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12例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12例手术病人出现1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消化道肿瘤术后恶性梗阻再手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全胃肠外营养(TPN)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182例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TPN的护理过程进行系统回顾。结果 182例患者术后未出现感染性、技术性以及代谢性的并发症,患者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和消化道瘘病例出现,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有效地系统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使老年消化道肿瘤术后的患者获得营养支持,有助于患者正氮平衡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消化道并发症的出现,预防应用TPN的感染性、技术性以及代谢性并发症出现,有利于切口的愈合,促进患者的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发热及感染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郑州儿童医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围术期未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患儿2 309例,根据手术前后腋下体温变化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析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结果:2 309例患儿中,左侧腹股沟斜疝871例,右侧腹股沟斜疝1 30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3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发热52例(2.39%),双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发热8例(6.06%),均经物理降温或药物等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2013年、2014年、2015年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13%(1/785)、0.13%(1/753)、0.26% (2/771),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郾05),均符合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1% 的规定。结论:术后发热是机体对手术创伤性炎症的正常反应,是由于手术组织损伤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应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只有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热患儿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应对策略。方法将该院1480例消化道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1480例患者中,出现切口感染91例,占6.1%。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切口等级、手术时间、手术危险指数是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加强控制力度,可减少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肿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的9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消化道肿瘤患者满意水平;术后排气、排便、胃管、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因子评分;肺部感染、尿潴留、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消化道肿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术后排气、排便、胃管、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负性心理因子评分相似,P> 0.05;护理后实验组负性心理因子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尿潴留、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加速术后康复和减少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水平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分析治疗效果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热原因、治疗方法及结局。结果剖宫产患者共1196例,术后3 d后发热55例,占4.60%,发热原因:宫腔积液、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泌尿系感染、合并阑尾炎、合并乳腺炎、药物热、产褥感染等,诊断感染后针对发热原因,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18例仅彩超提示宫腔积液,血象正常,无自觉症状,占发热32.73%,给予宫腔引流、冲洗、抗感染等治疗,感染均控制,所有感染者中1例出现晚期产后出血,1例出现产后出血并同时行子宫切除。1例切口二次缝合。结论剖宫产术后发热多为感染所致,其原因多种,其中宫腔内积血不能及时排出是重要且易被忽视原因,抗感染治疗,及时宫腔引流+宫腔局部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预防子宫切口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降低子宫切除几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肿瘤根治原则的角度对消化道肿瘤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8至2011年来我院接受右半结肠癌治疗的患者19例,对这1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根治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9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根除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感染人数、治愈率作为观察指标,并将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创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感染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的微创外科治疗的安全性良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庆旭  严茂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1788-1789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吻合口采用一层缝合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5例消化道肿瘤切除后,采用一层缝合法行消化道重建的效果,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296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瘘.术后随访1~12个月,未发现吻合口狭窄.结论: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一层缝合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全消化道的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12月收治的20例采用消融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共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轻度咳嗽3例,发热1例,刀道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经对症治疗后,均已缓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结论在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中给予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能有效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发热的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发热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196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体温2次高于38℃持续时间24小时以上者61例,术后病率31.12%,其中盆腔感染25例,占40.98%;呼吸道感染7例,占11.48%;败血症3例,占4.92%;泌尿道感染2例,占3.28%;肠道感染1例,占1.64%;无明显阳性体征的发热23例,占37.7%.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为盆腔感染.术前重视阴道准备,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缝合不留死腔、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观察及处理可预防和控制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黄格  施正生  赵鹏  查正江  方晖  李志宏 《安徽医药》2020,24(6):1109-1113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开颅术后发热病人发生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符合条件的发热病例 94例,在发热第 1、3、5、7天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发热病人中确诊颅内感染病人 40例,纳入感染组;确诊非颅内感染病人 54例,纳入非感染组。