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对老年喉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例老年喉癌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采用环舌会厌固定术(CHEP),另外8例患者行环舌骨固定术(CHP)。结果在术后10~25 d为所有患者拔掉鼻饲管,保持吞咽功能的正常。拔管率是96.3%,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90.2%和72.4%,术后追踪一年无复发现象。结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对老年喉癌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陆波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509-2511
目的 探讨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应用于中晚期喉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喉癌患者1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随机分组,将所有中晚期喉癌患者分为SCPL-CHEP组和CHEP组,观察手术疗效,并进行术后评估.结果 SCPL-CHEP组与CHEP组发音功能(x2 =4.000)、手术拔管时间(t =5.284)和8周误咽发生率(x2=8.100)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SCPL-CHEP组与CHEP组3年累计生存率(x2=4.431)、局部控制率(x2=4.000)和淋巴结复发率(x2=4.431)、肿瘤远处转移率(x2=8.02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CPL-CHEP术应用于中晚期喉癌治疗不但可以降低中晚期喉癌患者的误咽率、使患者语言和吞咽功能恢复,而且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保证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SCPL)包含两种术式,即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吻合术(SCPL-CHP)和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环舌骨会厌吻合术(SCPL-CHEP).我科自1999年起应用该术式治疗喉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和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类型将其分为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吻合术组(传统组)和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组(改良组)各10例.记录两组术后生存率、拔管率、拔管时间、误咽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术后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传统组;改良组患者的误咽程度多为轻中度,而传统组的误咽程度多为重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喉癌患者实施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可较好地保全其喉功能,缩短术后拔管时间,提高吞咽功能水平,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是喉癌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的新方法,通过总结对12例喉癌患者施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的护理经验,针对该术式目前3种不同的类型,提出了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护理要点及具体方法,认为术后患者的保护性头位非常重要,同时要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早期拔管,减少误咽,帮助患者术后配合语音治疗和语音训练,以恢复良好的喉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骨在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喉癌患者进行喉部分和喉次全切除术,缺损的喉部全部采用带胸骨舌骨肌和带肩胛舌骨肌的舌骨体做支架修复重建,通过拔管率、恢复吞咽情况及发音质量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在第9~10天顺利拔管和恢复吞咽,22例均恢复较好的发音。结论带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的舌骨体适用范围较广,是喉癌部分切除和次全切除喉重建中较为理想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联合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手术方式的5年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47例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联合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手术的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47例患者术后均拔管(100%),其中42例5年后仍生存(89.36%)。4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声嘶,发音功能恢复,其中2例病变复发(4.25%)。结论声门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联合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术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与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8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治疗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复发、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治疗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喉返神经损伤、低钙血症发病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术可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减少低钙血症的发病率,同时对喉返神经的影响较小,因此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可选择甲状腺次全切或近全切术,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998至2010年间111例喉部分切除术与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评估喉部分切除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程度,影响因子包括年龄,性别,慢性肺疾病,吸烟状态,肿瘤大小,肿瘤分期,术前放疗,手术范围,手术重建方法,肺功能检查.[结果]36例患者(32.4%)发生肺部并发症,与年龄(P=0.002)、慢性肺疾病(P=0.005)、吸烟状态(P=0.02)有显著相关性; 手术方式中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P=0.008),同侧杓状软骨切除术(P=0.03),亦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显示肺部并发症与年龄(60~69岁之间比值比[OR]为3.8,95%置信区间[CI]为1.2~11.7; 70 ~ 79岁之间OR为7.1; 95% CI为1.3~37.6)和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术式(OR,4.4; 95% CI,1.1~18.1)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60岁以上年龄和环状软骨舌骨吻合术术式是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周大新  周丽  黄健康 《安徽医药》2016,20(5):961-962
目的 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选最佳的手术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180例行甲状腺全切除和近全切除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0例患者,其中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的称为全切组,采用近全切除手术治疗的称为次全切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 全切组90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8例(8.3%),甲状旁腺损伤27例(30%),次全切组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喉返神经损伤1例(1.7%), 甲状旁腺损伤8例(8.9%) ,全切组与次全切组,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 结论 随着甲状腺切除范围增大,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概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雷敏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3):162-163
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根据病变的范围又有多种形式,如部分喉全切手术、近全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等。术中同时行气管切开术,放置气管套管可解除气道阻塞,防止窒息,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术后在治疗喉癌的同时,也会对喉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喉癌术后的病人除按一般术后常规护理外,还应加强气管套管护理、临床营养管理和患者的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我科1998年8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喉癌患者11例,其中女3例,男8例,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为61·2岁。其中声门下型3例,声门上型5例,声门型3例,全喉切除7例,部分喉切除4例。平均住院27天,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修复方法对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声门型喉癌T2 ~T3 病变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进行术后发音和呼吸功能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拔管率 86 6 % (2 6 /30 ) ,甲状软骨膜修复组拔管率 10 0 % (10 / 10 ) ,胸骨舌骨肌单蒂肌瓣修复组拔管率 70 .0 % (7/ 10 ) ,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组拔管率 90 .0 % (9/ 10 )。发音良好 12例 ,发音一般 10例 ,发音较差 8例。结论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能保证呼吸和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13.
