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杆菌的产酶表型及耐药分析。方法 分别用纸片扩散法及双纸片协同法检测528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a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头孢西丁初筛试验筛选头孢菌素酶(AmpC酶)。再应用头孢西丁提取物三维试验确认AmpC酶。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用K—B琼脂扩散法。结果 282株革兰阴性杆菌中检出ESBLs 146株,占51.8%,其中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分别为41株(28%)、28株(19.2%)、15株(10.3%)。检出AmpC酶41株,占14.5%,以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多,分别为12株(29.3%)、6株(14.6%)、5株(12.2%)、3株(7.3%)。同时检出ESBLs和AmpC酶者21株,占7.4%,其中大肠埃希菌7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阴沟肠杆菌5株、不动杆菌3株。大部分产酶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耐药。结论 当前耐药产酶菌株已成为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2.
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革兰阴性耐药菌中普遍存在,并通过不断的点突变,拓宽了酶活性谱或增强了耐受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能力。现就SHV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4.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利用 3种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标准TEM型β 内酰胺酶 (TEM 1、TEM 2、TEM 5 )研究 3种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噻肟、舒巴坦和克拉维酸 )的抑酶方式 ,目的是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素、寻找新的耐酶抗生素和新的酶抑制剂提供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药品与试剂 头孢噻啶 (cephaloridine,CER ,Sigma) ;头孢噻肟 (cefotaxime ,CTX ,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 ) ;舒巴坦(sulbactam ,Sul,Pfizer) ;克拉维酸 (clavulanicacid ,CLA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相似文献   

5.
SHV型β—内酰胺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4种SHV型β-内酰胺酶的动力学。以L-B作图法求取Km和Vmax。除SHV-1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肟没有水解作用外,SHV型β-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水解作用。头孢噻肟对SHV-2、SHV-4、SHV-5有较高的亲和力(低Km),但Vmax均不超过15%,SHV型酶的最适pH值为6.6-7.4;最适反应温度是34-40℃。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耐药特点 ,指导临床用药 ,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流行。方法 :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NCCLS) 1997年推荐检测ESBLs的初筛和确认试验为标准进行判断。结果 :在所测菌株中 ,检出产ESBLs细菌 2 3株 ,它们几乎对所有的 β 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 ,但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 :产ESBLs的细菌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治疗产ESBLs的细菌引起的感染 ,应用亚胺培南 (碳青霉素烯类 )、含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流行,方法: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7年推荐检测ESBLs的初筛和确认试验为标准进行判断,结果:在所测菌株中,检出产ESBLs细菌23株,它们几乎对所有的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结论:产ESBLs的细菌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治疗产ESBLs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应用亚胺培南(碳青霉素烯类),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有效。ββββ  相似文献   

8.
CEFTAZIDIME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ftazidime(CTD)对革蓝氏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本实验着重观察它对成都地区临床分离产酶菌株的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和抑酶作用。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UV-260型(岛津)上测试。结果显示;九种头孢菌素中,CTD与头孢噻肟(CTX)对十一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CTD对酶水解率除PSE-4、OXA-2和OXA-3外均低于CTX、在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对酶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CTD>CTX>CEA>CPZ 结果还表明:对成都地区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酶提取物的稳定性以CTD为最好,而对大肠杆菌酶提取物则以CTD和CTX两者为最好(P<0.01)。 抑酶结果表明。当CTD5μg/ml与CMD、CER(0.2mM)联合对标准β-内酰胺酶有明显地抑酶作用,对CER、CMD有保护作用(P<0.01)  相似文献   

