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血栓栓塞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993年元月~2002年12月确诊的18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本组误诊率达52.9%,本组有11例死亡,病死率61.1%,6例患者经手术、溶栓及抗凝治疗后存活,1例自动出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本组肺血栓栓塞症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血栓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常规X线、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血管超声等均有助于其诊断,但肺灌注显像及螺旋CT更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例选择为1997年 9月~ 2 0 0 1年 5月临床诊断高度怀疑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 140例 (男 79例 ,女 6 1例 ) ,平均年龄为 39± 18岁。所有患者均行肺灌注、肺通气显像及下肢深静脉显像。其中 2 6例患者同时进行肺动脉造影 ,11例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检查 ,36例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 ,18例行下肢容积血流阻抗图检查。结果  140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中有下肢静脉病变者为 12 0例 ,占 85 7%。近端病变 113例(80 0 % )。下肢深静脉显像与X线下肢静脉造影、下肢容积阻抗图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符合率分别为 90 9% ,72 2 % ,80 0 %。结论 研究证实下肢静脉病变和血栓形成是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栓子主要来源于近端静脉血栓。放射性核素肺灌注 /肺通气、下肢静脉显像是诊断肺血栓栓塞症和下肢深静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结果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5例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好转。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肺血栓栓塞症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肺动脉内的栓子通常来源于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的预防与诊治是目前临床管理的重点之一。肺血栓栓塞症的不良预后不仅与心肺功能受损有关,也与炎症反应有关联。目前发现炎症反应在深静脉血栓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感染与非感染相关的炎症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患有炎症相关疾病的患者静脉血栓更易形...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血栓拴塞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40例(急性起病21例,慢性反复并急性发作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滤器置于肾静脉开口以下。之后对其中39例实施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随访1—48个月。40例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未发现与导管操作有关的并发症。未见有患者因肺血栓拴塞症而死亡。39例经足背静脉持续顺行溶栓的病人38例下肢肿胀得到明显改善,占97.4%。此结果提示,经颈静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血栓栓塞症安全有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应尽早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并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矽肺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6月我院矽肺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症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疑似患者行Wells量表评分,对低、中、高度可能性的患者进一步行CTPA检查,经CTPA确诊15例.确诊患者予抗凝及中药血栓通治疗,经治疗14 d后15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重视矽肺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在基层医院Wells量表临床预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价值可能性大,经CTPA诊断后,进行相应正规的抗凝及中医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以及临床工作中如何早期识别。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国内外期刊报道过的1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病例,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6~65岁,14岁以下儿童10例。血栓形成多在肺部感染后1~21d不等。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死亡患者4例,3例尸检证实死因为肺血栓栓塞症。19例患者均无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11例患者抗磷脂抗体阳性,其中3例合并有蛋白C水平的降低,1例合并有蛋白S水平的降低,1例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7例患者上述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支原体感染直接或者间接对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可以解释那些没有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患者出现的PE这一临床现象。需要临床加以警惕,早期发现,及早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种严重的、潜在致死性疾病,包括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一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早期评估血栓和栓塞的风险及预后。我们通过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病人的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和纤维蛋白原[Fg]浓度的检测,以探讨Lp(a)和Fg这一危重疾病的关系。临床资料1.对象:选择2002~2005年急性肺血栓栓塞住院病人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0岁±12岁,设为肺血栓栓塞症组。所有病人经肺螺旋CT或MRI确诊。另选同期经下肢血管超声明确诊断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病…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住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问题。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强调院内VTE预防的重要性,在对患者进行血栓风险、出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既往循证医学证据、中国国情及相关临床实践,针对VTE的科学预防提出专家推荐意见。推荐意见为临床上VTE的预防提供了更多依据和指导,以期减少住院相关VTE事件的发生,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患者,从一般处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102例完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率为66.7%。其中1例并发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优质全面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降低手术治疗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0例作为肺血栓栓塞症组,7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肺血栓栓塞症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9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每搏指数、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组MAP、CI、CO、每搏指数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血栓栓塞症组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女性、晕厥、V1~3 T波倒置比例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吸烟、高血压、脑卒中、癌症、外伤或手术、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咯血、胸闷、心悸、咳嗽、D-二聚体、右束支传导阻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与非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是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性别和年龄是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E)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VTE为一种高复发性疾病,观察性研究显示若停用抗凝治疗后,该疾病10年的累积复发率可高达30%~([1])。VTE导致的血栓后综合征(PTS)、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等并发症亦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因此VTE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2])。部分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二级预防;目前针对华法林不同的抗凝治疗强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综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39例患者痊愈出院。其中35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退,轻度肿胀3例,1例发生肺动脉栓塞,经综合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对植入腔静脉滤器患者,应抬高患肢、足踝上部加扎止血带、用50%硫酸锾热敷、从患肢足背静脉滴注溶栓药物及进行下肢空气波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各种病因导致的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好发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因此常将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ndbolism,TTE).  相似文献   

15.
肺血栓栓塞症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规范、足量的抗凝治疗是溶解肺动脉血栓、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死亡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对于同时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查找病因并明确诊断、预防出血与抗凝治疗仍是诊治难点。本文报道1例以肺血栓栓塞症为首发表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分析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较高,综合平衡抗凝获益及其出血风险、强化医患沟通是做出合理临床决策及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CVC-relatedDVrr)是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后,导管所在的深静脉或其邻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可导致导管功能丧失,且深静脉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血栓栓塞症(以下简称肺栓塞).肺栓塞是院内非预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故预防应重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价值。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加用预防性护理。将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86%)、并发症发生率(5.71%)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应用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可起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作用,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癌症常见的并发症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和肺血栓栓塞症.近年来,随着血栓栓塞性疾病研究的深入,肺癌相关性VTE已引起关注.其中,肺癌患者的预防性抗凝治疗具有很大争议性.初级预防能使肺癌相关性VTE发生风险减少,但相关研究同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提高.目前尚不推荐对肺癌患者进行常规抗凝,但对血栓风险高、出血风险低的肺癌患者进行选择性抗凝可使其获益.因此,肺癌相关性VTE的风险评估和分级可提高预防性抗凝的临床获益,减少相关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9.
<正>1前言血栓栓塞性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动脉缺血发作、卒中等;(2)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相似文献   

20.
对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性的关注已愈数十年.VTE是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TE)的合称.在预防住院患者发生VTE方面,外科系统远远走在了内科系统前面,尤以骨科和肿瘤围手术期的VTE预防开展的最为普遍,相关的临床研究也最为深入,国内外已达成广泛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