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表明猫胰腺的头、体和尾均接受来自双侧T_2~L_4(其中主要是T_5~T_(11))脊神经节和双侧迷走神经结状节的传入神经纤维和来自双侧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其中到胰头的神经纤维主要来自右侧神经节,但从胰头到胰尾,来自左侧神经节的神经纤维逐渐增多。在实验方法上作者发现腹腔神经节和脊神经节需用不同的速度灌流固定液,才能更有效地显示标记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自从Kristensson和Olsson(′71)应用HRP于周围神经研究及LaVail和LaVail(′72)用HRP追踪中枢神经系联系以来,学者们一直采用过氧化氢为供氢底物,但却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成色剂来显示运送到神经系内的HRP颗粒。这些成色剂主要是联苯胺及其衍生物。虽然64年Straus就曾用联苯胺兰色反应来显示HRP,但在早  相似文献   

3.
Graham和Karnovsky(1966)首先用3,3′二氨基联苯胺(DAB)的游离碱作为HRP反应的成色剂研究鼠肾小管内HRP的分布。1972年LaVail和LaVail首次将DAB用以显示在中枢神经系内运送的HRP。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者们均用DAB作为成色剂以显示组织中的HRP。DAB与HRP和过氧化氢作用形成的棕色反应物性质稳定,我们曾发现棕色反应的切片在100%乙醇中浸泡二周后,仍保持相当数量的标记细胞和终末,而且棕色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4.
辣根(HRP)的组织化学法是利用辣根注入神经组织后,由注射点沿轴突的逆向传导,进入胞体,或顺向传导的途径,以了解脑内或外周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成为研究神经系统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首先由 Strans 介绍:Olsson 应用于外周神经系统,后又由 La Vail 和 LaVail 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这个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1.酶的注入  相似文献   

5.
七十年代出现了两种追踪中枢神经核团间联系的新技术。即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轴突逆行传送法(简称 HRP法),和放射自显影轴突顺行追踪技术(简称 ARG 法)。HRP 法是将微量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到中枢神经的某一核团,它被神经元轴突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六十年代,Richard等将HRP用于研究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1)。七十年代,Kr-istenson将HRP引入周围神经的研究(2)。1972年,Lavail等将此法用于中枢神经的研究(3)。此后,HRP法在神经系统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论文数量增加之快,犹如雨后春笋。  相似文献   

7.
脑干神经元投射到脊髓的纤维,除传递运动信息外,并对感觉传入信息起反馈作用,产生下行抑制和提高痛阈与针刺镇痛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60只猫的胃前壁埋藏或注入5~10mgHRP,用以追踪周围神经的纤维联系。猫存活2~5天后用1—2%多聚甲醛—1.25%戊二醛的0.1M,pH7.4的磷酸缓冲液进行心脏灌流、取材、连续冰冻切片。切片分别按 BDHC(m)法和 DAB(11)法处理。在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腹腔神经节和 T_5—T_(12)脊神经节中见到酶标记的神经细胞,少量 T_2、L_1和 L_2脊神经节的切片也可见到标记细胞。在脊神经节切片中,大细胞和小细胞均见有标记细胞,以小细胞为多见。标记细胞的出现,经 BDHC(m)法处理的切片多于 DAB(11)法处理的切片,且反应颗粒较为清晰。本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上述研究探索了用 HRP 追踪周围神经纤维联系的一些经验。对内脏感觉传导初步提供了形态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应用辣根过氧化酶逆向运输技术(HRP法),研究了家兔颌下腺的神经支配,发现支配颌下腺的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在脑干下端的位置靠前,紧邻面神经核的背外侧;腺包囊下感觉神经起自第2~4颈脊神经节,以第3节为主。  相似文献   

10.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入脑内定位,以标记法追踪脑内各核团间神经元的走向,是研究神经元间联系较为准确而简单的方法:它比用神经溃变和放射自显影法更为方便。本实验旨望通过 HRP 注入大白鼠脑乳头体,特别是乳头体内侧核内,以探讨药物沿神经元的轴突逆行传入胞体,或由胞体沿轴突顺向传出的途径,以确定乳头体与鼠脑其他部位神经元的联系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法对支配大鼠咬肌的神经元部位进行了研究。结果:大鼠三叉神经半月节分为 大、小两个节;咬肌感觉神经元位于同侧半月节小节内及同侧三叉神经中脑核;咬肌运动神经元位于同 侧三叉神经运动核全长(尾侧平面位于腹外侧,中间平面外侧、背腹均有,头侧平面集中于背外侧)。支 配咬肌的感觉神经元较运动神经元更快、更深地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相似文献   

