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伴有脑干胶质瘤的神经纤维瘤病1型二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报告2例伴发脑干胶质瘤的神经纤维瘤病1型的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 通过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明确诊断.结果 2例均确诊神经纤维瘤病1型,脑干肿瘤手术治疗,病理为胶质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结论 神经纤维瘤病1型可伴发脑干胶质瘤,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小儿脑干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对18例显微手术治疗的脑干胶质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术中影像资料和术后随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其中9例术后进行放疗。平均随访2.8年,总体效果良好。结论适应证明确的脑干胶质瘤患儿应积极显微手术治疗。在选择手术患儿时,除肿瘤系外生型、内生局限型或颈延髓型外,MRI上有局限性强化灶和神经功能缺失不明显也是重要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3.
脑干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脑干胶质瘤占成人脑肿瘤的2.4%,占儿童脑肿瘤的10%~20%.脑干肿瘤的75%是胶质瘤,任何年龄可以发病,发病高峰为7~9岁和40~5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目前国内缺乏脑干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外资料表明[1]:英国新诊断儿童桥脑弥散型胶质瘤每年为20~30例,美国为100~150例.美国儿童弥漫型桥脑胶质瘤发病率为0.18/10万人/年.王忠诚等[2]统计1980年初至2001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干胶质瘤31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1.3%.脑干肿瘤特别是脑干胶质瘤,手术治疗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弥散型和局限型脑干胶质瘤的病理学、超微结构特点以及增殖特性.方法 收集18例脑干胶质瘤标本,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18例脑干胶质瘤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脑干胶质瘤Ki-67蛋白表达,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8例脑干胶质瘤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大多数弥散型脑干胶质瘤细胞生长活跃或具有恶性转化倾向.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弥散型脑干胶质瘤生长较局限型脑干胶质瘤活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肿瘤均表达Ki-67蛋白,弥散型脑干胶质瘤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局限型脑干胶质瘤(P<0.01).结论 弥散型脑干胶质瘤较局限型脑干胶质瘤生长活跃、细胞增殖快,可能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5.
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临床资料。肿瘤均位于延髓,其中单纯位于延髓3例,累及上颈髓3例,累及脑桥3例,累及小脑1例。均经枕下后正中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辅助放疗2例。病理诊断为神经节胶质瘤。随访3个月~12年,失访2例;存活7例,未见肿瘤复发;术后4个月因急性呼吸道梗阻死亡1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脑干神经节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主要切除突出到脑干外及脑干内相对表浅的肿瘤。脑干神经节胶质瘤预后较好,后组脑神经麻痹是其主要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导应用5—氟脲嘧啶(5-Fu),卡氮芥(CCNU),羟基脲(HU),6—巯基嘌呤(6-MP)联合治疗21例复发性CNS恶性胶质瘤的经验,其中脑干13例,脊髓、丘脑各3例,小脑星形细胞瘤2例.男10女11例,平均年龄15.9岁,脑干胶质瘤平均12.2岁,全部作过放疗,4例脑干胶质瘤还同时作了化疗.16例(76%)治疗后病情稳定或改善.13例脑干胶质瘤9例(69%)病情得到稳定,他们的平均恶化期(TTP)25周.复发的脑干胶瘤质平均生存27周.小脑、丘脑和脊髓胶质瘤疗效较好,87%得到稳定或缓解,TTP为122周.  相似文献   

7.
