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生物学,是在系统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手段,将生物学门类、过程系统性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目标是发现和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证候在中医学的研究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方向,处于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如何能够清晰、明了的阐释证候内涵,对于进一步沟通中医学与现代科学,推动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意义非凡。有学者认为,合理运用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将有可能系统量化中医证候理论,找到中医药发展现代化出路。中医证候研究开始在系统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引领下,综合数学、信息科学和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各个层面开展组学研究。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由于其高发病率、病死率而受到关注。目前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思路,提出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研究成果,共同丰富中医证候理论的设想,试图在分子水平描绘中医证候本质的全貌。但中医证候研究在合理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建立系统化思维与方法论上存在缺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研究思路上的短板,即是现已存在合理的利用途径,但远没有达到兼容并蓄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中医证本质研究中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证候间存在不同证候标志物,表现为差异蛋白质的表达。血清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以往运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的本质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中医临床证候、方证结合的应用方面进行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可以找到证候标志物,探明中医的证本质。  相似文献   

3.
证候研究是中医基础研究的一个关键的科学问题,中医的"证"是辨证论治的起点和核心。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系统生物学逐渐受到关注。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将系统生物学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了中医证候与系统生物学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总结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同时分析了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设想,为从多学科、多视角进一步认识中医证候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4.
孙静云  顾赛红  周仲瑛  叶放 《中医杂志》2014,(14):1171-1175
对50多年来中医开展的有关证本质与特异性微观指标、病证结合框架下证本质的研究和证的诊断标准化、引进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证的研究等方面的思路与方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反思。认为表现于外的证候信息与机体内部微观的分子、细胞和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都是中医视角下证的表征而非本质,中医证的现代化研究应立足于中医基本理论及思维之上,提出对证本质的研究需重视证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首先开展对中医基本病机辨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系统生物学方法的运用为中医证候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有望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及实现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系统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各个层面,是研究生命活动最有效和全面的方法,所以从系统生物学角度出发,探索疾病的中医证候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常见疾病如冠心病、急性脑卒中、高血压病等的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证候"是中医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中医证候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制约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代谢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其灵魂在于"整合",与中医学"整体观"异曲同工。基于系统生物学挖掘中医证候的本质,使中医证候的辨识更具有可信度。本文综述近年来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模型评价是动物模型发展的基础,是体现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重复性、客观性、公认性的首要环节。系统生物学是以系统论和实验、计算方法整合不同级别的生物信息研究生命系统内各组成成分的构成,以及特定条件下各组分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桥梁,系统生物学在中医证候本质、中药复方疗效物质基础、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等中医药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秉承中医传统医疗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探寻疾病特点与证候表征的客观内涵,综合更多的生物学信息与模型动物的生理、病理特点,系统生物学改进了模型评价标准中原有的缺陷,进一步规范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体系。本文梳理了中医证候模型评价研究现状以及系统生物学的核心特点,借鉴系统生物学运用于中医药研究的核心优势,总结了系统生物学方法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中的应用,扩展其应用的特色内涵,探讨系统生物学促进中医证候模型评价体系规范性发展的可行性,为推进中医药标准化的进程及中医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系统生物学方法是一个由上而下的系统整合过程,符合中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念,适用于中医证候的本质研究。因此,随着系统生物学方法的不断发展,运用该技术探讨慢性胃炎病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广大研究者们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了慢性胃炎中医病证发生机制、病证诊断标志物、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等研究。文章分别从慢性胃炎的疾病和证候研究两方面,对近20余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慢性胃炎病证研究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医湿热证候的物质基础和本质研究可从"系统论"和"整体观"的视角下进行探析,关注机体综合性生命功能的整体性;采用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免疫组学等在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对湿热证候进行分析,可为湿热证的现代研究提供方法;中医传统整体观医学模式和系统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的探析是中西医融合促进科学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陆瑶  刘波  季宁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9):108-109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物质基础相关方面的应用(中医"证"模型的研究、中药制剂配伍规律、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指出:①中药物质基础应加强中药整体性的研究;②借助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促进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从"黑箱"到"白箱"的转变,从本质上全面地阐明中药的物质基础.系统生物学应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模型来探索复杂生物,正是这些系统生物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给予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给中药物质基础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论治思想的精华所在。将现代医学理论同中医证本质联系,是实现中西医理论结合的基础。以往学者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第二信使分子类物质(如cAMP和cGMP)、微量元素含量等各方面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发现其都不能全面地解释与代替证的内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难发现中医的证反应的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综合功能的变化,因此证的本质应是患病时机体各方面变化的基础反应。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认为其基本发病机制是由于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12.
