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舒血管多肽,参与许多重要功能的调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累及肾脏和眼,CGRP强大的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内皮细胞、抑制内皮素收缩血管的作用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过程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发生并在两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CGRP在微血管病变中的变化趋势,可以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可分为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 ,其基本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基底增厚所致的微循环障碍 ,从而导致组织缺氧和损害 [1] ;大血管病变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动脉硬化[2 ] ,可引起冠心病、肾动脉硬化性高血压、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无论是微血管病变还是大血管病变 ,血管重建均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细胞因子是对细胞分化、生长、增殖及功能等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多肽 ,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效应 ,又称细胞多肽调节因子 ,在糖尿病 (DM)状态下…  相似文献   

3.
<正>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血管病变以血管增殖,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微血栓形成为特点,是糖尿病微血管特异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及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在并发视网膜及肾脏病变等的形成中与患者外周血中功能活跃的血小板相对增多有关,有关文献报道血小板许多功能异常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但对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我们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状态血小板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首位危害视力的视网膜类疾病。尤其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近年来有学者提出DR不仅仅是微血管的病变,更是视网膜血管-神经单位的损伤,且有研究发现在DR的早期就存在神经病变,即神经病变先于微血管病变。关于DR病变的机制有许多,如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慢性炎症等。本文主要针对高血糖诱导的氧化应激以及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神经变性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其病理生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糖、血压对微血管病的影响,旨在强调糖尿病及并高血压者调糖及调压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它的发生、发展、预后,与糖尿病代谢紊乱的关系,有不少学者探讨,本文统计老年糖尿病86例,分析血糖、血压对微血管的影响(主要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单纯糖尿病血糖增高>11.1mmol/L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是血糖<11.1mmol/L的2.5~2.8倍。如同时合并高血压,微血管病变增加达71%~86%。结果: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其中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所特有的,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结论:在高血压组,血糖小于或大于11.1mmol/L对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无太大差别。还发现同组病人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高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血浊理论作为现代中医学理论,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失去清纯状态,转变为混乱、浊化、失序的病理现象。血浊作为病理产物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诸多疾病的继发性致病因素。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内皮细胞是血浆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特殊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完成血浆与组织液代谢交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维持血管张力等功能。糖尿病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这与血浊的特性高度契合。血浊既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致病因素,内皮细胞持续损伤亦是血浊继而为病的病理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血浊理论的源流,强调了血浊的中医学属性特点;然后,介绍了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密切联系,并认为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核心病机。最后,基于血浊理论,结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疾病特点,归纳出该病阴虚燥热、血浊内生、络脉瘀痹的病机演变特点,并提出以养阴护脉、清化血浊、通瘀畅络为治法,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由于胰岛素、抗生素及众多降糖药的临床应用,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及感染已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其各种慢性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慢性并发症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血管病变方面,如心脑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肢端坏疽等,都是由于大中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所致。据统计,糖尿病病人的心脑血管患病  相似文献   

8.
电镜观察糖尿病模型大鼠神经网膜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观察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是否早于视网膜微循环改变 ,用链脲佐菌素 (STZ ,6 0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分别于模型建立后 1周、2周、1月处死大鼠 ,电镜观察大鼠视网膜及其微血管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大鼠于模型建立后 1周、2周 ,其神经网膜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微血管无明显改变 ;模型建立后 1月 ,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神经网膜微血管基底膜和周细胞无明显改变 ,但其神经网膜从外丛状层至神经纤维层有明显变化 ,表现为线粒体数目减少 ,线粒体肿胀 ,嵴变短、消失和髓样变性。神经纤维层和内、外网状层细胞突起水肿 ,在神经纤维层尤其明显 ,在神经节细胞层可见暗细胞形成。由于神经纤维层细胞突起水肿明显 ,压迫其周围微血管 ,导致微血管管腔狭窄 ,甚至闭锁 ,但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基底膜未见异常。结果提示 :糖尿病早期大鼠在视网膜神经细胞损害已发生时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超微结构未见异常 ,神经网膜神经细胞的损害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9.
慢性高血糖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医务工作者对糖尿病认识的加深和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糖尿病急性合并症(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危象)已不多见.而慢性合并症(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则成为危害糖尿病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慢性合并症发生的基本原因是慢性高血糖.慢性高血糖通过晚期糖化终产物的蓄积,毛细血管基底膜成分的改变,内皮细胞、血小板、血液粘度和纤溶系统活性的改变以及某些酶系的激活等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阻塞和透过性增加形成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和肾病)和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下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主要是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害所引起的视网膜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导致视力下降和致盲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着极高的发病率,病程5年~10年,发病率为50%~56.7%,10年以上者发生率为69%~90%。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亦是四大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病理性血管新生是其发生的重要病理表现,系统地阐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治疗研究进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毛细血管增殖、基底膜增厚、微血栓形成为特点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病变,其发生机理涉及多种因素.研究认为,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微血栓形成的始动环节,而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在微血管病变的整个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组通过测定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探讨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常伴有全身微血管和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根治DR的办法,其关键在于及时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达到对DR的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关小康 《吉林医学》2007,28(4):442-44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代谢异常可以导致各种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中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主要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周细胞丧失、微动脉瘤产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进一步导致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闭塞,动静脉改变,乃至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增殖。DR一般沿着亚临床期一非增殖期一增殖期这一病变规律发生发展,其发生发展研究证实,可能与多元醇一肌醇代谢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的生成和堆积、  相似文献   

15.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视网膜、肾脏和神经组织损伤,目前因治疗方法有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并能分泌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物质,通过神经营养、促进或抑制新生血管、抗凋亡等机制,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该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是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血管形成是DR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激光光凝治疗的目的是光凝视网膜,将缺氧区转化成瘢痕而减少视网膜对氧的需求,从而使新生血管消退,水肿消失。适度的光凝斑主要作用于视网膜外核层、色素上皮层及脉络膜的毛细血管层,使脉络膜视网膜间产生牢固粘连,稳定视网膜病变,保持部分视网膜功能,保存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7.
王敏  班博  张梅  汲宝兰  孙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4):1717-1721
贫血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多项研究表明贫血是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可通过诱导缺氧、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失调等机制参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贫血与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的致病关系,研究通过纠正贫血改善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预后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最为重要。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延长、发病年龄增加、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等是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对106例有无眼底病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探讨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相关因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9.
陈胜泉  程子安 《浙江医学》2010,32(2):238-239
近2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近4倍,人群发病率约为4%,而且约70%的患者存在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中最为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目前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DR的基本病变是毛细血管周细胞退行变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增生等改变。目前的研究显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糖升高、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血糖升高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也是引起DR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