134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完善脑干胶质瘤数据库,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6月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34例脑干胶质瘤病人临床特征,分类汇总资料,分析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结果 本组病人平均年龄为22.8岁,桥腩胶质瘤71例,占脑干胶质瘤53.0%,本组病人中位生存时间为10.79个月,儿童脑干胶质瘤,位于中脑桥脑的,弥散型的,未接受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短、预后差.结论 脑干胶质瘤病人预后差,综合治疗能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外科干预的临床意义及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1例经头部MRI诊断为脑干肿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施行肿瘤切除。后正中入路5例,乙状窦后入路3例,乙状窦前入路2例,颞下入路1例。术后行适形放疗3例,替莫唑胺(TMZ)口服化疗3例,宁得朗(ACNU)+顺铂(DDP)化疗2例。结果其中全切4例(2例胶质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近全切4例(2例胶质瘤,1例生殖细胞瘤,1例胆脂瘤),大部分切除2例(均是胶质瘤),活检1例(胶质瘤)。无手术死亡,除1例6个月死于肿瘤进展外其他患者均存活。结论脑干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部位与手术切除程度密切相关,手术对脑干良性肿瘤及局限性分化良好胶质瘤效果满意,对一些恶性肿瘤可减少瘤体积,减轻症状,为下一步综合治疗创造机会。但对弥漫型生长的胶质瘤效果不佳,对术前已行放射治疗的脑干胶质瘤手术应慎重。对手术有残留的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及化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脑干胶质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干胶质瘤占儿童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主要包括弥漫性脑干胶质瘤(最常见于桥脑)和局灶性脑干胶质瘤(大多位于中脑和延髓).前者是儿童脑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因.类岗醇激素可以明显缓解瘤周水肿引起的症状,是高度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一个初始治疗手段.影像学上典型的弥漫性脑干胶质瘤病人,放疗和化疗是现今主要的治疗方法,并且可以不经活检直接开始.局灶性脑干肿瘤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分流于术和/或肿瘤切除)来获得良好的预后.伽玛刀可以作为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病人的主要或者术后辅助治疗手段.现有的文献中,没有替莫唑胺延长脑干胶质瘤病人生存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在儿童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及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北京海军总医院行立体定向弥漫内生型脑桥胶质瘤活检患儿34例,其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2~16岁(平均6.6岁),其中常规框架立体定向引导活检13例,无框架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引导活检21例。结果32例患儿获得明确病理诊断,2例未明确病理诊断,活检阳性率94.1%(32例),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例,弥漫型星形细胞瘤(WHOⅡ级)16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1例,间变型少突星形细胞瘤(WHOⅢ级)1例,胶质瘤(WHOⅡ~Ⅲ级)1例,节细胞瘤(WHOⅠ级)1例,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1例。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11.8%),其中术区出血2例,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2例,无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立体定向儿童脑干肿瘤活检安全、可靠,具有较高诊断率,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明确可为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及相关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引导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脑胶质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索应用氩氦外科冷冻系统结合脑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脑胶质瘤的手术疗效。方法使用CRW立体定向仪,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扫描(CT)确定脑胶质瘤中心及边缘点坐标。以氩氦超冷治疗探针在限定靶区进行冷冻-复温-冷冻治疗4例复发性胶质瘤。结果 1例直径4.5cm的颞部肿瘤行钻孔肿瘤中心靶点冷冻治疗;余3例直径8 ̄15cm枕顶部肿瘤行立体定向等体积切除手术,术中冷冻后切除冷冻瘤组织;术后CT扫描显示:3例肿  相似文献   

12.
报告采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丘脑胶质瘤26例,其中男16例。女10例,肿瘤位于左侧丘脑11例,右侧丘脑15例,其中胶质瘤Ⅰ级7例,Ⅱ级15例,多形胶质母细胞瘤4例。随访时间最长3年零5个月,随访中发现死亡12例,死亡率为42.3%。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均未发生偏瘫。本文着重讨论了两种手术方法的结果;不同剂量照射后影像学的改变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综合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其治疗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12—2011-11收治的26例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并随访3a期总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对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生存率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因素进行评估。结果本研究随访时间截止到2014-11,中位随访时间42.5个月,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7.9个月,1a、2a、3a总生存率分别为63.3%、38.2%和26.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脑积液、病理类型、手术切除情况、放疗剂量等对脑干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WHO分级、KPS评分、病灶解剖部位是否单发、初诊前症状持续时间等因素对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预后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WHO分级(P=0.003)、KPS评分(P=0.042)是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高级别脑干胶质瘤患者综合治疗预后的独立因素是WHO分级和KPS评分。  相似文献   

14.
