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化型染发剂对大鼠皮肤角朊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氧化型染发剂引起皮肤损伤的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并结合MTT比色法 检测了氧化型染发剂及其两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对苯二胺(PPD)及二者的混合物对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除PPD的最低剂量短时间染毒组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 细胞增殖外,受试样品对大鼠角朊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 长,OD 值逐渐降低,染毒剂量与细胞生存抑制率呈剂量-反应关系(24h染毒后的r值分别是:rH2O2=0.981,rPPD=0.949,rPPD-H2O2=0.963,r染发剂=0.887)。结论 氧化型染发剂的皮肤损伤作用可能与其细胞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应用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并结合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氧化型染发剂的两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对苯二胺(PPD)及二者混合物致大鼠皮肤角朊细胞DNA的单甸继裂作用。结果表明,染发剂及其组分均能使大鼠角朊细胞DNA发生单链断裂,染毒剂量与慧尾长度呈剂量-反应关系(rH2O2=0.978,rppD=0.993,rH2O2-ppD=0.996),说明DNA单链断裂是氧化型染发剂对皮肤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3.
氧化型染发剂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燕英  童建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4,21(5):403-404,407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生活质量和消费质量。染发作为美容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消费人群不断扩大。城市中青少年彩色染发者逐年增多,同时中老年人群中染发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最近对1916~1946年间出生的城市767名中老年人染发情况调查表明,男性染发率为。16%,女性为46%,平均为34%;年平均染发次数为8次,平均染发年限为6~7年,人均累积染发次数为74次.随着染发剂的生产和使  相似文献   

4.
14种氧化型染发剂的安全性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同一系列氧化型染发剂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分别观察14种氧化型染发剂的急性经口毒性和对皮肤,眼睛的刺激强度。结果 14种氧化型染发剂的小鼠急性经口LD50均大于5000mg/kg.BW,对约1/3动物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对动物眼睛有中度或重度刺激性。结论 14种氧化型染发剂对家兔皮肤和眼睛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SOS/Umu试验,对目前国内市场产销量大、成分有代表性的4种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种氧化型染发剂均有致遗传毒性作用。在不加S9活化系统的条件下,4种氧化型染发剂在9.8~312.5μg/管的剂量范围内,可使TA1535/PSK1002菌株产生β半乳糖苷酶的量增加,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加S9活化系统后,未显示出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染发剂对DNA可能产生的损伤效应,采用SOS/Umu试验对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和过氧化氢(H2O2)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无S9存在的条件下,PPD在375~6000μg/管的剂量范围内与酶诱导率之间无剂量反应关系,H2O2在4~125μg/管的剂量范围内与酶诱导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r=0.995,P〈0.01),PPD被H2O2氧化后则显示出遗传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国产氧化染发剂经皮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倍量(218.2mg/kg)氧化染发剂亚慢性毒作用,对家兔体重的增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表皮、真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未引起肝、肾等脏器的肿大或萎缩,可致肝细胞脂肪性变;常量、2、4倍量均可降低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功能;经 Ames 试验和微核试验证实,它具有直接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溴乙锭荧光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过氧化氢(H2O2)和PPD-H2O2混合物对小牛胸腺DNA的双链间交联形成作用。结果表明:用0~6%的对苯二胺及0~3%的H2O2对小牛胸腺DNA直接染毒,37℃30min时无双链间DNA交链的形成;而PPD和H2O2发生氧化反应后则具有双链DNA交联形成作用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r=0.829,P<0.01),在受试剂量为0~0.8%(以对苯二胺含量计)时,氧化型对苯二胺的DNA交联作用增加了4.2倍。研究结果提示,DNA交联作用可能是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作用过程中DNA损伤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SOS/Umu试验对氧化型染发剂中的两种主要成分双氧和对苯二胺及二者混合物的遗传毒性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或体内微核试验在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使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及中国仓鼠肺细胞(CHL细胞)体外微核试验方法检测染发剂作用于小鼠骨髓细胞及CHL细胞后产生的微核率。