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32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行头颅牵引复位成功8例,其中3例维持牵引1个月后改行头颈胸石膏固定,余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3例牵引失败,其中14例行前路切开复位、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前路复位失败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前路复位失败改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再前方植骨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切开复位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由于漏诊,伤后8个月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发现颈椎不稳2例,均为仅行牵引复位,未做融合术者.颈前路手术者植骨块术后12周均获骨性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较好.无内固定并发症,亦无治疗中神经并发症.结论 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是否伴有椎间盘损伤、是否合并后柱骨折、脊髓压迫及损伤情况.对伴有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单侧关节突交锁者,前路减压复位稳定术是首选方法,对于不伴椎间盘突出者,可试行牵引复位或直接后路切开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2.
颈椎前路手术中减压植骨技术及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洪兴 《武警医学》2011,22(9):737-740
颈椎经前路的显露方法最早可追溯到1895年,在法国出版的神经外科教材上首次提出了颈前路手术途径。20世纪50年代,Robinson等报道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0.myandfusion,ACDF)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取得良好疗效。此后,ACDF术式成为治疗颈椎伤病的经典术式,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肿瘤、创伤等。手术中摘除相应椎间盘,同时进行减压区域植骨融合,通过植骨块撑开变窄的椎体间隙和神经根孔,解除神经压迫,并使椎体间融合。其远期疗效与融合效果关系密切,而术后融合成功与否和术中植骨技术和材料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扩大椎管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过去文献报道多用颈后入路。6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用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病,多采用椎间盘切除开窗植骨术)。我院自1985年7月至1986年12月对较重的脊髓型颈惟病采用前路开槽减  相似文献   

4.
李百成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12-2013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黑龙江省医院骨科2004-04~2009-10间行前路手术的156例进行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采用Odom.s法进行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CSM具有减压较彻底!植骨牢靠融合率高!术后颈椎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脊髓型颈椎病最重要的手术方法.2003年8月~2008年3月配合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48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前路减压和后路减压两大类。其疗效已有较多报道,但这些手术方式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专门报道及研究不多。本文综述了这些手术方式对颈椎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情况,包括术后复查、实验研究,介绍了研究的材料、方法、原理及结论。1经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植骨该术式对颈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已得到临床卜的广泛共识[1、2、3、4]。杨克勤等[1]报道对4例经前路多节段减压及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植骨愈合者83例,占62.9%,未愈合者49例,占37.1%。两种情况植骨虽有所吸收,但多数椎间隙稳定,不稳者仅3例,占1.4%。张…  相似文献   

7.
268例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的专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76-02~2000-02共护理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病人268例,无护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68例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下称《颈前路减压术》),其中颈椎病189例,颈椎骨折脱位并不同程序四肢瘫痪58例,颈椎结核并不同程度四肢瘫痪21例。男性193例,女性75例。年龄11~68岁,中位数47岁。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的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37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Cloward法(15例)与Smith-Robinson 钛板内固定(22例).采用SAS 6.12软件对两组术式术前、术后1周、最后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分、融合节段及全颈椎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高及后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2个月.两种术式最后随访按日本骨科学会制定的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分无显著性差异,Cloward法术后融合节段椎体高度、颈椎生理前凸无变化;改良Smith-Robinson法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高度、颈椎生理前凸部分恢复,并可以维持.结论近期观察证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能够改善神经功能,而且改良Smith-Robinson法可改善并维持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前凸.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融合椎体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50例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情况,对退变患者组与无退变患者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共72例(75个节段)(28.8%)发生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椎间盘退变程度按评分,1分48...  相似文献   

10.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之一.颈椎前路手术与其他部位手术相比,具有解剖复杂、血管神经变异多、邻近重要器官组织密集、手术操作范围有限、手术难度大等特点[1].因此,手术医师需谨慎操作,同时高质量的手术护理配合亦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我院2004-01至2009-01共开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23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