儿童视神经胶质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儿童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过去7年间我科收治的18例儿童视神经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占同期住院儿童颅内肿瘤的1.0%,发病平均年龄为7.9岁,男女之比为5:4。根据术前临床和影像表现将其分为3类:肿瘤为视神经型占16.7%;弥漫性视交叉型占11.1%;视交叉-下丘脑外生型占72.2%。显微手术全切和近全切除率达88.9%,术后尿崩及电解质紊乱(38.9%)较多见。结论:儿童视神经胶质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手术切除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恰当的和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干胶质瘤的MRI影像学特点及其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94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包括MRI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变量进行统计检验,判断该变量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脑干胶质瘤直径大小(P =0.029)、是否跨脑干轴位中线生长(P =0.016)、有无坏死灶(P<0.000)、囊变(P=0.004)以及对基底动脉包绕(P=0.001)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干胶质瘤是一类异质性肿瘤,术前根据肿瘤直径大小、是否跨脑干轴位中线生长,囊变、坏死及基底动脉包绕,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脑干胶质瘤恶性程度,指导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复发胶质瘤伽玛刀治疗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8例经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和化疗后复发的胶质瘤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11.3-69.8mm,平均35mm;肿瘤中心剂量22-55GY,平均32GY;肿瘤周边剂量11-20GY,平均15GY;照射的等中心数1-15个,平均7个。获得随访40例,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时,16例死亡,12例病情恶化,3例症状好转,9例病情无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策略, 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6例儿童脑干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弥漫内生型31例、局灶型25例(包括局灶内生型10例、外生型10例、延颈髓型5例)。弥漫内生型患儿中, 12例采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 1例化疗, 18例随访观察;局灶型患儿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共19例行手术治疗)。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 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56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2~83个月, 死亡32例, 存活24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 56例患儿的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 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1%、36.7%。31例弥漫内生型患儿, 死亡29例, 存活2例, 中位生存时间为10(2~31)个月。10例局灶内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9(19~72)个月, 死亡2例, 存活8例。10例外生型患儿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7(18~83)个月, 3例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高级别胶质瘤患儿均死亡, 7例存活。5例延颈髓型患儿均存活, 中位随访时间为46(28~8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功能MRI、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25例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病灶位于桥脑的16例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3例,枕下后正中入路3例;病灶位于延髓的2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病灶位于中脑的7例采用颞下入路。结果肿瘤近全切除19例,部分切除6例。术后16例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好转,4例无明显变化,5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星形细胞瘤,其中WHOⅠ~Ⅱ级15例,Ⅲ~Ⅳ级10例。出院时按GOS评分评估预后,预后良好(GOS评分4~5分)19例,差(2~3分)5例,死亡(1分)1例。20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6个月;3例死亡,2例复发,余15例未见肿瘤有明显进展。结论在功能MRI、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及神经导航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局灶性脑干胶质瘤,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最大限度的切除脑干胶质瘤,改善病人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脑干胶质瘤生长快,预后差,五年以上存活率占30%。平均生存期为4~15个月。最近有报道认为脑干胶质瘤中的某些类型可以手术切除,而长期预后比较满意。本文分析了88例脑干胶质瘤的病理类型与MRI 影像学的关系。从MRI 影像学上脑干胶质瘤有四胂生长类型:即弥漫性、局限性、颈延髓性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和Ommaya管置入术在治疗囊性胶质瘤中的应用技巧及疗效。方法对诊断明确的53例囊性胶质瘤病人在钻孔后置入Ommaya管,再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持续引流、囊腔冲洗、控释化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果29例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近期(2~3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20例,好转5例,死亡4例。24例低度恶性胶质瘤中远期(6~42个月)随访结果:临床症状消失10例,好转6例,加重4例,无变化3例,死亡1例。结论治疗复发或高度恶性囊性胶质瘤时,钻孔引流加Ommaya管置入术不失为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创伤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