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目前常用的3种脑保护装置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使用脑保护装置行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98.2%(55/56),全组术后27.3%(15/55)发现栓子,其中Spider为30.0%(9/30),Angioguard为21.7%(5/23),MO.MA为33.3%(1/3);两组远端滤网保护装置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现栓子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20%。1例发生栓塞事件;1例不适合使用脑保护装置而放弃手术。结论使用脑保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常用的3种脑保护装置各有其优缺点,使用恰当的脑保护装置可以使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视,国内对颈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carotidangioplastyandstenting,CAS)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对于颈动脉支架术中的脑保护装置的应用,临床上大多采用远端保护装置(保护伞或球囊),其方法简单方便,但对于部分狭窄病变远端血管迂曲严重或狭窄段斑块易损的患者,远端保护装置有其独到的优势。该技术临床上应用经验尚不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例使用近端脑保护装置(Mo.Ma)完成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脑保护装置下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2例患者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联合使用了脑保护装置,首先将脑保护装置(过滤伞)小心通过狭窄部位放置于颈动脉狭窄的远端并释放,然后再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及其他并发症。结果22例脑保护装置及支架均成功实施,支架释放前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为(84±9)%,支架成形术后的平均狭窄率降为(21±8)%(P〈0.01),手术期无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脑保护装置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原标  K Mathias 《中国医药导刊》2002,4(6):423-424,426
目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S)是目前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介入领域热点之一。如何防止该操作过程中,微栓子脱落入脑可能发生脑功能不全是该治疗方法成功的关键。本文在CS操作中常规采用Filter Wire脑保护装置用于上述目的作一些探讨。方法:将36例德国患者在FilterWire脑保护装置下完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作一总结。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及中风率是0%,术后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的患者人数是1例(2.77%)。该患者术前有长期低血压病史,行药物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常规用FilterWire脑保护装置完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其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很低,而且该装置易于操作,对于国内全面开展该治疗项目有一定的借鉴。但是,其长期随访效果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5.
阳纲要  武衡  谢明  林百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8):1260-1261,1267
目的 总结在使用脑保护装置下进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37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支架置入前全部通过狭窄释放脑保护装置,37例病人随访2-23个月。结果37例病人支架置入成功,脑保护装置全部收回,5倒病人出现术中心动过缓,3例病人血压下降,1例术中TIA发作、2min后症状消失,1例术中血管轻度痉挛、经罂粟碱治疗后恢复,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人随访无复发。结论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疗效肯定,使用脑保护装置能提高支架置入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赵磊  王兵  吴斐  崔文军  丁语 《重庆医学》2015,(4):527-530
目的:探讨Mo .Ma近端保护装置及远端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52例CAS联合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及24例CAS联合应用Mo .Ma近端保护装置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30 d内心脏并发症、术侧新发脑卒中、死亡、过度灌注现象、阻断不耐受等情况。结果76例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远端保护组术后30d内出现1例(1.9%)心绞痛,3例(5.8%)新发脑卒中,3例(5.8%)脑过度灌注现象。近端保护组术中出现1例(4.2%)阻断不耐受情况,术后30 d内出现1例(4.2%)脑过度灌注现象,无新发卒中及心脏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两组30 d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虽然两组患者的术后30 d内新发脑卒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近端保护组的新发脑卒中率为0,显示了Mo .Ma保护装置预防脑栓塞的潜在优势,仍需要继续扩大样本量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保护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1 328例脑保护下行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328例患者均顺利将脑保护装置于颈动脉人颅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8.2±6.7)%,治疗后为(19.2±11.1)%,治疗后颈动脉狭窄明显减轻(P<0.01).其中768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年随访,无1例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 脑保护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脑保护装置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共放置支架34枚。结果:支架释放成功率96.7%,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后未发生小卒中。24例患者手术后3个月颈动脉彩超复查均未见明显再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这一结果有待长期随访证实,其操作技术及所用材料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海东  赵凯  屈延  顾建文  杨涛  林龙  虞俊  张辉 《四川医学》2009,30(5):618-620