喉癌手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120例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各种术式和修复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20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同期采用颈前带状肌肌筋膜瓣、会厌瓣加双蒂肌筋膜瓣和舌骨肌瓣修复喉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36例颈淋巴结转移者同期行颈廓清术。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10~15 d开始进食;术后拔除气管套管率74.17%;21例发生术后感染,5例发生咽瘘;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0%和67.50%;有颈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低于无转移者,未接受放疗者生存率低于术后放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喉癌发生的部位和累及范围选择不同的术式和修复方法,可提高同期喉功能重建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6月采用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8例,均为3个及以上责任节段病变。观察术后手术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曲度C值,观察手术间隙融合情况,根据JOA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1例发生脑脊液漏,2例出现一过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12个月患者神经症状均好转,37例可见椎间隙骨性融合,术后6、12个月的颈椎曲度C值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颈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充分减压,即刻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喉癌全切术后患者放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对42例喉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测量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除经济状况和身体功能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喉癌全喉切术后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喉癌后全切除术后咽瘘形成的临床特点,探讨预防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2年间因喉癌后全切除术后咽瘘形成2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分别59岁和76岁,病理组织学检查:喉鳞状细胞癌。分别于喉全切术后1周出现咽瘘,均在术后第6周后行颈部转移皮瓣咽瘘修复术。结果 2例咽瘘患者行颈部转移皮瓣修复术后,术后1周拆线,瘘口消失,重建呼吸道和消化道。结论喉癌喉全切除术后咽瘘形成后,经过炎性水肿期,病情稳定后行颈部转移皮瓣修复能治愈咽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喉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2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喉癌手术患者60例,其中20例行全喉切除术,40例行喉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全切除术组患者的外貌、消遣娱乐、交流能力均明显低于部分切除组,后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前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是否放化疗及手术方式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术式、术后放化疗均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喉部分切除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其术后外貌及交流功能的改善,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气管导管的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长沙市第四医院2005年至2010年所行42例喉癌手术患者的病例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喉癌患者(其中28例喉部分切除术,14例全喉切除术)总计发生6例气道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护理,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琦  孙杰  杨怀成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7):1101-110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甲状腺手术(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患者362例,其中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全切术188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127例,单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31例,甲状腺癌根治术16例.结果 362例甲状腺手术中除3例为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时钳央引起声嘶、术后经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术后2周后痊愈外,余未见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喉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有选择性的16例T3、T4期喉癌患者行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10例)或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6例),同期采用舌骨肌瓣联合改良会厌瓣进行喉功能重建。结果随访3—5年,3年存活率为87.5%(14/16)、5年存活率为66.6%(6/9),气管套管拔除率为87.5%(14/16),发音功能及吞咽保护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晚期喉癌选择性施行喉功能保全性手术可行,采用舌骨肌瓣联合改良会厌瓣进行喉功能重建能有效恢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