结果 6种染发剂在体外微核试验中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体内微核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或体内微核试验用于检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出现不同结果,有必要进一步探讨遗传毒性的测试组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有机溶剂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normal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NHEK)的毒性作用。方法用0.25%的胰蛋白酶经冷温两步消化皮肤,分离得到NHEK,进行体外无血清培养;根据中性红吸附试验测定的NR50结果,确定TCE染毒剂量。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反映其对细胞膜的损害,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反映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TCE可引起NHEK细胞活力剂量依赖性降低,TCE对NHEK的NR50值为4.525 mmol/L(3.922~5.128 mmol/L);NHEK细胞用0.125,0.250,0.500,1.000,2.000 mmol/L的TCE处理1,2,3,4 h后,LDH的释放显示明显的时间-剂量-反应关系;同样剂量的TCE处理NHEK,4 h后可引起MDA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最低浓度为0.500 mmol/L),SOD活力呈浓度依赖性抑制(最低浓度为0.250 mmol/L),与空白对照和溶剂对照组相比较,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有机溶剂三氯乙烯可通过脂质过氧化和氧化应激作用对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两种避孕套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探讨适合避孕套的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方法:按照GB/T16886.5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方法要求,用琼脂覆盖法和MTT比色法检测两种避孕套的细胞毒性。结果:用琼脂覆盖法检测出两种避孕套的细胞毒性均为2级;用MTT比色法检测时,在浸提液浓度为50%时,相对增值率(RGR)避孕套A为5%,避孕套B为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提液浓度为10%时,避孕套A的RGR为87%,避孕套B为9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浸提液浓度为20%时,避孕套A的RGR为42%,避孕套B为7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于MTT比色法具有定量评价的优点,更适合避孕套的细胞毒性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TCu220C和TCu380A,10?S-DMEM浸提后,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TCu220C表现出轻度的细胞毒性(1~2级),TCu380A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4级).结论:相同形状的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因含铜面积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细胞毒性也不同,含铜面积越大,细胞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4.
TCu220C与TCu380A IUD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体外细胞毒性。方法:采用TCu220C和TCu380A,10%FBS-DMEM浸提后,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TCu220C表现出轻度的细胞毒性(1~2级),TCu380A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4级)。结论:相同形状的两种含铜宫内节育器因含铜面积不同,其表现出来的细胞毒性也不同,含铜面积越大,细胞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大鼠游离肝细胞培养技术研究11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间体的肝细胞毒性,并建立了同系物活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1种受试物对大鼠肝细胞毒性有很大差异。(CH3)2CHO-取代物毒性最大(108.91μg/ml),苯乙睛(2099.04μg/ml)和2-苯基-3-甲基丁睛(2200.90μg/ml)毒性最小。取代基对母体化合物电效应的影响是决定化合物毒性的主要因素。逸漏酶水平还与取代基亲脂性有关.4个QSARs方程Y1=-3.289+1.107F-1.307R,Y2=0.796+0.0371,Y3=2.553-0.061(π)2-0.265F-1.571Xv+0.157(1Xv)2+0.7492Xv,Y4=0.228+0.601F+0.3383Xpv经检验表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该类有机污染物毒性研究提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细胞毒作用。方法选用人角质形成细胞株,分别观察不同剂量(3.125~200μg/ml)对羟基苯甲酸丙酯作用不同时间(24~72h)对其细胞毒作用。通过MTT比色法测定其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其对细胞膜的损伤。结果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可引起培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大,作用24h在50μg/ml出现细胞增殖抑制,作用48h在25μg/ml出现细胞增殖抑制,而作用72h在6.25μg/ml时就出现细胞增殖抑制,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从50μg/ml起,LDH释放率明显增加,并随剂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HaCat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呈现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氧化型染发剂及其主要成分接触皮肤后对皮肤屏障结构脂成分的影响,采用定量薄层层析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单独染毒,还是用对苯二胺和双氧水混合物进行染毒,经24h后胎鼠皮肤中鞘氨醇和鞘磷脂的含量即显著降低,48h后含量继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用两种品牌的氧化型染发剂(S牌和G牌)染毒后也获得同样结果。氧化型染发剂能在24h内使大鼠表皮中鞘磷脂和鞘氨醇的含量显著降低,因而提示氧化型染发剂能破坏皮肤屏障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