发热第 1天,感染组脑脊液降钙素原值( 0.62±0.32)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0.26±0.27)μg/L(P<0.05)。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发热第 1天诊断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其值为 0.861,脑脊液降钙素原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感染组中 24例病人颅内感染症状得以控制,其脑脊液降钙素原呈逐渐下降趋势;而 16例病人颅内感染控制不佳,其脑脊液降钙素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从发热后第 3天起,感染控制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感染未控制组( P<0.05)。结论脑脊液降钙素原对开颅术后发热病人发生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动态变化对颅内感染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肺部感染是食管癌围手术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食管癌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1月于我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 323例,其中男753例,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肿瘤术后胸腺肽联合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消化道肿瘤术后胸腺肽联合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从1997~2002年对我院手术的22例消化道肿瘤病人进行问访后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为68.2%,3年生存率为86.4%,1年生存率为90.9%。结论:消化道肿瘤术后胸腺肽联合化疗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减少肿瘤的转移与复发,减少不良反应,对提高治愈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380例高龄胃肠肿瘤术后患者,采用目标性检测的方法及标本采集和微生物学处理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感染患者30例,感染发生率7.89%(30/380):其中肺部感染率为3.42%(13/380);泌尿系感染率为1.84%(7/380);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58%(6/380);血液感染率为0.53%(2/380);胃肠道感染率为0.53%(2/380)。经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除1例患者手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病死率(1/30)3.33%。结论积极的治疗原发病,重视术前术后感染因素的预防和早期护理教育及护理措施的到位,是预防和减少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从而降低了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死亡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及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术中应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对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及发热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高危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观察组术中给予甲硝唑溶液冲洗盆腔,对照组术中给予生理盐水常规冲洗盆腔,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发热率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术后感染2例,发热3例,对照组术后感染11例,发热12例;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比22.0%;6.0%比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JP<0.05);观察组治疗后IL-2、IL-4、IL-6、IL-10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中WBC总数<10×109/L30例(60.0%),显著高于对照组[2例(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应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宫腔防治高危剖宫产患者术后感染和发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1例少见手术致痛风急性发作而出现术后异常发热病例,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012年8月收治的1例胃癌患者术后因痛风急性发作出现异常发热的诊治情况,对发生机制、治疗措施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总结。结果:患者排除术后细菌性感染、肿瘤因子刺激等因素,在病变关节腔穿刺找到关节液中的尿酸结晶明确诊断后,予以秋水仙碱治疗,体温很快恢复正常。结论:手术后痛风容易误诊为一般术后炎症反应,血清尿酸水平不一定在痛风发作时升高,必要时行病变关节腔穿刺明确诊断,及时应用秋水仙碱治疗。  相似文献   

17.
奚玉鸣  季敏  张健  卜书红  李莉霞 《中国药房》2011,(18):1638-164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发热经验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通过1例胆管癌根治术后患者持续高热的案例,分析讨论持续高热肿瘤患者的经验性治疗。结果与结论:肿瘤患者发热应给予经验性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要及早鉴别其发热是肿瘤热还是感染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施行消化道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43例患有糖尿病的消化道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例术中低血糖,2例切口感染,术中及术后无一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水盐代谢紊乱、低血糖昏迷,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胸腹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结论:围手术期建立完善的血糖、尿糖监测制度,严格控制血糖、尿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施行消化道手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分析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腔内微创技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应用保守治疗方法),每组均为30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发热天数、术后感染复发率、抗生素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发热天数、抗生素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复发率为3.33%(1/30),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复发率为20.00%(6/30),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微创技术治疗妊娠期肾积水合并感染的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老年妇科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的影响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4年行手术治疗的老年妇科肿瘤患者562例,为对照组,统计住院期间感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选择2015年行手术治疗的545例该类患者,为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感染率.结果 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贫血、糖尿病、术前发热是影响老年妇科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5骀.726,OR2=6.586,OR3=5.712,OR4=5.002,OR5=17.882,OR6=5.996,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2.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26,P<0.05).结论 开腹手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过长,有贫血、糖尿病及术前发热对老年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有影响,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切口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