1~3月MP-IgM的阳性检出率为27.5%,4~6月为15.9%,7~9月为13.7%,10~12月为17.7%,1~3月MP-IgM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月份(P〈0.05)。结论 MP为昆明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冬春季是MP感染的高发季节,学龄期儿童更易感染M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谷氨酸脱梭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41例1型糖尿病(ID-DM)患者、45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46例健康人血清中的GAD-Ab、ICA、IAA水平。结果 1型糖尿病组GAD-Ab、ICA、IAA的阳性率分别为75.6%、36.6%、24.4%;2型糖尿病组3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9%、11.1%、11.1%;对照组健康人GAD-Ab、ICA、IAA均为阴性。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GAD-Ab、ICA、IAA阳性率均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结论血清GAD-Ab、ICA、IAA检测对1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鉴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血清学指标;且GAD-Ab、ICA、IA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阳性率,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BA)的变化及疗效,并分析流产次数、患者年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89例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观察其治疗后BA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 1患者治疗前BA检测均为阴性,接受免疫治疗3次后,BA转阳者36例(40.4%),免疫治疗6次后BA阳性42例(47.2%)。89例反复性流产患者免疫治疗6次后共转阳78例,转阳率为87.6%。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89例治疗的患者中,有79例获妊娠成功,10例再次发生早期流产,妊娠成功率88.76%(79/89),BA阳性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BA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流产次数≤3次者治疗后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流产次数>3次者(P<0.05);4年龄≤35岁者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者(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提高BA阴性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及提高BA的阳性率,建议连续自然流产2次或以上者及早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或住院的RA患者104例(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76例(非RA组)及同期来本院的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的抗CCP抗体、RF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R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RA组、对照组(P<0.05);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高于RF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度高于RF(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7.4%,但灵敏度较单独RF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含量与RF浓度呈正相关(r=-0.413).结论 抗CCP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RA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临床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婴幼儿哮喘与食物变应原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哮喘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niCAP-100全自动检测系统对79例符合婴幼儿哮喘诊断的婴幼儿和68例同年龄组健康儿童进行常见食物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 哮喘组血清总IgE阳性率为6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6%(P <0.01).哮喘组中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食物性变应原以牛奶、全蛋为主,其SIgE阳性率分别为63.2%、2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8%、14.7%(P<0.01、P<0.05).结论 婴幼儿哮喘与食物变应原过敏有密切相关,早期对食物过敏的婴幼儿哮喘患儿进行饮食干预,对预防低年龄哮喘患儿哮喘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