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压疮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神经内科3区1334例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神经内科2区的1295例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高危压疮和新发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新发高危压疮和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脑卒中压疮高危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降低高危压疮及压疮的发生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肿瘤患者压疮高危人群的实施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按压疮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即:对护理人员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对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与筛查,制订个体化压疮预防护理方案,分层次动态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肿瘤患者压疮高危人群实施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和提高压疮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ICU获得性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按压疮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即对ICU护士进行获得性压疮相关知识培训,对获得性压疮高危患者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标准化护理评价量表,实施走动式和追踪式动态管理模式。比较2组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压疮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ICU获得性压疮高危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对急诊危重患者ICU期间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10月ICU收治的危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存在压疮高危因素的人数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存在压疮高危因素4例,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存在压疮高危因素9例,压疮发生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前瞻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减少及预防急诊危重患者ICU期间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危重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0例危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及压疮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知识掌握及护理满意度高、压疮发生率低,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中压疮预防护理措施对高危压疮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0例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压疮风险评估护理。比较两组压疮风险评分、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前压疮风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压疮风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疮风险评估护理可有效降低高危压疮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压疮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0年1-12月高危压疮住院患者46例作为研究组,实施压疮风险管理,对有压疮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进行评分,按风险级别给予相应护理和治疗;以2009年1-12月科室上报高危压疮住院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比较2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7%比20.59%∥-7.365、P〈O.05)。结论压疮风险管理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标准化中医护理方案对高危人群压疮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高危患者提供标准化与个性化兼顾的护理方案。方法将1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中医护理方案,以患者发生压疮、出院、死亡、Waterlow评分15分或达到10 d观察期为研究终点,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0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25%(P0.05)。结论标准化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护理记录单在预防NICU危重患儿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采用常规防压疮措施的危重患儿(对照组),采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量表对82例危重患儿进行评估,评分后实施防压疮护理措施(实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皮肤压疮发率为15%,实验组患儿皮肤压疮发生率为3.8%,实验组患儿皮肤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使用新生儿皮肤风险评估护理记录单能有效降低皮肤风险高危患儿压疮的发生率,保障危重患儿的皮肤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护理对压疮高危人群预防措施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73例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6例实施压疮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67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防压疮依从性、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完全依从率为85.6%,对照组为5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71,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为95.6%,对照组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6.97,P<0.01);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0.8%,对照组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P<0.05).结论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人文护理对提高压疮高危人群的预防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在体外循环术后危重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心脏体外循环病人576例为观察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难免压疮病人69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进行皮肤压疮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压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已发生压疮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0)。[结论]在医院伤口(造口)专科护理小组的培训指导下皮肤联络员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体外循环术后危重病人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体外循环术后危重病人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管理在预防难免性压疮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分别于2010年2~12月和2011年1~11月收治住院压疮高危患者44例(对照组)和47例(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组则给予成立压疮小组,制定难免性压疮风险评估表及上报制度,适时评估患者,及时上报,实施专科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高危患者44例,发生压疮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1例,压疮发生率为22.7%;干预组高危患者47例,发生压疮Ⅱ期3例,压疮发生率为6.4%,两组压疮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程序管理过程中,应用新修订版Braden评分方法和知情同意,对压疮高危患者正确评估、及时预报、保证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是难免性压疮管理的有效手段,明显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评估标识系统在老年患者压疮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4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应用W aterlow量表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观察组根据评分结果,应用压疮标示牌进行警示和指导,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根据评分结果,对高危人群进行常规压疮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老年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标识系统在老年压疮中的临床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丁杨  刘娟 《当代护士》2018,(9):175-176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管理方法对降低N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的作用。方法将本院NICU2016年1~6月上报的压疮高危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护理;将2016年7~12月上报的压疮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前瞻性护理管理方法,对MDRPU进行防护。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应用前瞻性管理法实施压疮防护后,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6.67%);住院期间Braden评分(15.45±3.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2±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前瞻性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NICU患者MDRPU护理效果,降低MDRPU的发生率和患者压疮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胃肠外科压疮高危患者的作用。方法:将80例Norto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两周内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P〈0.05)、压疮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瞻性评估结合分级预防对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新发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危重患者24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前瞻性评估结合分级预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危险程度、压疮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危险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新发压疮率低于对照组(P0.05),Ⅱ度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在压疮预防知识宣教、压疮预防效果、护理舒适度方面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瞻性评估结合分级预防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压疮危险程度与发生率,抑制压疮进展,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站式"压疮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55382例住院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58354例住院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一站式"压疮信息化管理系统,比较两组上报压疮患者总数、院内/院外压疮、压疮分期以及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压疮专科会诊响应时间、处理所需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院内压疮发生率均为0,院外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高危上报及压疮护理会诊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压疮病例上报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一站式"压疮信息化管理系统简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干预质量,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小组在难免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院内压疮的发生率。方法护理部于2005年12月成立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对难免压疮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完善压疮护理会诊,并进行跟踪观察和指导。结果通过压疮专科护理小组的质量监控与会诊指导,护士熟练掌握了高危皮肤的风险评估及高危皮肤的早期干预措施,3年来申报难免压疮325例,院内压疮发生率12.9%。结论压疮专科护理小组全程参与难免压疮的质量管理,可降低院内压疮发生率;促进护士对压疮早期预防知识的学习,重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危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朱亚  葛学娣  徐艳  赵广艳  王明娥  袁丽丽  于海燕   《护理与康复》2017,16(12):1319-1322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提高压疮高危患者防护质量的效果。方法将Braden量表评分≤12分的134例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组,2016年1月至12月入住骨科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对其实施压疮风险评估、压疮防范措施落实、压疮护理指导、压疮管理督查以及压疮发生、转归情况分析等多方位、多维度的质量管理。将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骨科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预防压疮常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压疮(含外院带入)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内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压疮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能提高压疮高危患者的防护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0例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2例和观察组1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3周内压疮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压疮高危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起到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