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等电生理技术术中监测是耳神经外科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监测技术 ,它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听神经的电位变化 ,术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听神经损伤 ,并对术后听力进行预测评估。本文对其在耳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y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等电生理技术中监测是耳神经外科应用最早、最广泛的监测技术,它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听神经的电位变化,术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听神经损伤,并对术后听力进行预测评估。本文对其在耳神经外科中监测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综述听觉监测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价值。听觉监测主要是通过对术中听觉通路的监测和预警作用来保护听觉。常见的听觉监测有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听神经直接动作电位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其中听神经直接动作电位比其他方法更能体现实时监测的优势。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监测经验的积累,听觉监测能在耳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为听觉的保护起到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实时监测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面神经实时监测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耳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仪,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情况,并随访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 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估.11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坷无面瘫,术后2例出现Ⅲ级面瘫,2个月内恢复;6例外伤性面瘫,术后1年恢复至I级者4例;1例贝尔面瘫,术后1年恢复至Ⅲ级;7例颞骨恶性肿瘤,4例术前、术后均无面瘫,3例术前有面瘫者术后恢复至Ⅰ-Ⅲ级;5例岩尖胆脂瘤,2例术前、术后均无面瘫,3例术前有面瘫者Ⅱ-Ⅲ级,术后9个月恢复正常;2例梅尼埃病患者,1例术后无面瘫,1例术后出现Ⅲ级面瘫,术后半年完全恢复;5例第一鳃沟瘘管及4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均无面瘫.结论 耳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可提高面神经保全率,面神经肌电图描记(EMG)刺激电流阈值的大小可为面神经大致走向及功能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     
20050887面神经术中监测的技术参数与神经识别/袁伟…//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5).291~293目的:评价面神经术中实时监测在耳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作用及监测方法,探讨全身麻醉对神经监测的影响,为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提供安全保障。方法:2001~2004年在45例耳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护仪行术中实时监测,其中先天性耳畸形手术18例,中耳乳突手术27例,大部分采用插管全身麻醉,记录诱发面肌肌电图反应的电刺激最小电流阈值。结果:45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术后均保留完好,术后复查与术前检查一致,未发生医源性面瘫。面肌肌电图反应的最小电刺…  相似文献   

6.
近10余年来耳神经外科发展迅速,神经功能的术监护日益受到重视。本式就耳神经外科面神经和听神经的术中监护有关外资料进行综述,认为这一临床应用,使耳神经外科有了全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面神经术中实时监测在耳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作用及监测方法,探讨全身麻醉对神经监测的影响,为减少医源性神经损伤提供安全保障。方法2001~2004年在45例耳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神经监护仪行术中实时监测,其中先天性耳畸形手术18例,中耳乳突手术27例,大部分采用插管全身麻醉,记录诱发面肌肌电图反应的电刺激最小电流阈值。结果45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术后均保留完好,术后复查与术前检查一致,未发生医源性面瘫。面肌肌电图反应的最小电刺激阈值为0.08mA,适宜刺激电流范围为0.2~1.0mA。结论术中面神经监测可以帮助术者进行神经定位,辨认神经,并提供预警,避免医源性面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耳显微外科技术在近20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耳神经外科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手术方式和进路。由于创伤小,疗效好,得到迅速推广。但传统显微外科所应用的手术显微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一项新的微创外科技术——内镜技术在耳神经外科领域引人瞩目。内镜凭借其优良的放大及照明效果、多角度多方位的成像能力、没有光线角度的限制而越过复杂的组织结构,提供显微镜所不能达到的术野,同时具有术口小、患者术后反应少、美容效果佳及恢复时间快等优点,成为当今耳神经外科主要的诊疗工具。  相似文献   

9.
耳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术中利用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监测面神经最早应用于颅内手术是1979年[1]。在此以前,监测面神经术中是否受损或受到刺激多采用直接观察面部运动或使用特制小铃缝在病人面部皮肤,若发生面肌收缩则带动小铃,通过听铃声的办法来“监测”面神经。术中耳蜗神经监测最早应用于桥脑小脑角手术是1980年[2]。目前术中面神经监测已常规应用于听神经瘤手术和其它桥脑小脑角手术,直接听神经动作电位和听性脑干电位监测也逐步被耳神经外科医师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0.
