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葵正丁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C57BL/6J荷瘤小鼠随机分成荷瘤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龙葵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8只。给药15 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解剖其胸腺、脾脏组织,称重,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结果:龙葵正丁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对Lewis肺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32.14%、13.93%和15.36%。龙葵正丁醇提取物高剂量组胸腺指数增长率为134.31%,龙葵正丁醇提取物中剂量组脾指数增长率为128.73%。结论:龙葵正丁醇提取物对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荷瘤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近交系C57BL/6纯系小鼠行Lewis肺癌细胞移植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肺积方组及环磷酰胺(CTX)化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只行造模,肺积方组予每日0.4 ml(含生药0.8 g)灌胃给药;CTX组按15 mg/kg溶于0.2 ml生理盐水中腹腔注射,每周1次;各组均常规喂食。30 d后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瘤体大小;观察期满后各组小鼠断颈处死,留取肿瘤组织进行CD4~+CD25~+Treg流式细胞检测。结果:CTX组及肺积方组肿瘤相对体积(RTV)均较模型组缩小(P0.05),肺积方组RTV低于CTX组(P0.05);各组相对肿瘤体积抑制率比较,肺积方组高于CTX组(P0.05);各组肿瘤组织中CD4~+CD25~+Treg比例比较,肺积方组及CTX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CTX组与肺积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积方有抑制Lewis肺癌移植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与减少CD4~+CD25~+Treg细胞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吲哚美辛联合茶多酚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吲哚美辛组、茶多酚组、吲哚美辛联合茶多酚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6 d.观察各组小鼠的出瘤时间、瘤体大小和肿瘤抑制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吲哚美辛和茶多酚低、高剂量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二者联合应用低、高剂量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高于单独用药(P<0.05).结论 联合应用吲哚美辛和茶多酚对荷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果王素干预的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组织中核仁磷酸蛋白(NPM)和mRNA的表达,探讨果王素抑制肺癌生长与转移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32只接种Lewis肺腺癌细胞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60 mg/kg)果王素组、中剂量(120 mg/kg)果王素组和高剂量(240 mg/kg)果王素组4组,每组8只。接种后第4天起,予以不同剂量果王素干预,第24天处死小鼠,剥离移植瘤,测量移植瘤体积和称移植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计数小鼠双肺肿瘤转移结节数量,计算肿瘤肺转移抑制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PM蛋白的表达水平,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移植瘤组织中NPM mRNA水平。结果 果王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皮下移植瘤的质量和体积均明显降低,双肺肿瘤转移结节数量也明显减少,小鼠皮下移植瘤组织中NPM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果王素的剂量越高,上述指标差异越明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果王素可能通过下调NPM蛋白及基因表达,抑制小鼠肺腺癌移植瘤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人纤溶酶原Kringle 5(K5)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腋下接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Lewis肺癌细胞皮下种植瘤小鼠模型,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大小,制备小鼠体质量-时间曲线和肿瘤体积-时间曲线;采用皮下种植瘤剔除术建立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术后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转移瘤数量,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在皮下种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K5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时间曲线变化平缓,肿块增长缓慢,肿瘤质量明显降低[分别为(4.57 ± 0.79) g和 (1.15 ± 0.31) g,P=0.006];在Lewis肺癌转移瘤模型中,K5治疗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分别为(15.75 ± 9.79) 个和 (6.60 ± 3.39) 个,P=0.029]以及肺湿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高倍镜下治疗组肺微转移灶数目亦较少?【结论】 人纤溶酶原K5能显著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并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①以不同剂量的槲皮素作用于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用噻唑蓝(MTT)试验观察槲皮素对人肺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②将移植有Lewis肺癌的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槲皮素组及顺铂组,均采取腹腔内注射方式给药。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小鼠的瘤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①槲皮素对3.549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呈剂量效应关系。