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因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病人126例,占同期外伤性颅内血肿962例的13.1%,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94例,女32例,年龄10~76岁,平均40.8岁。其中大于65岁老年患者19例。1.2 受伤情况 交通事故78例,占61.9%;坠落伤23例,占18.3%;跌伤16例,占12.7%;铁器伤9例,占7.1%。1.3 临床表现 原发性昏迷97例,其中持续性昏迷或昏迷程度加深51例,有中间清醒期46例。闭合性颅脑伤120例,开放伤6例。伴颅骨骨折37例,颅底骨折21例。在观察过程中116例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另10例双侧瞳孔散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脑疝期颅内血肿快速钻颅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78例脑疝期颅内血肿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 ,采用快速钻颅吸出部分积血和血凝块 ,迅速缓解颅内高压后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对照组 3 8例 ,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治疗组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时间需 15~ 2 8min(平均 18min) ;对照组 45~ 74min(平均 5 5min) ,经wilcoxon检验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死亡率低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双侧瞳孔散大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快速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 ,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快速钻颅减压抢救脑疝期颅内血肿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脑疝78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血肿占闭合性颅脑损伤的8%~10%,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在所有颅脑损伤死亡病人中约有50%存在颅内血肿。脑疝是颅脑损伤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必然结局.是一种严重的危象。早期预防和治疗颅内压增高。以减轻脑疝及脑干损害,才可能取得良好预后。我科从2005年1月到2007年3月共抢救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脑疝78例。现将其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疝期颅内血肿术前快速微创穿刺抽吸减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脑疝期颅内血肿42例采用术前微创穿刺抽吸血肿减压,然后再进行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 术前微创法吸出血肿10-80mL,从确定手术至微创抽出积血减压所需时间约5~15min,平均为10min。结论 对脑疝期颅内血肿患者,术前微创穿刺减压能迅速缓解颅内高压,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微创术用于颅内血肿并发脑疝开颅术前的急救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可以迅速排除液态血肿,降低颅内压,缓解颅内高压危象。2002年11月-2003年11月我们将其运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开颅术前的急救,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颅内血肿脑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首先行脑血管造影(DSA)或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行手术治疗。而有一部分病人急诊来院时已经出现脑疝或者人院后还没来得及DSA或CTA检查就二次出血脑疝,这部分患者的死亡率很高。笔者2002年6月至2005年9月共做该类手术1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10—2013-10我院诊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72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血肿清除术,研究组患者行快速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治疗后近期疗效、血生化指标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窗完成时间(12.87±5.24)min,较对照组的(27.94±3.78)min短,随访良好率52.78%,对照组30.56%,研究组病死率11.11%,对照组33.3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颅内压、手术第14天与第28天S-100B水平与N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手术第7、14与28天NSE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外伤性颅内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开颅清除术前行快速减压法,可缩短完成骨窗时间,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锥颅引流抢救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所致脑疝患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疝是目前外伤性颅内血肿病死、病残的主要原因,寻找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抢救外伤后颅内血肿所致脑疝患者的方法,可缩短脑疝持续时间,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98例外伤后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其中部分患者采用手术前锥颅引流的方法抢救,与手术前未锥颅引流直接开颅手术患者的疗效相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64例,均接受相同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前2组GO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2周2组GOS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4.64±3.82)d和(16.46±2.34)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9%和3.1%,两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颞叶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疝是外伤性颅内血肿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寻找一种快捷而有效的抢救外伤后颅内血肿所致脑疝患的方法,可缩短脑疝持续时间,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我院自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共收治98例外伤后颅内血肿致脑疝患,其中2004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48例患均采用开颅手术前锥颅引流方法进行抢救.将其与2000年10月-2003年12月直接行开颅手术治疗的50例患进行回顾性疗效比较,以评价两组患预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对61例高血压壳核出血,18例丘脑出血,11例脑室出血,7例小脑出血,5例脑叶出血,1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亚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例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致迟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开颅术后再出血行CT定位软通道血肿清除术,26例腰池置管引流术,并随访总结。结果136例中好转112例,中途出院11例,死亡13例。死亡13例中7例为入院时脑疝,3例为开颅术后再出血,1例突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死亡,2例患有肺心病、肾功能不全。随访109例,3个月后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预后,1级52例,2级20例,3级16例,4级19例,5级2例。结论钻孔引流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无手术切口,经济实惠等优点,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合并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合并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治疗32例病人,采用大骨瓣开颅术切口.清除血肿、止血后去除骨瓣,减张缝合硬脑膜。结果:本组病人治愈19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8例,死亡牢为2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合并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较好方法,可减少死亡率,提高患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46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46例均一次穿刺成功,39例术后3天复查CT证实原血肿已基本消失,5例术后5天复查CT证实血肿已基本消失,2例术后病情恶化而死亡.结论 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明显、死亡率低、致残率下降,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住院周期缩短,减低了病员医疗费用,是治疗颅内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7年6月~2002年12月对28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所致脑疝病人行穿刺抢救,效果明显,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18例,女10例;年龄12~65岁,平均41.2岁。意识朦胧、呕吐8例,浅昏迷12例,深昏迷8例。一侧瞳孔散大17例,双侧散大7例,双侧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CT定位后局麻下将颅内血肿穿刺针经头皮置入血肿腔,留置引流。结果:115例临床治愈,10例死亡(含1例家属放弃治疗),手术死亡率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病人恢复快,不失为目前治疗颅内血肿较为理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1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2000年引进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硬膜下(外)血肿12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