9.
王美英 《河北医药》2011,33(17):2667-2669
随着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强,耐药机制日益复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我院呼吸内科门诊病人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对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呼吸内科门诊病人116例,男性85例,女性31例,年龄(59±s 8)a,均有使用抗生素史。采集病人的标本包括痰液78份(其中7份来自纤支镜气管吸出物)、血液3份、尿液7份、支气管灌注液26份、胸腔积液2份。采用E试验法测定11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16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筛选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菌11株,抗菌活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4%、76.3%和69.1%。结论:亚胺培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复合制剂可作为治疗产β-内酰胺酶耐药株感染的选用药物,而亚胺培南可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研制开发的几种新型耐β-内酰胺酶的复方抗生素制剂。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三唑巴坦等几种,其复方抗生素制剂有安灭菌、特美汀、优立新、舒普深、Zosyn等,本文就其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以及制剂规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某院2003至2007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观察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375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用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 375株大肠埃希菌中2003年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23.8%,2004年检出率为25.4%.2005年检出率为31.3%,2006年检出率为36.6%,2007年检出率为44.9%,呈逐年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也呈上升趋势.结论 应加强ESBL-s的检测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β-内酰胺酶与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治疗机体细菌感染的药物,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这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滥用、误用也引发了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其中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作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广东省中医院产SSBL革兰阴性菌的表型,了解产SSBL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机制,以利于耐药性的检测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196株(包括大肠埃希菌100株,克雷伯菌属63株,阴沟肠杆菌33株),用双纸片确诊法检测ESBLs;改良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性。结果广州地区革兰阴性菌中ESBLs检出率为35.8%,AmpC为3.57%,SSBL为1.53%。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显示,产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全部表现为多重耐药,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结论产SSBL革兰阴性茵是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细菌,主要的耐药机制是产ESBLS和AmpC酶,治疗中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最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致败血症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999年3月- 2007年6月间经血培养证实革兰阴性败血症的病例141例,检出菌株159株,以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菌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86.1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等较敏感,耐药率均低于10%;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达32.84%,ESBLs阳性菌株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曲南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 BLs阴性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败血症革兰阴性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等抗菌药物敏感性高。产生ESBLs是革兰阴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β-内酰胺抗生素后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芳  童明庆 《药品评价》2005,2(5):377-379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抗感染效果很好的一类抗菌药物,一直在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增多,导致了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性的增加,限制了此类抗生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浙江湖州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20株阴沟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质粒型AmpC MIR及DHA、TEM、SHV、CTX-M和OXA 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该20株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敏感,头孢吡肟敏感率为40.0%,对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80.0%~100.0%之间.MIR、DHA和TEM基因的阳性株数(%)分别为17株(85.0%)、1株(5.0%)和14株(70.0%),而SHV、CTX-M和OXA基因均阴性.结论 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质粒型AmpC MIR及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率很高,在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质粒型AmpC MIR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1821株G~-菌和G~+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8月临床分离的1821株细菌进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敏试验,并对耐药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多数G~-菌有强抗菌活性,尤其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分别为6.2%和3.8%)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13.6%和9.6%)有强抗菌活性;G~+菌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均大于78%。结论我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现象明显,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耐药株的出现从而控制院内感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TEM型β—内酰胺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3种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TEM型β-内酰胺酶的动力学。以L-B作图法求取Km和Vmax。TEM-1、TEM-2对青霉类类有较强水解作用,对第一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也有一定程度水解,而对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新及其它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无水解作用;而TEM-5对青霉素类及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解;TEM型酶的最适pH值为6.6-7.4,最适反应温度为35℃-40℃。不同TEM型酶其水解底物轮廓有较大差异,温度、pH值对酶活性也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20.
OXA型β-内酰胺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XA型β-内酰胺酶大多数出现在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科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中,通常介导耐氨基组和脲基组青霉素,强水解氯唑西林、苯唑西林和甲氧西林。克拉维酸仅能微弱抑制其活性,但它却被NaCl强烈抑制。OXA型酶相当于Ambler D类酶,和A、C类酶一样为活性一位点丝氨酸。OXA型酶的氨基酸序列与A、C类酶的一致性约为16%。至今已报道了33种OXA型酶,命名为OXA-1-31及Amps和LCR-l。大多数酶作了DNA序列分析,有的作了生化分析,对OXA-10和OXA-13还作了三维结构分析。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可将OXA型酶分为6个群,群与群之间相关性很弱(约20%-30%)。OXA型酶耐药谱通常很窄,但现已发现OXA-2或OXA-10突变衍生酶的耐药谱已扩散到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或亚胺培南。编码OXA型酶的基因常位于质粒和/或整合子中,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