听神经瘤手术的听力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听神经瘤切除术中保留术前残余听力的可能性,以及评价术中动态听力监测和耳内镜技术对听力保护的效果.方法 2003年至2007年7月共收治听神经瘤手术患者138例,对术前有残余听力18例(18耳)施行术中连续听力监测.男6例,女12例;左12耳,右6耳;年龄14~64岁;15例为单发的听神经鞘瘤,3例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MRI测得肿瘤最大直径在12~33 min,中位数19.5 min.均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10耳辅以耳内镜下手术.18例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及耳蜗电图术中连续听力监测;术中常规监测面神经功能.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2.5年,以最后一次听力结果为准.术前及术后听力评价标准采用1995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分级法.结果 手术全切16例,大部分切除2例(均为神经纤维瘤病Ⅱ型).无死亡病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无脑脊液漏,无皮下血肿等术后并发症.18例术前均无面神经麻痹,术中面神经均得以保存,解剖结构连续完整.术后7 d面神经功能Ⅰ~Ⅱ级占50.0%(9/18);术后6个月面神经功能Ⅰ~Ⅱ级占88.9%(16/18).18耳中11耳术后听力得以保存(61.1%),术后听力A级4耳,B级4耳,C级2耳,D级1耳.术前肿瘤>20 min者共5耳仅2耳保存听力,<20 mm者共13耳术后听力保存9耳(69.2%).耳内镜辅助下手术10耳,听力保存8耳(80.0%).术中监测发现,手术过程中当磨钻内耳道后唇、内耳道口附近处牵拉或电凝止血,尤其是夹持内听动脉、处理内耳道处肿瘤及夹持或电凝肿瘤表面最内层蛛网膜血管时,对ABR和耳蜗电图波形影响很大.结论 对术前有良好听力的听神经瘤患者应在术中辅以实时动态听力监测,并结合术中耳内镜技术进行听力保护,术后能够获得较好的听力保存效果.听神经瘤表面蛛网膜的保留及其血供状况对保留听力起重要作用,而内听动脉的损伤是术后听觉丧失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鼓膜穿孔可引起患耳听力下降,并增加中耳感染和后天继发性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风险,近年来临床上对于单纯鼓膜修补有采用贴补法或自体、异体筋膜组织在耳显微镜下修补.20世纪末,耳内镜技术在中耳、耳神经外科及耳颅底外科辅助手术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近年来国内该类技术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我科近2年来对患者采用耳内镜技术行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均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听神经瘤术中连续听力监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外科术中连续听力监测的意义。方法采用乙状窦人路,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耳蜗电图(electrocochleogram,ECochG)监测下完成的听神经瘤切除术10例。对手术过程和术后听力结合术中监测进行分析。结果10例听神经瘤术前听力A级3耳,B级4耳,C级3耳(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分级标准)。术前的ABR检查Ⅰ、Ⅲ、Ⅴ波存在者5耳(A级3耳,B级2耳),仅见Ⅰ波者5耳(B级2耳,C级3耳)。麻醉后手术前的监测显示:Ⅰ、Ⅲ、Ⅴ波存在者2耳,仅Ⅰ波存在者6耳,以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的N1波代替波Ⅰ;无波形者2耳。术后听力保留2耳,肿瘤均〈2cm,术前听力都为A级;连续听力监测显示1耳术中及术毕时Ⅰ、Ⅲ、Ⅴ持续存在,1耳Ⅰ、Ⅲ波存在,Ⅴ波消失;术后听力均为A级。听力未保留8耳,其中6耳术中监测时仅CAP的N1(波Ⅰ)存在,手术过程中夹内听动脉或处理内耳道处肿瘤时,4耳CAP波幅明显下降,甚至下降至0,术毕又恢复至术前的50%~60%或正常;1耳蜗神经与肿瘤一并切除,但CAP始终存在;1耳因牵拉脑干侧的耳蜗神经,CAP波幅降至0,手术结束亦未恢复。2耳为全身麻醉后术前监测中未引出任何波形者,其中1耳术中切除部分肿瘤后,出现CAP波,但波幅低,直至术毕;1耳始终未出现波形。结论联合应用ABR和ECochG术中监测,对提高听力保护率有积极意义,能及时反映术中与保留听力相关的敏感手术步骤,然而外科医师的熟练的解剖和精确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13.