②槲皮素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显著下调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PCNA表达水平。结论:槲皮素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人纤溶酶原Kringle 5(K5)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腋下接种肿瘤细胞的方法建立Lewis肺癌细胞皮下种植瘤小鼠模型,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大小,制备小鼠体质量-时间曲线和肿瘤体积-时间曲线;采用皮下种植瘤剔除术建立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术后分为PBS对照组和K5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转移瘤数量,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在皮下种植瘤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K5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时间曲线变化平缓,肿块增长缓慢,肿瘤质量明显降低[分别为(4.57&#177;0.79)g和(1.15&#177;0.31)g,P=0.006];在Lewis肺癌转移瘤模型中,K5治疗组小鼠肺表面转移瘤结节数[分别为(15.75&#177;9.79)个和(6.60&#177;3.39)个,P=0.029]以及肺湿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高倍镜下治疗组肺微转移灶数目亦较少。【结论】人纤溶酶原K5能显著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并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参瓜蒌莪术汤(RGE)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NS组),环磷酰胺对照组(CP组),RGE高、中、低剂量组.在计算抑瘤率的基础上,运用PCR-ELISA法检测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结果:RGE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Lewis肺癌瘤重(P<0.01),中剂量组抑瘤率达47.88%;RGE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瘤组织细胞端粒酶的活性(P<0.01),中剂量组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显著强于CP组(P<0.01).结论:RGE具有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研究恩度与顺铂及联和用药对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使用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至1×107/ml.于小鼠右侧腋部皮下注射细胞悬液0.2 ml(细胞总数为2×104).建立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待接种后第8天,能扣及肿瘤时(约8 mm)开始实验.将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顺铂组;C组:恩度组;D组:恩度与顺铂联用组.C组、D组每日给予恩度3 mg/kg,腹腔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B组、D组腹腔注射顺铂0.2 ml(按照1 mg/kg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A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二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质量情况,每3天称取体重一次并测量肿瘤长短径,描绘肿瘤生长曲线;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移植瘤生长较生理盐水组相对缓慢.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顺铂组和恩度组;顺铂组、恩度组和联合治疗组抑瘤率分别为32.19%、21.96%、55.08%.顺铂与恩度联用对小鼠移植瘤具有协同抑制作用(Q>1.15).结论:在实验条件下,恩度与化疗药物顺铂均对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恩度与顺铂对Lewis肺癌移植瘤具有较好的协同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在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芪玉三龙汤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的影响。方法 采用Lewis肺癌细胞培养移植法复制肺癌荷瘤小鼠模型,荷瘤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学治疗组,芪玉三龙汤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组;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荷瘤小鼠肿瘤组织PI3K、Akt、mTOR蛋白表达。 结果 芪玉三龙汤高剂量组、联合组生存状态优于化学治疗组;芪玉三龙汤对肺肿瘤具有温和的抑制作用,其高剂量抑制肿瘤生长作用较优,但量效关系不明显,其与顺铂联用无明显增效作用;芪玉三龙汤可以下调PI3K、Akt和mTOR表达水平,和顺铂联用对下调关键分子Akt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结论 芪玉三龙汤对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分子有关,与化学治疗药联用可协同下调关键蛋白Akt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岩宁颗粒对Lewis肺癌小鼠细胞周期G1/S检测点信号通路中MDM2-P53生物轴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小鼠,造模并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顺铂组、肺岩宁煎剂组、肺岩宁颗粒低剂量组、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肺岩宁颗粒高剂量组,进行相应药物干预。观察各组抑瘤率、瘤重、体质量、去瘤体质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RT-PCR测定肿瘤组织MDM2、P53的mRNA表达。结果: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瘤重显著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顺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顺铂组比较,体质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去瘤后体质量显著高于煎剂组、模型组、顺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流式细胞术发现肺岩宁颗粒中剂量组的G0/G1比例较模型组和顺铂组显著增多,癌细胞增殖指数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显示肺岩宁颗粒中剂组MDM2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顺铂组、煎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岩宁颗粒中剂组P53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顺铂组和煎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岩宁颗粒高剂量组无小鼠存活,考虑与颗粒剂溶解度有关。