朱黎霞 《中医杂志》2014,(8):650-653
借鉴系统生物学研究模式,探索以"脂质组学"为评测尺度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研究新方法,通过对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生物样本的比较进行脂质组学研究,阐明冠心病中医证候脂质代谢轮廓的异同,寻找不同证型的物质基础,为冠心病的证候客观化、定量化、证本质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层面,在脂质代谢、炎症反应、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凝血功能、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胰岛素抵抗等7个方面,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虽然学者们已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研究手段的多样化、研究方法的不同、研究层面的差异,单独的某一项或几项指标不能完全阐释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本质。复杂网络正是针对复杂现象或复杂问题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方法,利用复杂网络学研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所涉及多系统、多层面、多指标,通过复杂网络学的方法,开展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可能是全面了解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基础生物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从整体关系探讨中医证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翠娟  烟建华  巩振东 《中医杂志》2011,52(1):12-13,17
证作为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之一,其形成是从观察病象开始,然后运用整体联系的思维方法观察病象之间的关系并认识其意义,最后确认为某一证模型。每一证都是整体关系失调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型),具有动态的整体联系性特征。因此,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不能忽略证的整体关系性,一味地运用还原分析的研究方法寻求证的特异性指标,而必须追根溯源,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出发,借鉴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生命科学文明成果,分析和归纳出中医证发生发展过程中各种变化之间的组合关系,才有可能逐步揭示出证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组学"研究的最终方向。中医证候间可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代谢产物的不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变化,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使中医辨证科学化和定量化。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的综合疗效,阐明中药的效应物质基础,安全性机制,有助于建立科学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确保临床中药产品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体质学说的角度,论述了体质与中医病证的关系,认为体质是决定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体质能影响证候类型、性质及转归从化.同时从防治层面结合系统生物学阐述了体质学说对冠心病血瘀证研究的影响及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现在已经进入了系统生物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了,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对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将会更加客观化、标准化。采用i TRAQ-MS技术对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血清进行了蛋白质组学检测,发现差异表达蛋白APOA-II、APOB、AZGP1;采用LC-MS技术对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尿液和血液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比对出了9种可能的潜在标志物,包括TG、天冬氨酸、葡萄糖、磷脂酰乙醇胺等。对蛋白质组和代谢组学结果进行探讨,以期寻找HIV/AIDS肺脾气虚证的物质基础,为证候诊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从系统生物学的视角认识中医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内涵,利用高通量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本质的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平台支持,对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5,(12):2462-2465
系统生物学在系统科学整体观理念与生物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整体观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高度相似,而提出尝试运用其先进的技术方法解决中医药瓶颈问题的研究思路。但是系统生物学的整体观与中医药理论整体观并不完全相同。深入探讨两种整体观的客观差异和联系,是找准系统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适当切入点、适宜切入方式,更充分发挥其技术先进性的必要前提。系统科学、系统生物学都是新兴学科,与中医药理论在科研和临床应用上相整合,不仅有利于中医药研究的快速发展,还可以促进系统科学、系统生物学的学科完善,并启发系统生物学对系统论视角下生命功能涌现性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是发挥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优势的基础和前提,对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在"十五"、"十一五"期间运用文献学、流行病学、系统生物学等研究方法,对艾滋病中医证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艾滋病中医证候数据库,初步掌握了HIV/AIDS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拟定了艾滋病中医常见基本证候辨证标准,搭建了艾滋病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平台,并对"十二五"艾滋病中医证候科研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