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与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杆菌等侵袭因素增强,胃粘膜屏障、粘膜血流、前列腺素、碳酸氢盐分泌以及上皮再生等防御因素减弱有关,近来引人注目,消化性溃疡中有很高的幽门螺杆菌(Hp)的检出率。Hp与本病病变的严重性、活动性以及顽固不愈和早期复发有关。关于消化性溃疡病因研究、治疗研究和治疗药物的进展,使本病疗效有了新的提高,现将有关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或十二指肠粘膜的损伤病变.诱发溃疡的因素较多,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量增多以及胃或十二指肠粘膜防御功能减弱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诸因素中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已知胃酸分泌和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保护机制中,有多种胃肠胜类激素的参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以引起某些胃肠防类激素的释放改变.因此,胃肠肽类激素在消化险溃疡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中具有密切的关系和重要意义.胃酸是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主要攻击因子.总的来说,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和经食物、假食、戊肽促胃液素等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各年龄段消化性溃疡 (PU)发病机制的特点。方法 :对不同年龄的 PU患者通过尿素酶和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Hp)及血清与胃液中胃泌素 (GAS)、表皮生长因子 (EGF)、内皮素 - 1(ET- 1)的水平。结果 :溃疡组与胃炎组相比 ,餐后血清 GAS水平增高 ,血清及胃液 EGF水平下降 (P<0 .0 5 ) ;Hp阳性组与 Hp阴性组相比 ,餐后血清 GAS水平增高 ,而血清及胃液 EGF水平下降 (P<0 .0 5 ) ;不同年龄组 PU(从低到高 )相比 ,空腹血清 GAS水平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 (P<0 .0 5 ) ,餐后血清 GAS水平均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血清及胃液 EGF水平均降低 (P<0 .0 5 ) ,血清 ET- 1水平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升高 (P<0 .0 5 )。结论 :在不同年龄阶段 ,与 PU的发病机制有关的血清 GAS、EGF、ET- 1及 Hp感染等因素存在相似作用 ,但有程度上的差别 ,这对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症状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 Hescale,VAS)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胃肠减压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比较VAS各个项目以及总分的前后两次评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56例消化性渍疡出血患者。VAS所列症状中,腹痛、呕血、便血、反酸、嗳气与胃灼热的改善程度明显;而头晕、无力、腹部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的改善程度不明显。所有症状的总分胃肠减压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减压对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还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和促进溃疡的愈复。  相似文献   

5.
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子敬 《内科》2009,4(6):925-928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在人群中发病率高,估计每10人中就有1人患过消化性溃疡。有资料报道,消化性溃疡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10.3%~32.6%。该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相似文献   

6.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1988-1993年78例长程大剂量激素治疗肾脏病,其中并发消化性溃疡28例。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狼疮性肾炎14例,紫癜性肾炎4例。男52例,女26例。年龄17-52岁,平均31.5岁。78例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证实消化性溃疡28例,浅表性胃炎29例,十二指肠炎10例,未见病变11例。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8例,狼疮性肾炎8例,紫癜性肾炎2例。临床表现,规律上腹部疼痛12例,反酸、嗳气14例,剑下或脐上压痛15例,腹胀10例。无明显症状4例。症状多于激素治疗第8-12周时出现。其中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BUN<7.14mmol/L 4例,BUN 7.14-14.3mmol/L 19例,BUN>14.3mmol/L 5例。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很常见,患病率高达5%~10%,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不能积极治疗,可发生出血、穿孔、梗阻甚至癌变等严重并发症,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显著地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我们2001-10/2002-10收治消化性溃疡病人54例,其中应用奥美拉唑30例与应用法莫替丁24例病人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肠激素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5,自引:14,他引:15  
自1902年发现第一个人类胃肠激素———促胰液素(PZ)后,就开始了对胃肠激素的研究.但从本世纪60年代以来,胃肠激素研究才迅速发展,成为既是胃肠病学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也是涉及生理学、神经科学、内分泌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手段也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以...  相似文献   

9.
陈建  李君曼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0):698-699
消化性溃疡病人胃排空紊乱与血浆胃肠激素变化的相关研究陈建李君曼李学会郝洪升付淑花我们测定了消化性溃疡病人空腹血浆胃肠激素水平及胃排空功能,以探讨胃肠激素变化对胃排空的影响及其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胃溃疡(GU)30例,男...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组织缺损系由胃酸、胃蛋白酶自我消化所致,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发现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关系密切,故对H.pylori(+)者又称H.pylori相关性溃疡。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胃肠粘膜内皮素-1(ET-1)在消化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作者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胃溃疡(28例)和十二指肠溃疡(13例)粘膜内ET-1的浓度。结果显示:胃溃疡活动期粘膜内ET-1浓度(7.37±2.90 pg/mg)高于对照组(4.45±1.70 pg/mg)和胃溃疡愈合期(5.64±1.05 pg/mg)(P<0.01,P<0.05),与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6.85±3.37 pg/m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愈合期胃溃疡粘膜内ET-1浓度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程度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粘膜内ET-1浓度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2)。结果提示胃肠粘膜内ET-1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可能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PU)患儿对Hp清除率、胃肠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PU合并Hp感染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Hp清除率,记录2组主要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胃肠激素[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肾上腺髓质素(AM)、生长抑素(SS)、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4.42%;治疗后,观察组的Hp清除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5);观察组的上腹疼痛、反酸、腹胀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GAS、MTL、A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  相似文献   