结论:在Lewis肺癌模型中,调节细胞周期G1/S检测点信号通路MDM2-P53生物轴可能是肺岩宁颗粒抗肺癌增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芪平消胶囊对S180肉瘤、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EAC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Lewis、EAC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体内实验方法,于给药10 d后观察瘤重与生存时间,计算肿瘤抑制率、生命延长率.结果:参芪平消胶囊大、小剂量组对S180肉瘤、Lewis肺癌抑制率分别为37.76%、34.97%与42.18%、32.6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该药能明显延长EAC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大、小剂量组生命延长率为62.30%、32.79%,与对照组相比P<0.01,而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参芪平消胶囊能抑制S180、Lewis实体瘤生长,延长EAC腹水瘤小鼠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低剂量环磷酰胺(CTX)、紫杉醇(PTX)联合化疗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抑瘤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将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TX单药组(170mg/kg,q6d)、PTX单药组(10mg/kg,q7d)、CTX+PTX联合治疗组。分别测定小鼠肿瘤体积、平均瘤重、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半定量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低剂量CTX+PTX联合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平均瘤重低于各单药治疗组(P〈0.005),抑瘤率高于各单药治疗组(P〈0.005);联合治疗组肿瘤组织MVD数和VEGF表达均低于各单药治疗组(P〈0.005)。紫杉醇单药治疗组毒副反应最小,其他各治疗组毒副反应无差异,可耐受。结论低剂量CTX、PTX两药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具有更强的抑制血管生成及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毒副作用可被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验方益肺抗瘤饮对小鼠Lewis肺癌和人肺腺癌SPC A 1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及核酸、蛋白质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内接种瘤体称重和体外培养细胞计数相结合计算肿瘤抑制率 ,并以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周期的比例和DNA、RNA及蛋白质指数。结果 实验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在 3 0 .3 8% (P <0 .0 5) ,益肺抗瘤饮各组S期细胞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 ,最显著的一组有 72 .6%的细胞滞留于G0 /G1期。其中益肺抗瘤饮 3组Lewis肺癌的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率分别为 7.4%、2 3 .73 %和 2 3 .3 1% ,益肺抗瘤饮Ⅱ组SPC A 1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抑制率分别为 9.3 %、10 .1%和 14 .7% ,呈逐级放大现象。结论 益肺抗瘤饮以抑制DNA为原始作用 ,抑制Lewis肺癌细胞和SPC A 1细胞进入增殖期 ,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康莱特单用及联用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紫杉醇、顺铂、康莱特单独及联合处理Lewis肺癌细胞株,24小时后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结果:紫杉醇、顺铂、康莱特对Lewis肺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但当康莱特的浓度增加到20μl/ml时抑制率不再增加,因此联合用药组中康莱特浓度固定为20μl/ml。作用24小时后紫杉醇、顺铂的IC50分别是15.42、2.59。两种或三种药物联用后对Lewis肺癌细胞株的抑制率显著增加,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其中6μg/ml的紫杉醇与15μl/ml的康莱特联用时,其抑制率接近于12μg/ml的紫杉醇单用药;2μg/ml的顺铂与15μl/ml的康莱特联用时,其抑制率接近于4μg/ml的顺铂单用药,但紫杉醇联用顺铂组与三药联用组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与康莱特联合用药时可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常规化疗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16.
反应停抗Lewis肺癌小鼠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的药物反应停对 Lewis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和肺转移瘤的作用 ,并探讨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2 4只皮下接种 Lewis肺癌肿瘤细胞 ( 1×1 0 6cell/mouse)的 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每日反应停 77.5 mg· kg-1灌胃 ,对照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第 2 1天处死动物 ,秤取瘤重、肺重 ,计数肺转移结节数 ,免疫组化染色后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流氏细胞仪测定分析肿瘤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反应停治疗组皮下移植瘤重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但是肿瘤平均体积有下降趋势 ;反应停治疗组肺重、肺转移结节数目、肿瘤微血管密度低于对照组 ( P<0 .0 5 )。反应停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及 G1、S、G2 期肿瘤细胞百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反应停有明显地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作用 ,移植瘤体积有缩小的趋势 ,但不影响细胞的增殖周期  相似文献   

17.
