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4.
Liu AJ  Li ZJ  Lu YL  Chen LZ  Zhao P 《癌症》2002,21(1):87-9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标本做常规HE切片、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肿瘤具有典型的简单和复杂的环状小管结构,部分区域瘤细胞轻度异型,呈小梁状及弥散性分布。肿瘤在腹腔内广泛转移,临床随访远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在术后两年。结论此瘤是一种真性肿瘤,个别病例恶性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卵巢交界性肿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介于卵巢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 1类肿瘤 ,其发病率仅为卵巢恶性肿瘤的 4%~ 14 %[1]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2 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资料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卵巢交界性肿瘤 2 0例 ,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以WHO( 1973年 )交界性肿瘤诊断指标为诊断标准[2 ] :①细胞复层化 ;②细胞核浓染、分叶 ,具有一定程度异型性 ;③细胞群脱离原附着部位 ,游离它处 ;④无间质浸润。一般情况 :本组 2 0例患者 ,年龄 19~ 6 8岁 ,平均年龄 44.1岁 ,40岁以下 8例 ,占 40 %。未婚 3例 ,已婚 1…  相似文献   

7.
环管状性索间质瘤(sexcordtumorwithannulartubules)十分罕见 ,在卵巢肿瘤中占0.06 % ,其生物学行为不太明确,肿瘤较大时偶可显示恶性的行为,有卵巢外浸润或转移,较小的肿瘤行为比较良性。近年来认为此瘤类似粒层细胞 ,属于低度恶性。本文收集两例报道如下 :例1 ,女性 ,39岁 ,以腹胀2年 ,加重伴气短1周入院治疗。于3年前绝经 ,绝经前2年月经不规则 ,4年前曾做乳腺包块切除术 ,病理诊断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12年前曾做过结肠息肉摘除术 ,但未做病理检查。临床检查 :肝脏轻度增大 ,血清碱性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道4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的临床诊治过程、病理特征及随诊情况。结果:4例SCTAT患者中,1例合并黏膜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平均发病年龄28岁,典型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盆腔包块。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形成单一或复合的闭合环状小管,其核心为嗜酸性透明物质。治疗以手术为主。2例术后随访良好,2例出现复发,其中1例多次复发,且发生远处转移,死亡。复发以原肿瘤部位同侧的盆、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见。5年总生存率为100%。结论:患侧附件切除+患侧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SCTAT的有效方法,复发病例建议完全切除肿瘤,长期随访。尽管复发风险高,但SCTAT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CD10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adenoma,MA)、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tumor,MB)和黏液性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MC)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CD10在卵巢黏液性肿瘤(Ovarian mucinous tumor,OMT)恶性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用明确诊断的OMT标本156例,其中包括42例MA、72例MB和42例MC,同时选取20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CD10抗体标记并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 CD10在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呈阴性表达;CD10在42例MA中,28例阴性,14例阳性;72例MB中,18例阴性,54例阳性;42例MC间质中,全部呈阳性。CD10在MA-MB-MC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33.3%、75%、100%,P<0.0001)。结论 CD10在卵巢黏液性肿瘤间质的高表达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至2007年36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临床和病理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平均37.9岁,粘液性17例(47.2% ),浆液性16例(44.5% ),子宫内膜样2例(5.5%),透明细胞1例(2.8%).3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Ⅰ期28例(82.4%),Ⅲ期5例(14.7%)均为浆液性,治疗后1例(2.9% ,Ⅰ期)浆液性复发.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21例于术后补充TP或PAC方案化疗,Ⅱ期与Ⅲ期患者均辅以化疗.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临床Ⅰa期,尤其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保守性手术较安全有效.浆液性外生性乳头状交界瘤多伴有腹膜种植,应行分期手术.CA125是监测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复发及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至2007年36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临床和病理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平均37.9岁,粘液性17例(47.2%),浆液性16例(44.5%),子宫内膜样2例(5.5%),透明细胞1例(2.8%)。3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Ⅰ期28例(82.4%),Ⅲ期5例(14.7%)均为浆液性,治疗后1例(2.9%,Ⅰ期)浆液性复发。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21例于术后补充TP或PAc方案化疗,Ⅱ期与Ⅲ期患者均辅以化疗。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顶后良好,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临床Ⅰa期,尤其需保留生育功能者,保守性手术较安全有效。浆液性外生性乳头状交界瘤多伴有腹膜种植,应行分期手术。CA125是监测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复发及进展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卵巢上皮性肿瘤是卵巢最常见的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肿瘤的2/3,而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高,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原因.奉文根据卵巢组织分类的新进展,对我院15年来卵巢上皮性肿瘤进行回顾分析.从而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10例BO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BOT患者平均年龄为(41±16)岁,68.1%(143/210)的患者为ⅠA期,31.9%(67/210)的患者〉ⅠA期;术后23例复发,复发率为11.3%(23/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P=0.007)、临床分期(P=0.009)、是否微乳头型(P=0.024)及手术方式(P=0.025)分组中,BOT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乳头型(OR=0.153,95% CI 0.044~0.535)、年龄≤40岁(OR=0.245,95% CI 0.088~0.686)、分期晚(OR=3.502,95% CI 1.360~9.020)是BOT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BOT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临床分期相对较早,预后良好;年龄≤40岁、分期〉ⅠA期及微乳头型患者易复发。  相似文献   

14.
