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用不同的方法对150个肉样进行检样制备,然后检验其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实验所得的1206个数据表明,细菌在肉食品中的分布是极不均匀的,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样品,其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没有统一的制样方法就没有一致的检验结果,就会使检验工作本身失去意义。鉴于当今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对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制样方法的规定是笼统和含糊不清的,笔者结合自己的专项研究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常见肉类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制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市场近年来冷饮食品的卫生状况和变化趋势 ,更好地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我们对宿迁市区 1990年~ 2 0 0 0年冷饮食品微生物学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为宿迁市卫生防疫站 1990年~ 2 0 0 0年从市区冷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集的冷饮食品样品。1.2 方法 按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关于微生物学的内容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为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1.3 评价标准 按《冷饮食品卫生标准 (GB2 75 9- 81)》、《冷冻饮品卫生标准 (GB2 75 9.1- 1996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2 75 9.2 -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开展应急型食品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我国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方法]选择预防医学食品安全专业2006级本科生为教学对象,设计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综合性实验,参考国家及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微生物检验程序,实施教学改革,加强食源性疾病的调查与控制内容的学习,由学生自行设计、动手操作、分析讨论、提交检验报告。[结果]通过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巩固实验原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学生面对突发卫生事件时的现场指挥处置、微生物快速检测、事件分析报告等应急能力得到加强。[结论]本教学改革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应急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的特点,以及在基层疾控中心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工作经验,探寻目前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完善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食品卫生标准中尤其是微生物指标,它不但能反映食品的质量好坏,保质期的长短,还主要涉及到食物中毒的发生。为了了解我市食品卫生状况,给监督科室提供重点监管的范围。现将2005年我站抽送检样品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微生物加工食品逐步已经走进人们的餐桌,不断丰富着饮食的种类,如酒、乳制品、豆制品、调味品等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参与.微生物已经与人们的饮食、生活密不可分,加强食品微生物检验,对保证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测技术也由传统培养转入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9.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和保持质量而进行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方面的活动。本文结合淮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基础质量控制、环节质量控制、结果质量控制对影响检验结果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密市食品卫生状况。[方法]对2001~2003年高密市部分食品加工单位销售点、食品商场(店)、个体摊点的6类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检测1707份样品,总合格率为86.76%。细菌菌落总数总合格率93.20%,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88.87%,从3份烧肉中检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酒合格率最高(98.36%),肉制品合格率最低(为78.44%)。[结论]高密市部分食品的合格率较低,应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力度,以提高食品卫生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作者针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食品微生物领域应具备的实验能力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在二十一世纪的食品安全形势下,研究生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学习内容,以及探讨如何增加动手能力和基本操作训练的培养,如何进行实验考核,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街头小吃店食品卫生状况较差 ,经营者消毒意识淡薄 ,消费者缺乏卫生意识 ,这就增加了病原菌繁殖污染机会 ,容易引发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为了解决街头小吃食品用具的卫生状况 ,2 0 0 3年 1~ 12月 ,我们对枣庄市驻地食品摊点的用具进行了卫生细菌学和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与采样  2 0 0 3年 1~ 12月 ,每月中旬在枣庄市驻地的面食店、熟肉店、付食店和露天饭店各设一个监测点 ,用涂抹法对刀、砧板、秤、钱、抹布等物品进行采样 ,在 2 5cm2 面积上用无菌棉棒连续涂抹 3次 ,放入 10ml无菌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3.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PCR)技术是由Mullis等于1985年首先创建,基本原理是先将目的DNA变性为单链并作为模板,加入两个人工合成的与已变性的单链DNA模板互补的引物,在耐热的DNA聚合酶(Tag酶)催化下,使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依模板3’端引物向5’端延伸,合成新的DNA,然后经反复变性、延伸、退火等循环20~30周期,极微量DNA即可放大106倍。因此,检测标本中只箱少量DNA经放大后即能检测目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检验机构和生产企业对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的依从性和贯彻实施情况,以期为今后标准的制修订提供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式收集企业及其他检验机构相关人员对该系列标准条款的理解、各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和标准的实施情况,收集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以及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结果本次共向食品企业、省市级检测机构发出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在标准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129条意见,经专家论证归纳为44条;对GB4789标准工作的建议116条,经专家论证归纳为31条。结论通过跟踪调查发现标准整体合理程度较高,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高密市食品卫生状况。 [方法 ]对 2 0 0 1~ 2 0 0 3年高密市部分食品加工单位销售点、食品商场 (店 )、个体摊点的 6类食品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结果 ]检测 170 7份样品 ,总合格率为 86 76%。细菌菌落总数总合格率93 2 0 % ,大肠菌群总合格率为 88 87% ,从 3份烧肉中检出 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酒合格率最高 ( 98 3 6% ) ,肉制品合格率最低 (为 78 44 % )。 [结论 ]高密市部分食品的合格率较低 ,应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力度 ,以提高食品卫生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6.
PBL教学结合LBL教学在临床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检验一直采用的是LBL的教学模式,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设想引入PBL的教学模式,试对这一设想做一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徐品 《职业与健康》2010,26(9):1057-1060
为防治生畜和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的各种疾病,人们大量地使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的使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畜和水产品的产量,但是兽药中使用抗生素导致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给摄入这些食品的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带来了潜在威胁。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法律法规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2009年6月1日,  相似文献   

18.
乳酸杆菌分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作为一种重要的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鉴于乳酸杆菌的作用及其安全性具有株的特异性,菌种的正确使用是保障其产品食用安全性的重要基础。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是目前乳酸杆菌鉴定的重要技术。本文就乳酸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及其属、种、株水平上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测定食品中铅、铜、砷等物质的含量 ,首先要对食品进行前处理 ,即消化。在实际工作中 ,根据 GB/T5 0 0 9.11- 1996的检验方法 ,含水分较多的食品如饮料、水果等用湿消化法 (酸消化 )效果较好 ,含水分较少 ,含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较多的食品如粮食、糕点等 ,用该消化法有时不能很好控制实验过程。为找出最佳消化条件 ,对麻花、洒琪玛、糯米糕和蛋糕等固态食品进行了湿消化的实验观察 ,结果如下。1 方法按照 GB/T5 0 0 9.11- 1996 ,硝酸 -高氯酸 -硫酸法。2 实验结果称取麻花、洒琦玛、糯米糕和蛋糕各 10 .0 g分别置于 2 5 0ml…  相似文献   

20.
学生课间餐食品营养价值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动物代谢实验方法研究课间餐食品的营养价值。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A组:喂养普通面包;B组,喂养面包;C组:喂养蛋糕;D组:喂养脆饼。另设一无氮膳组。各组大白鼠均单笼饲养,自由进食进水。记录进食量,收集粪尿。实验进行30天。结果表明,体得,食效率和股骨拉断强度等指标值B,C,D组均显地高于A组;热能效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值B组显地高于A组。结论为年幼机体进食课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