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多为形态中空且有腔的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以传化饮食和水液、排泄糟粕为主。《素问·五脏别论》日:“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又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所说:“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用各殊也。”说明“实”是六腑的生理,而“满”是其病理。因此,六腑必须通降正常,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在生理功能上有"腑"的部分特性,需通降有序,腺液排泄通畅,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在发病特点上也与六腑疾病类似,通降不及是六腑病变和前列腺病变的共同病机关键,"腑以通为用"理论可用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 《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说明六腑之气宜通不宜滞,滞则胀满,其生理功能“以通为用”。胃为六腑之首,职司受纳腐熟,“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同上),从而揭示了胃的磨谷转输,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的功能。笔者仅从生理、病理两方面作以浅议。  相似文献   

4.
万文蓉 《光明中医》2009,24(12):2341-2342
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对腑病的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素问·五脏别论>指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说明六腑以"实"为生理,"满"则为病理.即六腑必须畅通无阻,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如果六腑通降失常,积滞内停,常可导致多种腑病的发生.因此,六腑的功能决定了腑病"以通为用"的治则.现就临床辨治泄泻验案1例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灵枢》看六腑病的取穴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腑病亦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六腑出现传化失常,通降失调而为病,又因六腑与五脏相为表里,其生理功能多相互联系,故在病机变化方面亦常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六腑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肝虽不属六腑之列,然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肝亦应以通为用。故肝病的治疗,当以“肝以通为用”理论为指导,着眼于通,既要补肝体,又要畅肝用,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古代医家以《黄帝内经》有关于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理论,又因六腑病见气实上逆不顺诸证时,多用通泄降逆之方药而获效的实践,总结出了“六腑以通为用”或“六腑以通为补”的学说。此说虽然被许多中医学者广为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果,然而作为一种理论论述,“六腑以通为用”说有偏离阴阳“纲纪”之处。用于指导临床亦出现了许多偏差,故有必要修正之。笔者初步认为应修正为“六腑以通调平和、虚实交替为用”。也就是说,六腑之用不能一味只讲“通”,通为阳,约为阴,阴阳动态调和“以平为期”,须通调平和有度,而且应虚实交替、节律和谐地统一于用。  相似文献   

8.
凌扬  安祯祥 《中医药导报》2006,12(11):11-11,13
“六腑以通为用”是消化道肿瘤采用“通法”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通法”在维持消化道正常的功能,缓解癌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治胆七法     
胆附于肝,肝胆相合,互为表里。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府,具有双重的生理功能。属六腑者,以其不能壅塞,所谓“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属奇恒之腑者,以其“为中正之官,藏清净之液,故曰中精之府”,祖国医学特别重视胆的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在论述了脏腑的各自生理功能之后,  相似文献   

10.
人体内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医称为六腑。其生理功能相互为用,主管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排泄的作用。《素问·五脏别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可见,六腑转化水谷,需要不断地受纳排空,虚实更替,不能停滞,所以前人有“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常见外科急腹症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等,大多为六腑病变。若六腑不能传化物,或满而不泻,则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故急腹症的主要临  相似文献   

11.
“以通为用”治疗胆囊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通为用”是指六腑的生理功能以畅通为基础,通则顺,顺则治,治则无病,所谓“传化物而不藏”是也。治疗六腑病症,必须把握住“以通为治”的原则。笔者遵循这一法则,临床应用中药治疗胆囊炎206例,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六腑以通降为顺,通降法的目的是使胃、小肠、大肠、胆等得以畅通无阻而恢复其正常功能。通降法包括理气降逆、泻下通腑、消食导滞等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胞宫名称的起源胞宫是女子特有的器官。胞宫又叫“女子胞”、“胞脏”、“子宫”或“子脏”等。“子宫”一词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出现了。《针灸大成·经外奇穴》有“子宫”一穴。从生理功能特点来看,胞宫既不同于五脏,亦不尽同于六腑,故《内经》称为“奇恒之腑”。二、胞宫的生理功能《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说明五脏主藏精气,藏而不泄;六腑主传化物,泄而不藏。胞宫主藏蓄阴精,月经间歇期蓄藏精(经)  相似文献   

14.
王郑  赵智强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66-1168
赵智强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亦或胆石、虫积、术后伤胃等有关。其基本病机为胆胃失和,并可兼夹多种邪气,如夹痰、夹瘀、夹积、夹湿、夹火等,病位在胃,与肝胆密切相关。胃隶属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临证时当运用通法恢复胆胃正常生理功能。而通法不仅仅指通下一法,常用的泻肝安胃、制酸利胆,健脾助运、补而不滞,辛开苦降、清利湿热,活血止痛、理气化瘀,酸甘化阴、润燥生津,化痰散结、抗癌解毒等都属通法范畴,处方时须灵活多变,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5.
胆病一得     
余光明 《四川中医》1997,15(5):14-15
胆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本文所及,系指“胆囊炎”、“胆石症”范畴。愚在临证时,不拘于一味攻下,而审势利导,以小柴胡场化栽,取得一定临床效果。胆腑居六腑之首,具有六腑的特点:传化物而不藏,其所传的化物是所盛的“精汁”。同时,其又隶属“奇恒之腑”,具有“奇恒之腑”的特点:“藏而不泄”。其在肝之短叶间,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盛精汁三合。由此,确定了胆腑的特殊生理功能;汇集肝之余气,聚而成精,贮存精汁,以及传导精汁。因此,胆腑具有既泄也藏的生理功能。这与现代医学认为:胆囊具有贮存、浓缩、排空胆汁的生…  相似文献   

16.
1.何谓脏腑?包括哪些内容?脏与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三类。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即脑、脉、骨、髓、胆、女子胞。五脏的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神。六腑的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五脏的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以藏为主。六腑的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脏腑总的功能是化生营养物质,促进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 2.你对“肝体阴而用阳”是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三焦病理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焦理论,《内经》奠定基础,《难经》发微说新。嗣后医家不断聚讼,众说纷纭,至今仍多争议。依据《内经》、《难经》之论,三焦一为六腑之一,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一为部位概念,是人体部位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三焦为腑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行水液和通行元气。汉代仲景有“三焦通会元真”之论(《金匮要略·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素问·五脏别论》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生理特点决定胃、胆、大小肠的主要功能得以正常运行,保持其通畅无阻。因此通降法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最为常用,也每每能获得良效。本研究就通降法在消化病治疗中的理论研究和方法应用综述如下。1疾病类别1.1胃炎  相似文献   

19.
人体健康长寿很重要的条件 ,是先天禀赋强盛 ,后天营养充足 ,正因如此 ,滋补在养生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年老体弱者用之更多。而通腑则为祛邪之法 ,若用之不当 ,可损害机体 ,有伤正之弊 ,所谓“人参杀人无过 ,大黄救命无功”,故养生常远通腑。然而 ,通腑可消除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 ,有助于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 ,因而在养生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 维持肠腑清洁汉·王充在《论衡》中指出 :“欲得长生 ,肠中常清 ,欲得不死 ,肠中无渣”,说明保持肠腑清洁有益于健康。腑以通为顺 ,《素问·五脏别论》说 :“六腑…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88-1390
六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现代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六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则免疫功能正常,邪气难以致病;如果六腑功能失常,正气虚弱,则免疫功能多低下或紊乱,易引起多种疾病。文章通过中医和现代医学文献检索,探讨了六腑中的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及三焦在现代免疫中的作用,浅析了中医六腑学说和现代免疫二者的关系,旨在为防治中医六腑相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