目的 探讨和总结脑保护装置下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技术及疗效。方法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茬滤网型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胀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结果18例全部技术成功,共放置支架21枚,脑保护装置全部收回,颈动脉病变残余狭窄≤20%,临床症状消失。术中4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无死亡及症状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发生。结论脑保护装置下自膨式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保护装置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5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使用脑保护装置,观察脑保护装置中有无脱落的斑块。术后B超随访有无再狭窄以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结果支架放置全部成功,15例脑保护装置均安全回收,在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4例发现斑块碎片,随访3~24个月,均未再发TIA和脑梗塞。结论使用脑保护装置可提高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从2003年3月到2006年4月对8例高危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CAS治疗,观察CAS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8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9根颈动脉进行了CAS治疗。CAS术后9根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从75.4%显著减少到28.8%(P<0.001,配对t检验)。所有的患者都使用了脑保护装置。全部使用自膨式支架,其中大部分是Precise镍钛合金支架(77.8%)。术中5例患者发生了一过性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经过21.5±14.2(4~41)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没有再发卒中,除1例患者仍有轻度头晕外,其余患者头晕、眩晕症状全部消失。6例(75%)患者通过颈动脉超声和/或CTA随访发现支架通畅,无再狭窄。结论:采用脑保护装置的CAS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的安全可行的方法,但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要作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降低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脑高灌注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行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的86例患者,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统一治疗方式,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脑高灌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短期疗效。 方法 :自 2 0 0 0年 10月至2 0 0 1年 12月 ,共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 2 6例 ,其中 7例为无症状患者。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植入支架。术前、术后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 (82 .3± 5 .1) %、(14 .0± 3.1) %。 1例出现同侧颞叶梗死 ,但恢复良好。其余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短期随访 10~ 2 2个月无 1例缺血再发作 ,影像学检查随访 6~ 18个月无再狭窄。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适合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高危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植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经DSA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内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30%。12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术中球囊扩张时对侧肢体局灶性癜痫发作;2例血管痉挛;8例出现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3例发生于术后低血压;1例出现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提高术者操作技巧及围手术期监护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回顾颈内动脉(ICA)次全闭塞的支架成形术及其围手术期情况,总结分析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比较近端球囊保护装置与远端过滤保护装置在栓子保护方面的优劣.方法 回顾北京宣武医院2006-2012年所有颈内动脉次全闭塞患者的支架成形术,通过头颅MRI中DWI序列判断是否术后有无新发脑梗死,并计算每例患者新发脑梗死的病灶数量.结果 共有35例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患者接受了支架手术,其中21例患者使用近端保护装置,14例使用远端过滤保护装置.3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48 d内行头颅MRI,近端球囊保护装置组的脑梗死发生率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组低(6/18比10/14,P=0.03),脑梗死病灶数量也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组少(1/18比4/14,P=0.0006).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内未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30例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例患者颈动脉彩超显示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结论 症状性的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患者可考虑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此手术采用近端球囊保护装置较远端过滤保护装置可能更有效的预防脑栓塞.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的支架成形术仍有待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年龄≥75)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围术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5例高龄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磁共振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后行经皮颈动脉支架和椎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手术。16处颈动脉病变共置入17枚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术中及术后明确诊断颈动脉窦反应3例;未出现典型脑过度灌注综合征患者;未出现严重脑缺血事件;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2例术后诊断为胃肠功能紊乱。结论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颈动脉硬化狭窄疾病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确切的疗效,但是高龄患者的病情复杂,为降低并发症,严格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操作、严密的围术期管理仍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血栓保护伞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血栓保护伞应用于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效果。方法:19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时采用血栓保护伞,首先将血栓保护伞通过狭窄部位并释放,然后进行支架成形术,观察手术期脑栓塞发生情况,大体观察回收支架。结果:19例血栓保护伞放置及支架成形均成功实施,回收的保护伞中13个发现碎片组织,无手术死亡及血栓栓塞并发症,临床短期随访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使用血栓保护伞可能提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