耳内镜在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附96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自1967年Mer首先运用内镜行中耳检查以来,内镜在耳科及耳神经外科临床中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我科自2000年10月~2003年12月在耳内镜下应用自体耳屏软骨膜或自体颞肌筋膜行鼓膜修补术共96例(136耳),取得了令人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听性脑干反应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及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听性脑干反应现状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其神经发源的研究现状及自动筛查技术的应用现状,认为自波Ⅱ以上各波的神经发源不清楚,受研究手段的限制,有关研究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自动筛查技术尚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检测技术.文章同时对其频率特异性、骨导测试技术等理论及听性脑干反应在桥脑小脑角占位性病变的诊断、脑死亡的诊断、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对听功能的监测等应用现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用于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听觉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将24只纯种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观察无手术、暴露桥脑小脑角后下压小脑、暴露面听神经复合体后阻断内听动脉血流5min共3种状态下的DPOAE值,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下压小脑、阻断内听动脉血流后均记录到DPOAE发生改变,部分频率未引出,引出频率的DPOAE值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组织学变化相符。结论:DPOAE能有效监控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听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内镜技术在耳外科的应用日渐增加,内镜微创外科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全内镜技术在耳显微外科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在耳神经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的应用也不断有新亮点。本文对全内镜技术在耳神经侧颅底外科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耳科学     
20021033与颗骨手术有关的颈静脉球形态学(综述)/吕春雷…//解剖学杂志一2001,24(3)一296~298 颈静脉球是乙状窦转折出颅入颈内静脉所形成的球状结构。在岩骨的下面有一深的骨窝—颈静脉窝,容纳颈静脉球。颈静脉球存在着 180较大的解剖变异,是经颖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耳神经外科手术日益广泛的开展,这一结构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作为耳神经外科医生,要谙熟颈静脉球及周围的组织结构的解剖,最好能在术前通过影像学的扫描及重建,对这一结构及其与周围的关系有一大致的了解,从而避免术中对颈静脉球的损伤。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甲腔成形术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耳行耳甲腔成形术(成形组)及46例未做耳甲腔成形术(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成形组术后干耳时间20.24d.肉芽生长发生率为7.69%,术腔感染再干耳时间7.25d.对照组干耳时间为32.61d.肉芽生长发生率为30.43%.术腔感染再干耳时间为12.3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复发,耳鸣及头晕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甲腔成形术操作简单,能有效改善术腔通气引流,缩短干耳上皮时间.值得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切除与面神经功能的保存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切除手术的面神经功能的保存.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2月至2003年6月,在术中面神经监测下完成的听神经瘤切除手术48例,对三种手术进路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术前接受纯音测听、声阻抗测试、听觉脑干反应(ABR)、复合动作电位(CAP)及眼震电图(ENG)检查,并进行桥小脑角CT及MRI检查.术中皆进行面神经监测,面神经功能判断标准采用House-Brackmann(简称H-B)分级法.手术采用经迷路进路、乙状窦后进路和颅中窝进路三种.结果根据MRI结果,肿瘤限于内听道内者3耳,内听道外瘤体直径在1~2cm者8耳,2~3cm者12耳,大于3~5cm者25耳.48例中肿瘤完全切除者46例(96%),解剖学上保存面神经者47例(98%),术后7天内面神经功能达到H-B Ⅰ~Ⅱ级者达83%(40/48),其中乙状窦后进路组为84%(21/25),迷路进路组为83%(15/18),经颅中窝进路组为80%(4/5),各手术进路组之间基本相近.经乙状窦后进路组中有3例采用耳窥镜辅助下切除内听道内残存肿瘤,且完整保留面神经功能.结论听神经瘤切除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仪监测有助于提高面神经功能的保存率.耳窥镜辅助下克服了传统乙状窦后进路术式的难以完全暴露内听道内肿瘤的弊端.  相似文献   

20.
在耳鼻咽喉科采用硬管内窥镜进行损伤极轻微的具窦手术已受到极大关注。耳科和耳神经外科采用硬管内窥镜替代开放性手术较晚,近年来文献报道已增多。本文回顾了采用硬管内窥镜技术进行各种耳科及耳神经外科手术,包括中耳探查术,慢性耳病手术,二期乳实根治术,听神经瘤手术和前庭神经切断术。诊室中耳探查术:目前可在诊室内用中耳内窥镜进行中耳探查术。用中耳内窥镜的激光鼓膜切开术(LAT)操作使得能够用硬管内窥镜直接检查中耳。首先用地卡因溶液(160mg粉末溶解在0.2ml异丙醛乙醇内)作鼓膜局部麻醉8分钟,麻醉可持续2小时。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