12.
用~3H-HRP自显影术研究了大鼠上、下颌第一磨牙感觉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节内的解剖学定位。结果表明,这些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节内按其所支配的牙齿不同虽有一定分布范围,但也存在明显交错与重迭现象。这一研究结果为牙源性牵涉痛发生的机理,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HRP注入猫舌骨下诸肌,发现颈、延髓移行部的脊上核及脊髓C_1—C_3Ⅸ板层内、外群运动神经元被标记。感觉神经元标记部位各肌不同,肩胛舌骨肌(m·OH)C_1—C_5;胸骨舌骨肌(m·SH)C_1—C_4;甲状舌骨肌(m·TH)C_3;胸骨甲状肌(m·ST)C_1—C_4脊神经节。标记细胞数差异很大,最少1个,最多达13个。  相似文献   

14.
对181例各种类型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使用Hep-2细胞作抗原的过氧化物酶技术进行了ANA检测,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了比较。证实两种方法的相符率较高,特别是对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病、硬皮病的检测,符合率为93.3%~100%,对用其它方法检出率较低的类风湿的检测符合率也可达71.4%。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两法没有明显区别。认为用Hep-2细胞作抗原的酶染色法,具有方法简便、不需使用荧光显微镜、细胞及核仁体积较大、易于分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胆囊收缩素(CCK)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183个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中,85%为Ⅰ型无长突细胞,12%为Ⅱ型无长突细胞,3%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CCK免疫阳性纤维呈点状散布于内网层的1~5各亚层.在视网膜平铺片上,CCK免疫阳性细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的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30 ±2.3个/mm~2,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90~200 um×60~110um,后者的突起长度约为60~100um。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研究P物质(SP)样免疫反应性神经元在蟾蜍视网膜的定位与分布。结果表明:在580个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中。43%为Ⅰ型无长突细胞,41%为Ⅱ型无长突细胞,16%的细胞体位于节细胞层,暂定为移位无长突细胞。SP样免疫反应突起分布于内网层的第1、3、5亚层,以第3亚层最丛密,形成一致密的网层,第5亚层次之,第1亚层最稀少,不形成连续的网层。在视网膜平铺片上,SP样免疫反应细胞体均匀分布于视网膜中央区和周围区,其密度为536±107个/mm2(平均数±标准差)。它们的树突野呈对称和非对称两型,前者的树突野大小为500~700m×200~500m,后者的长突约为300~500m。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HRP逆行标记法研究猫空肠回肠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大小和定位分布。猫空、回肠初级感觉纤维来自双侧T_3~L_5脊神经节和双侧迷走神经下节,脊神经节的集中分布节段是T_(10)~L_3节段。但空肠和回肠初级感觉神经元的集中分布节段有所不同,空肠是T_(10)~L_2脊神经节,回肠是T_(12)~L_2脊神经节。分布特点符合既分散又集中的分布模式。空肠和回肠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多呈椭圆形、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细胞大小以中小型为主,又以中型为多。标记细胞在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下节内呈弥散性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和方法:本文用双重免疫染色包埋前免疫电镜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NPY神经元分布及NPY神经末梢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大鼠孤束核嘴尾侧全区内见到中型的圆形或卵圆形的NPY阳性神经元,NPY阳性神经纤维集中分布于孤束核的内侧部及背侧周边区。在孤束核的内侧部可见到蓝绿色的TH阳性神经元和棕色的NPY阳性神经元及阳性神经纤维,其中的梢嘴侧平面的孤束核背内侧一部分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细胞单位记录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大鼠黑质网状部(SNR)对丘脑腹内侧核(VM)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刺激SNR抑制大多数VM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反应分为单纯抑制和先抑制兴奋两种不同形式,结果提示,在大鼠,SNR-VM传入投射主要通过抑制VM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参与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周围神经损伤后期远侧端特异性表达的65KD蛋白对鼠胚脊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2周的动物模型,自然凝胶系统电泳分析损务后神经远侧端中的蛋白组分,将65KD蛋白区带胶条与14天鼠胚脊髓运动神经元联合培养,结果: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元侧端中特异性地出现表达增强的65KD蛋白;与含65KD蛋白区带胶条联合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细胞存活数量多,突起生长旺盛,结论: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