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 分析1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病人的病例资料,采用急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并落实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本组15例患者均得以有效止血,症状改善,无一例复发出血,1例术后7天死亡,其余术后生存期均在3月以上,4例随访24个月仍存活.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迅速,创伤小,疗效确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落实相应治疗护理,为肝癌患者的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相似文献   

2.
EC耳脑胶在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修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EC耳脑胶在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修补术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a间共18例应用EC耳脑胶进行辅助修补的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术中全部及时可靠止血,术中失血明显减少,术后上矢状窦静脉回流良好,CT复查未见大面积脑水肿。结论:应用EC耳脑胶辅助修补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术中操作简单方便,止血可靠,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不影响上矢状窦静脉回流,是治疗外伤性上矢状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21例(65.6%),Ⅱ级切除6例(18.8%),Ⅲ级切除4例(12.5%),Ⅳ级切除1例(3.1%),无手术死亡,随访2个月至3年,2例复发.结论 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有效控制术中出血,运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术中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处理好受累的上矢状窦和避免脑功能区的损伤,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报告8例上矢状窦损伤的处理方法,讨论上矢状窦损伤的治疗。术中迅速控制出血和维持窦腔血流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微创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均行微创手术,其凹陷骨折所致压迫均得以解除.术中发现7例静脉窦损伤,其中5例为上矢状窦损伤,2例为横窦损伤.16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未输血;1例顶部矢状窦损伤患者大出血.9例一期行凹陷骨折整复并固定.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短期内均有改善,且随访2个月至3年均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显微镜及显微磨钻等微创技术治疗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可减少创伤,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40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DSA或MRI检查显示上矢状窦显影良好,血流通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其中35例恢复正常工作或学习,疗效满意,5例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结论充分的术前综合性评估,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和重要脑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力争全切除;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暴露、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中央静脉,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矢状窦旁脑膜瘤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3例矢状窦旁脑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前特殊影像学资料。结果手术切除按Simpsome分级Ⅰ级5例,Ⅱ级16例,Ⅲ级2例。随访21例,恢复工作20例,癫痫3例,复发2例,死亡1例为恶性脑膜瘤。结论磁共振可作为矢状窦脑膜瘤的首选检查方法。术中正确处理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出血及保护回流静脉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可有效降低手术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显微手术及其疗效。结果 按Simpson切除标准, Ⅰ级切除21例(65.6%) , Ⅱ级切除6例(18.8 %) , Ⅲ级切除4例(12.5%) , Ⅳ级切除1例(3.1%),无手术死亡,随访2个月至3年,2 例复发。结论 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及评估,有效控制术中出血,运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术中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处理好受累的上矢状窦和避免脑功能区的损伤,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手术中上矢状窦的处理要点.方法:利用显微技术切除3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重点针对上矢状窦破裂进行有效处理.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本组Ⅰ级切除26例(78.8%),Ⅱ级切除7例(21.2%),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后遗症.随访6月~2年,无复发.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中,对于上矢状窦合理、有效的处理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