王凯怡  董婕 《肿瘤学杂志》2015,21(6):525-528
[目的]针对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探讨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90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及术后病理证实,随访36~154个月.[结果]90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9.2岁;临床表现以无症状的盆腔肿块为主,共39例(43.3%);浆液性交界瘤中CA125升高28例(56.0%),黏液性交界瘤中CA19-9升高18例(56.3%);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41例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I期72例(80.0%),Ⅱ期6例(6.7%),Ⅲ期12例(13.3%),无Ⅳ期病例;浆液性50例(55.6%),黏液性32例(35.6%),混合性4例(4.4%),其他类型4例(4.4%);20例术后辅以化疗;术后随访1例为非肿瘤复发导致死亡,余均存活,10例(11.1%)复发;保守性手术患者的复发与肿瘤分期、单双侧、包膜破裂、手术类型、腹膜种植、微浸润、微乳头等因素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交界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较年轻;血CA125、CA19-9检测对诊断有帮助;肿瘤FIGO分期、腹膜种植、微浸润、微乳头结构、手术类型及包膜破裂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24例(国內文献21例及本组3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进行分析,良性19例,恶性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规则,绝经后出血及性早熟。特征性的组织学结构为单纯性和复合性环状小管。另外,在19例良性中仅1例含实性巢状及条索结构。而5例恶性者均见条索及实性巢和分裂相。恶性者原发瘤切除后均见转移,但此瘤属低度恶性。对此瘤的组织发生及提示恶性的病理改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卵巢交界性肿瘤1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年间收治的BOT129例.患者平均年龄37.8岁,临床Ⅰ期126例(97.7%),Ⅱ期1例(0.8%),Ⅲ期2例(1.5%);病理分型:黏液性囊腺瘤交界型83例(64.3%);浆液性囊腺瘤交界型43例(43.0%);混合性囊腺瘤交界型3例(2.3%).[结果]术后复发1例(0.8%),Ⅰ期患者中有1例术后13年自然死亡;1例Ⅱ期患者无瘤存活13年;2例Ⅲ期患者术后死亡.患者5年、10年、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5%、81.0%、79.0%.[结论]手术是BOT的主要治疗方法,Ⅰ期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倾向于选择保守性手术,晚期患者宜行根治性手术.多因素分析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术后辅助治疗并不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子宫卵巢性索样肿瘤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志勇  章宜芬 《浙江肿瘤》1999,5(4):213-214
(目的)探讨子宫卵巢性索样肿瘤的组织发生学。(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18例子宫卵巢性索样肿瘤石蜡切片中Keratin,EMA,CEA,Vimertin,Actin,Desmin,Myoglobin,CD34,S-100和NSE10种标记。(结果)性索上皮样细胞团VimertinActin18例阳性,Desmin16例阳性,NSE4例阳性,CK和EMA各2例阳性,子宫内膜间质样细胞区V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05年7月间收治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81例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良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110例,手术后均治愈无复发,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71例,其中2000年7月前病例数为41例,5年生存率为70%,2000年7月之后病例数为30例,死亡2例,余均健在。结论良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应以保留具生育功能的肿瘤切除或附件切除为主,恶性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敏感,手术不宜过大,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切除 术后化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 2 0余年收治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36例的临床资料 ,并查阅有关文献。结果 随访 1月~ 10年不等 ,未见因本病死亡者。结论 对腹部包块伴雌激素刺激症状的妇女 ,应该注意此类肿瘤的可能 ,要警惕不典型及异位的肿瘤。抑制素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敏感性很强的标记物 ,但目前由于诊断试剂盒等方面的原因 ,临床应用尚有困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0例(国内文献28例及本院2例)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进行分析。年龄6~59岁,平均2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激素紊乱(月经不规、经后出血及性早熟)和腹部肿块,仅1例伴有胃肠道息肉病和皮肤粘膜色素斑。组织学特征为单层和复层小管,管周有基底膜样物环绕,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巢状并见核分裂相,可能是形态学恶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