13.
胃粘膜组织激素与胃癌、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等胃肠激素在胃癌癌组织及消化性溃疡的含量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2 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 2 0例 ,胃溃疡 (GU) 18例 ,胃癌 (GC) 15例 ,胃镜下取胃窦粘膜及胃癌癌组织 ,用RLA法测定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结果 胃癌癌组织中 ,胃泌素、胃动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分别为 168 9pg/mL± 62 5pg/mL、43 5 5pg/mL± 97 1pg/mL、12 3 4pg/mL± 41 3pg/mL ,明显高于DU(87 3pg/mL± 2 0 4pg/mL、3 72 2pg/mL± 86 9pg/mL、84 8pg/mL± 2 3 6pg/mL)、GU(92 5pg/mL± 2 6 3pg/mL、3 84 6pg/mL± 78 6pg/mL、64 9pg/mL± 18 2pg/mL)、及CSG(76 9pg/mL± 3 0 6pg/mL、2 86 7pg/mL± 64 3pg/mL、3 6 7pg/mL、14 3pg/mL)组 (P <0 0 1) ,生长抑素的含量 2 8 7pg/mL± 16 3pg/mL却显著低于DU(78 4pg/mL± 3 2 3pg/mL)、GU(86 9pg/mL± 2 8 8pg/mL)及CSG(4 6 8pg/mL± 13 4pg/mL)组 (P <0 0 1)。同时亦发现上述激素在GU及DU组的含量亦明显高于CSG组 (P <0 0 1)。结论 胃泌素、胃动素、生长抑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并与溃疡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由此而得名。笔者临床治疗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胃癌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及消化性溃疡(PU)患者胃窦粘膜胃肠激素变化的意义.方法内镜及活检确诊的浅表性胃炎(CSG)10例,胃溃疡(GU)15例,十二指肠溃疡(DU)12例,胃癌(GC)6例.胃镜下取胃窦粘膜,用RIA法测定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含量,各组间进行比较.结果胃窦粘膜SS含量在GU,DU,CSG,GC组分别为251pg/mg±194pg/mg(以下同),470±179,532±211及1293±523。其中GU组低于其余各组(P<005),而GC时则显著升高(P<001).SP含量在DU组显著降低,与GU,CSG,GC比较分别为479±157vs765±415,789±390及801±346,P<005;GC患者Gas水平显著高于CSG组,为4645±2944,vs2768±1572,P<001.结论胃粘膜中Gas,SS,SP含量的变化可能在PU及胃癌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及消化性溃疡(PU)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T)及P物质(SP)均和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胃酸分泌,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胃肠道运动及胃肠粘膜血管舒缩相当密切。Hp感染引起的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胃肠激素和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hs-CRP和HP感染的关系。[方法]12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郑筱萸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5型,另外设正常对照组,观察6组肾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HP阳性率。[结果]各组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种中医证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5种中医证型中,又以郁热型和瘀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hs-CRP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中医证型中实证HP阳性率明显高于虚证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以郁热型和瘀血型与hs-CRP和HP阳性率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排空功能与血浆基础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以15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公认的“金标准”放射性核素法观察经内镜检查证实的15例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和10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排空功能,并深入分析其全胃、近端胃和远端胃排空情况;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对照者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基础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胰高血糖素(Glu)、血管活性肠肽(V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治疗前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在进食45min后均存在胃排空延迟(P<0.05),近端胃排空始终与学对照者无显著差异,远端胃排空分别在进食30min和20min后显著延迟(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GAS、Glu和VIP水平与正常对照者无显著差异;MOT水平在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恢复正常;CGRP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显著减低(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存在远端胃排空障碍,可能参与了溃疡的发生机制,而与血浆GAS、MOT、Glu、VIP和CGRP水平无关。治疗前MOT水平增高可能系反馈性升高;CGRP水平减低可能是溃疡发生的又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胃返流与胃肠激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胃返流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胃肠激素在原发性病理性十二指肠-胃返流中起重要作用。本就胃肠激素与十二指肠-胃返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