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南药学》2020,(2):276-279
血栓性疾病是人类的主要健康问题,缩短患者生存时间,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当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或血液性质改变时会诱发血栓形成,按其形成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研究者们发现P-选择素在两种血栓的形成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三条途径促进血栓形成。多年来科研工作者们设计了诸多类型的P-选择素抑制剂,根据机制可归纳为下调P-选择素表达类型和与P-选择素活性中心特异性结合类型,研究表明它们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加速血栓的溶解。  相似文献   

2.
严岩发 《海峡药学》2008,20(8):122-123
动物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早期抑制血清P-选择素的过度表达而阻止哮喘的进展作用.通过观察川芎嗪对哮喘患儿外周血P-选择素和可溶性E-选择素的干预作用来探讨其阻止哮喘发作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正>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及许多老年性疾病患者,其体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推测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血小板活化及内皮细胞损伤起一定作用。当血小板活化时,血小板膜和血浆内P-选择素的增加已成为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分子学指标。笔者用ELISA法检测了正常人和某些血栓形成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浆P-选择素含量,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敏感而简单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方法。方法测定50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sFb),同时检测抗凝血酶Ⅲ(AT-Ⅲ)抗原及活性、D二聚体水平,与5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SLE患者组sFb水平为(1.70±0.2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7±0.09)μg/ml(P<0.01)。SLE组AT-Ⅲ抗原及活性(AT-Ⅲ:Ag、AT-Ⅲ: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SLE组D二聚体的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动期的SLE患者有血栓形成的倾向。测定患者的sFb水平,连同检测AT-Ⅲ抗原及活性、D二聚体能早期检测患者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5.
夏静波 《淮海医药》2003,21(5):377-377
目的 分析 3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 EL ISA法检验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在手术前血浆可溶性 P-选择素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 ( P<0 .0 1)。术后 15天 ,血浆中可溶性 P-选择素水平降低与术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 ,但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观察胃癌患者血浆中 P-选择素含量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钱惠农  王家平 《江苏医药》2006,32(2):118-119
目的 研究脑外伤后P-选择素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5例重型脑外伤(GCS3~8)和18例轻-中型脑外伤(GCS9-15)连续测定伤后12、24、48、72h和第4天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和预后评分(GOS)。观察sPS与GCS、GOS之间的联系。结果 重型脑外伤组在伤后12h sPS最高,连续3d高于正常(P〈0.05),升高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型脑外伤组。伤后12h sPS;〉400ng/ml的病人预后明显不良(P〈0.05)。结论 P-选择素在脑外伤后明显升高,而且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浆P-选择素在恶性肿瘤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8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PTE患者作为恶性肿瘤合并PTE组,同期3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恶性肿瘤组, 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作为DVT组, 30例PTE患者作为PTE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的P-选择素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合并PTE组患者P-选择素表达水平(71.25±51.06)ng/ml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的(42.98±43.08)、DVT组的(47.28±25.12)ng/ml、PTE组的(50.13±25.06)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DVT组、PTE组患者P-选择素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合并PTE组、恶性肿瘤组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选择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同组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合并PTE组、PTE组中高危、高危患者均显著高于同组低危、中低危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P-选择素可以作为恶性肿瘤合并PTE的诊断因子,指导PTE临床分级,且可能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P-选择素(P-selectin,SELP)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40 000的糖蛋白,属细胞粘附分子成员,可表达于活化的血小板及内皮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白细胞、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细胞间的反应,在动、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它们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年龄性别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动态观察52例ACI患者血清P-selectin的变化,并与52例健康对照者对比,同时应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血清P-selectin在ACI发病后早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ACI患者血清P-selectin水平高峰时间在发病后3d内,5~7d后开始下降,15d后继续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发病后3d及5~7d血清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发病后15d水平(P〈0.001),但发病后3d与5~7d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P-selectin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相关性。结论ACI早期存在血小板活化、它参与了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形成脑梗死早期的发病基础,并参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P-selectin虽然参与发病,但不能预测ACI的致残性和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
王剑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18-3219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7例食管癌患者、35例健康者血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并比较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0 d时血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以及有脏器转移食管癌患者与无脏器转移食管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变化. 结果 食管癌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P<0.01),有脏器转移食管癌患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上升更明显.无脏器转移食管癌癌患者术后血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有脏器转移食管癌患者血清E-选择素和P-选择素水平下降不明显. 结论 E-选择素和P-选择素可以作为食管癌一种新的肿瘤检测指标,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thmatosus。SLE)是一种以B淋巴细胞度活化,以抗dsDNA、抗sm等自身抗体为特征的、机体免疫调节系统紊乱所致的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黏附分子则参与了T、B细胞活化以及T、B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胞因子是各细胞产生的可溶性物质,体内各种反应均需要其参与。近来黏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在SLE中作用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特别是临床上有肺及胸膜受损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浆内皮素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随治疗过程同步检测肺功能和血浆内皮素的方法。血浆内皮素彩和RIA法测定。结果:SLE患者的肺功能各项参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以有肺及胸膜受损者更为明显,治疗后有所恢复。结论:血浆内皮素水平在SLE组并伴有肺及胸膜受损或肾脏受损患者中明显增高,并且与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内皮微粒(EMP)和狼疮抗凝物(LA)的变化,探讨EMP和LA是否与SLE患者的血栓形成有关。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中内皮微粒的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浆E-选择素水平,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血浆狼疮抗凝物水平,并且分析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血浆EMP、E-选择素和LA的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MP和E-选择素水平升高的患者LA水平也明显升高,呈一定的相关性(P〈0.05)。有血栓症状的SLE患者EMP、E-选择素和LA的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SLE患者血浆EMP、E-选择素和LA的检测水平明显增高,其可能与SLE患者体内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王玉美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13-201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0例正常妊娠者与15例正常人外周血P-选择素表达。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表达为(18.63±8.92)%,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3.25±1.73)%(P<0.01)和正常对照组(2.78±1.04)%(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存在P-选择素的高度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可溶性P-selectin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免联吸附法检测2型糖尿病16例无血管病变(单纯糖尿病组),25例合并大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组)sP-seleetin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大血管病变组、单纯糖尿病组s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1),大血管病变组比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增高(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ox-LDL、HbAlc、BMI是影响sP-selectin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sP-selectin可作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诊断、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血栓形成和炎症在冠心病(CHD)的发病机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分子标志物P-选择素被赋予新的意义。本研究观察心绞痛患者血浆P-选择素及血脂的变化,旨在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道清 《海峡药学》2008,20(10):120-12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哮喘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的调节作用及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对6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10天(1个疗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P-选择素的变化和肺功能指标FEVL%,PEF%的变化,并以30例同期入选的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经川芎嗪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明显降低,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川芎嗪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血清P-选择素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的变化,探讨阿魏酸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阿魏酸组(阿魏酸+常规治疗),选择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0名),进行观察。测定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同步检测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结果:(1)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阿魏酸组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常规治疗组缓解期明显下降(P均<0.O1)。哮喘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FEV1%、PEF比较成负相关;(2)阿魏酸组患者缓解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P<0.01);(3)阿魏酸组患者人均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用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P-选择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阿魏酸可以降低血清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OL)、可溶性P选择素(sCD4O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sCD4OL、sP-selectin水平,分析sCD4OL与sP-selectin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sCD4OL(47.93±12.30)、sP-selectin(5340±123)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2.57±1.23)、(1618±117)和对照组(2.11±0.86)、(1582±124),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OL与sP-selectin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sCD4OL和sP-selec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它们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