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病例和方法 7例慢性或间歇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3例作过脾切除,这3例中有2例(例1、2)虽经免疫抑制治疗仍有出血发作(经过至少1年,当治疗中断时,血小板数立即降至<3万/mm~3),例3间歇用强的松维持血小板在3万~10万/mm~3。未作脾切除的4例中有1例(例4)对强的松有抗药性(在最后6个月中血小板数为0.5万~9.7万/mm~3)。2例为强的松依赖者(例5、6,血小板数至少在18个月中为4万~12万/mm~3)。例7完全缓解,但数年后复发。6例急性ITP儿童中,2例对强的松  相似文献   

3.
抗-D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抗-D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ITP有效、安全、经济、使用方便,可以替代IVIG作为一线治疗药物。2011年,美国血液病协会在以证据为基础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实践指南中建议Rh阳性、脾未切除的患者使用抗-D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现就抗-D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治疗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国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和安全性贾苍松廖清奎罗春华马廉我们于1993年7月~1995年1月,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生产的经加热灭活处理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21例,...  相似文献   

5.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作为一种常见病很早就被认识,但其最佳治疗方案仍未确定。目前常规治疗方法是:在急性期选择糖皮质激素和静脉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慢性期选用脾切除、雄激素、化疗药物等。  相似文献   

6.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所的致出血性疾患.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有关ITP国内外治疗进展,并比较各种药物的优缺点和切脾治疗有效性的预测方法,以期促进对ITP治疗的认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及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其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以DEX、IVIG、IVIG加DEX治疗ITP患儿,观察其血小板数变化,并于治疗前后各抽取静脉血一次。结果显示:1。平均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时间:单纯DEX治疗组为7天,单纯IVIG组及IVIG加DEX组为4天;平均计数峰值;单纯IVIG组及IVIG加DEX组高于DEX缄,但单纯IVIG组与IVIG加  相似文献   

8.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疗效观察湖北省十堰市东汽公司中心医院(442008)孙凤兰我院从1994年起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11例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以1990年后用强的松治疗的8例急性ITP患...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ITP),治疗前血小板数均19×10^9/L并伴有明显出血症状,选择口服醋酸泼尼松组19例,剂量为1mg/kg,疗程6-8周。静脉丙球蛋白组28例,剂量为0.25-0.40/kg,时间为2-5天,用前给地塞米松3-5mg预防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组11例为西艾克3mg/m^2/周或VCR1.5mg/m^2/周,静脉缓慢滴注,用4-6次。切脾组19例均选择激素无效或依赖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治疗前血小板数均值为19×109/L并伴有明显出血症状。选择口服醋酸泼尼松组19例,剂量为1mg/kg,疗程6—8周。静脉丙种球蛋白组28例,剂量为0.25—0.40/kg,时间为2—5天,用前给地塞米松3—5mg预防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组11例为西艾克3mg/m2/周或VCR1.5mg/m2/周,静脉缓慢滴注,用4—6次。切牌组19例均选择激素无效或依赖者。醋酸泼尼松组显效率为57.9%,无效率为10.5%,总有效率为89.5%。静脉丙种球蛋白组28例,完全反应率为71.4%,总有效率为89.3%。切脾组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89.5%。长春新碱总有效率为63.6%。醋酸泼尼松仍作为首选药物。静脉丙种球蛋白费用昂贵,只能作为急救药物,适于急重症ITP,采用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并可减少病人负担。切脾应掌握适应症,选择年龄大于4岁和病程半年以上为宜,因年龄太小易出现凶险感染。长春新碱类药物适于难治性ITP或年幼儿不能切脾的重症ITP。  相似文献   

11.
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前后毛发铁的变化(附110例)翟魁英,刘领弟,张淑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我国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很常见,主要是缺铁性贫血。目前通过检测小儿毛发铁的数值确定缺铁程度,给铁剂治疗,三个月后复查毛发铁的含量,观察疗效。下面将1993~...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颅内出血一例杨波,戴学定,李雪波山东省立医院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并颅内出血,临床少见,迄今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一例如下:患儿,女,2天,因皮肤出血点伴抽风3次入院。系G1P1,足月顺产,生后APgar评分10分。...  相似文献   

1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程岩,张淑珍,杨小红,四根全,袁文菊青海省儿童医院骨髓异常综合征(简称MDS)原名很多,如白血病前期、隐袭性白血病、低百分白血病,难治性贫血等名。1982年FAB协作组统一名称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我院197...  相似文献   

14.
再障生血片、多抗甲素、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佟琳如,庞秀英,孙立荣,万瑞香,陈德利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再障生血片、多抗甲素、胸腺肽单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取得一定疗效,已有报告(1-6),我院儿科自1990年12月至1994年6...  相似文献   

15.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同年代诊治回顾石太新,贾汝贤,中桂莲新乡医学院附院儿科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儿科血液病中常见的一种难治性贫血,由于其病因复杂,发病机理至今未完全阐明,故治疗上无突破性进展,对儿童健康成长威胁极大。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们...  相似文献   

16.
基层营养性二病的临床研究营养性贫血和营养性佝偻病是小儿婴幼儿时期常见重点疾病,是六·五初中央卫生部妇幼司红头文件下达全国一个重点加强防治的(营养性)二病。的确,此二病发病率已获得显著的下降,但是还不够理想。为此,儿科临床医疗、保健工作者深切关怀小儿身...  相似文献   

17.
小儿再生障碍性研究规划小儿再障的年人群发病率介于1~2/10万,随着污染等因素接触机会的增加,再障的发病率可能继续增加,为了降低再障病儿的死亡率,小儿再障研究分中心将在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希望通过实验室基础研究,对再障的发病机制作进一步的了解,从...  相似文献   

18.
配对观察109对母婴间叶酸的营养状况,发现孕产妇叶酸低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1)。其中孕产妇叶酸降低者有97例(88.99%)。母婴叶酸同时降低者有89对(81.65%)。经多元回归分析,婴儿叶酸与孕产妇叶酸呈极显著正相关。但脐血叶酸水平仍高于孕产妇血叶酸水平,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国内第一株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一SZ-51,以放免法直接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30例,健康儿童18例的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再障中急性型6例,慢性型24例,伴少量出血或皮肤出血点8例。结果显示再障和健康儿童的GMP—140分别为1160.93±458.23和630.28±204.45M/plt,因小板分别为66.4±22.10和188.11±26.01×10 ̄9/L,差别显著,P均<0.01,无出血患儿的PMP一140稍高于伴出血者。表明再障患儿体内血小板高度活化,也许可用来解释再障患儿为何严重出血不是很多,测定PPP—140能否预测再障患儿出血的可能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病诊断体会(附17例报告)常虹,王晓欢,杜春蔚,李红霞,任江平,吕巧新山西省儿童医院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少见病,且极易误诊,为探讨该病在少儿时期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一九八二年十月至一九九四年四月收治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