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B、C 3组,均在24 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血肿腔内注射药物。A组使用改良灌注液即尿激酶加地塞米松加纳洛酮,B组使用尿激酶加纳洛酮,C组使用尿激酶加地塞米松。计算并比较术后3,7,14,21 d脑水肿带的面积。结果 A组脑水肿带面积小,脑水肿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改良灌注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术后应用改良灌注液的疗效。方法将行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C 3组,术后血肿腔内注射药物。A组采用改良灌注液,即尿激酶加纳洛酮加地塞米松,B组使用尿激酶加纳洛酮,C组使用尿激酶加地塞米松。观察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3组术后7 d、14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均<0.05),A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应用改良灌注液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并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组术后第2日开始鼻饲醒脑开窍中药汤剂(干预3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NIHSS、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中药联合软通道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苏醒、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对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mL~6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28例)和微创组(70例)。微创组行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血肿基本消失时间:保守组35.52d±10.28d,微创组4.28d±1.72d(F=76.673,P〈0.001);治疗7d后意识状态:微创组优于保守组(χ2=7.650,P=0.023);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评分,恢复较好(ADLⅠ级~Ⅱ级):保守组6例,微创组27例,微创组优于保守组(P=0.008)。结论微创软通道血肿清除联合尿激酶溶解脑内血肿技术治疗出血量30mL~6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血清Tau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予以微创血肿引流术。观察2组的疗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脑屏障(BBB)指数和水肿吸收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及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BBB指数和水肿吸收时间均明显短或者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Tau蛋白、MIP-1α和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GCS和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开颅脑血肿清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调节Tau蛋白、MIP-1α和GFAP的表达,更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传统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32例行微创钻孔引流,B组32例行开窗血肿清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1,3,5 d的血肿量,术前、术后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均0.05);2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术后1,3,5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B组(P均0.05);术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预后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高,与开窗血肿清除术比更为安全,有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应用中医分阶段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收集具有手术指征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9分、生命体征平稳,共纳入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加用中医分阶段疗法,第一阶段(发病1~3 d)采用羚羊角汤加减,第二阶段(发病4~28 d)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病灶对侧头电针治疗。随访3个月。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昏迷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量及术后患者清醒时间。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基本恢复率、显著进步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2.38%(22/42)、23.81%(10/42)、90.48%(38/42),对照组分别为33.33%(14/42)、14.29%(6/42)、83.33%(35/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应用中医分阶段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脑血肿量,加速觉醒,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疗 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就诊的 100 例 HICH 患者,根据数 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早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 道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 评分、应激反应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 2 周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BI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 2 周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为 6.00 %,低于对照组的 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早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 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治疗 HICH 患者手术情况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机体应激反应水 平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张庆喜  袁静莲 《中医药研究》2010,(12):1456-1457
目的观察应用定向置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55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分为定向置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组(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均为7分~15分。结果血肿完全清除或吸收时间,微创组平均5.6d〈内科组平均25d;近期(1个月)、远期(6个月)疗效随访,微创组优于内科组;微创组死亡0例,内科组死亡2例。结论定向置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CT无创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局部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2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微创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微创组及治疗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给予生理盐水血肿局部灌注,治疗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血肿局部灌注。观察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病残程度、脑水肿程度、脑血肿吸收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及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微创组。结论 CT无创定向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血肿局部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财 《中医药研究》2011,(5):626-627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穿刺粉碎清除术(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创术+补阳还五汤)与对照组(微创治疗),各48例。两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治疗组另加用补阳还五汤,保留灌肠每次200 mL,每日1次;鼻饲(或口服),每次80 mL,每日3次,连续2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活患者中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术合并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简称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高血压大脑基底节区中小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20~30ml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与同期单纯西医非手术治疗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第4日和第7日血肿消失率、第10日意识转清醒率、第14日高度脑水肿率、第4周肌力恢复良好率及3个月后期良好率.结果治疗组第4日、7日血肿消失率及第10日意识转清醒率、第4周肌力恢复良好率、3个月后期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第14日高度脑水肿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大脑基底节区中小量脑出血采用微创术并祛瘀开窍法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按摩与针灸联合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2组均行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心理、并发症及康复干预等。观察组在该基础上行中医按摩与针灸联合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MES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SIS310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MESSS评分2组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均0. 05);干预后观察组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SIS310各项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中医按摩与针灸联合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祛瘀补气、活血生新、调节循环,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对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8例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患者或家属治疗意愿分为2组,手术组60例接受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保守组68例接受常规内科保护治疗,比较2组治疗1 d、3 d、7 d后血肿消散率和治疗3 d、7 d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记录2组血肿完全消散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死率,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7 d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记录随访3个月时2组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情况。结果手术组治疗1 d、3 d、7 d后血肿消散率均显著高于保守组(P均0.05),治疗3 d、7 d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保守组(P均0.05),血肿完全消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保守组(P均0.05),住院费用及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组(P均0.05);2组治疗3 d、7 d后血清ET-1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显著升高,手术组ET-1水平在以上时间点均显著低于保守组,NO水平在以上时间点均显著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组随访3个月时mRS评分≤2分、MBI中Ⅰ~Ⅱ级者所占比均显著高于保守组,且mRS评分显著低于保守组,MBI评分显著高于保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T定位下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明显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并发症更少,可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并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院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30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组GCS、NDF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康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京宽 《中医药研究》2012,(8):1004-100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尤其硬通道微创穿刺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资料,其中微创组40例应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对照组40例应用传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回访,其临床表现按Barthel指数评定法评定,对比分析微创治疗较传统治疗的临床优势。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越高和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硬通道微创穿刺术组术后预后优于传统手术组,且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者的经验,采取个体化的原则,准确地掌握手术适应证,尽可能选择硬通通微创术以减少创伤及并发症,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7.
醒脑静局部灌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局部灌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方法将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用醒脑静局部灌注,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注.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局部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和评价中药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息风汤;观察治疗后第 7日和第 14日后血肿吸收情况、第 14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 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 7日和第 14日时血肿清除吸收率高于对照组,第 14日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 3个月后 (ADL)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保守治疗组38例、微创治疗组40例、微创针刺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微创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并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21天后3组神经功能评定S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3组治疗后两两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3组治疗方法均有效,并且微创针刺治疗组疗效>微创治疗组疗效>常规治疗组疗效。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紧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能在手术成功后更好的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两者相得益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针灸、康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40例、微创针灸治疗组4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促进脑代谢营养脑细胞,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微创针灸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中医针灸治疗。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并联合康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指数评分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简易Fugl-Meyer(FMA)积分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治疗后比较P<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并且微创康复针灸治疗组疗效>微创针刺治疗组疗效。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紧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能提高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康复加针灸手法治疗能在手术成功后更好地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两者相得益彰,大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