益气养阴法防治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中药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探讨中药防治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小鼠分为益气组、养阴组、益气养阴组、化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以小鼠Lewis肺癌模型及B16黑色素瘤模型为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瘤重抑制率、肺部转移灶、瘤组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血栓烷B2的含量以及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果:益气养阴中药对Lewis肺癌和B16黑色素瘤的瘤重抑制率均为42.9%.益气养阴中药能明显降低Lewis肺癌、B16黑色素瘤荷瘤小鼠瘤组织血栓烷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的含量,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白细胞介素-2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在抗癌转移过程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从而发挥抑制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岩宁及其拆方对小鼠Lewis肺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该复方各种治法在抑制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72只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造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肺岩宁组、益气组、养精组、益气养精组、抗癌组及化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21d。测定小鼠抑瘤率和肺转移抑制率,应用荧光标记引物的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在改善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瘤重上,肺岩宁组、抗癌组、化疗组较生理盐水组有明显差异(P<0.01)。在抑制肺转移灶上,化疗组、肺岩宁组、抗癌组较生理盐水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而肺岩宁组与益气养精组无差异(P>0.05)。在抑制荷瘤小鼠端粒酶活性上,肺岩宁组、养精组、益气养精组、抗癌组、化疗组的端粒酶活性相对值较低,较生理盐水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益气组、养精组、益气养精组端粒酶活性相对值较高,较化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肺岩宁组比较,益气组、养精组、益气养精组、生理盐水组端粒酶活性相对值较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针对肺岩宁立方原则,益气、养精、解毒散结等治法的综合运用在抗瘤上存在相互协同作用,肺岩宁抑制C57小鼠Lewis肺癌转移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采用C57BL/6小鼠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为实验肿瘤模型。当荷瘤小鼠肿瘤局部10mGyX射线照射前24h接受75mGy全身照射时,发现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单纯局部照射时增强。将75mGy全身照射或假照射的荷瘤小鼠脾细胞与Lewis肺癌细胞混合接种于正常小鼠皮下进行Winn试验,观察到照射小鼠脾细胞与癌细胞混合接种的小鼠肿瘤发生率低于假照射小鼠脾细胞与癌细胞混合接种的小鼠,后者肿瘤出现的时间亦较早。这些差别在接种效靶细胞比50:1的小鼠中更为明显。提示这种抑瘤作用的增强可能是由于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促进荷瘤机体免疫反应所致。*P<0.001vs10Gyirrad.16.7%,后者80%。Fig.2Effectsofspleniccellsoftumor─bear-ingmicefollowing75mGyWBIontu-morincidenceinaWinnassaytumorcellonlySplenocytefromTBMSplenocytefromTBMITBMTumor─bearingmiceTBMI:Tmuor─bearingmiceirrad.*Notu-mordevcloping?  相似文献   

20.
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衡方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小鼠右腋皮下建立Lewis肺癌模型;灌胃给药12d后观察瘤组织中淋巴细胞与瘤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瘤组织癌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CD4+,CD8+的表达水平及其血清IL-2的活性.结果:调衡中、大剂量组可见瘤组织Lewis肺癌细胞大量坏死和凋亡,荷瘤对照组对肿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调衡中剂量组和调衡大剂量组瘤组织中CD4+与CD8+表达均增多,而阳性组、调衡小剂组、热休克组则主要是CD8+表达升高.调衡方在25g/kg剂量下,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外周血IL-2活性水平有显著地增强作用.结论:调衡方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小鼠外周血IL-2的活性有关及增强CD4+,CD8+的表达水平,从而阻止了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