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知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课题)包括3个方面,基于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中医药研究新模式、中医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和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系统研究开发工程。本文选登前两方面的内容,第3方面的内容将于下期刊载。本文概括了信息化时代中医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分课题)包括3个方面:基于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中医药研究新模式、中医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和中医药古代文献资源系统研究开发工程。本文选登了前两方面的内容,第3方面的内容将于下期刊载。本文概括了信息化时代中医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科技发展史角度并结合中医学特点,论述还原分析方法在中医现代研究中的意义。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坚持多层次、多方法、多学科的研究原则;用还原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是实现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对话的需要,是使中医学得到国际医学界认同的需要,是促进中医学不断发展的需要;应用时应扬其长,避其短,并和中医学固有的整体综合研究方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医心理学思想的文化背景和现代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宗教以及哲学思想的渗透而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文意义。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背景中宝贵的心理学内容,还要运用现代科学精神加以发掘和再创造。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医学模式的顺利转变,推动世界心理学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及其在现代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过去几年里 ,蛋白质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这将推动生物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更精确、更高效的设计和应用的新阶段。我们从蛋白质组的提出、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并且进一步研究其在现代中医中的作用。1 蛋白质组概念的提出和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的胜利完成 ,使得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热点逐渐发生了由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的转变。在对基因组的研究过程中 ,科研人员发现在完成了全序列测定的多个物种中 ,至少有 4 0 %~ 6 0 %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功能是未知的[1]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和体现者…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医学术在现代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方法学层面进行了系统反思,认为在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中应贡彻“三分三合”原别,三分即本体与方法相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分、医与药相分;三合即还原与整体统一、结构与信息统一、养生与治疗统一。  相似文献   

7.
中医肾藏精理论的现代研究历程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肾藏精现代研究中较为知名学者(如沈自尹教授等)的研究历程、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的总结,从中理清了肾藏精现代研究的三个特点、四个问题。针对四个问题,提出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传统师承教育模式是古代中医学术得以传承发展的主要模式。从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情况来看,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至少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从扁鹊学医于长桑君、张仲景学医于张伯祖,到清代名医叶天士10年之中先后从师17位,难以数计的大量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着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在目前以院校教育为中医主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今天,传统师承教育模式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如果有,其意义与价值何在?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几十年,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在用传统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西医学的研究手段,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索,在一定范围内揭示了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并为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但是,由于中医学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也由于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某些缺陷,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在许多方面都不尽人意,甚至陷入某些误区,因此必须认真考虑和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医特色研究应借助现代数据挖掘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中医临床特色主要表现在辨证论治和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施治方案.在临证诊疗过程中,又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来搜集病人在生病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类信息,诸如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痒、麻、木等不适感受,或整体的困乏、无力,精神上的亢奋、萎靡等,经过医生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归纳、融合、抽象、研判、提炼加工后,判定该病证的病位、病性等,然后再依据当时、当地的气候特点、季节特点、区域特点、生活环境和病人年龄的不同,男女老幼的差异而采用适当的个体化的治法.  相似文献   

11.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新民 《中国现代中药》2004,6(3):37-37,,59
尽管我国是一个中药资源大国,但从我国在国际植物药所占的份额来讲,远远比不上日本、韩国等国,其优势和特色远远没有得到发挥,还很少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与我国中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2.
面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近几年运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舌、脉诊客观化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而面诊的观化研究却较少。本文从人脸图像采集、面部检测定位、面部脏腑反射区域定位、面色提取识别以及其他面部特征的识别、面诊辨证推演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目前中医面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药制药生产质量管理需求,探讨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在中药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LIBS技术工作原理和检测技术优势,该技术具有方便,快捷,以及精度较高的检测特点。从LIBS技术特点出发,分别举例分析了该技术在中药原料质量检测、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中药产品质量控制,以及LIBS技术与其他光谱联用技术研究方面的应用情况,显示了LIBS技术与中药过程质量控制的结合潜力。中药自身复杂成分的特点限制了LIBS技术的应用。文章提出LIBS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高技术优势,一是深入挖掘LIB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提升检测精度,二是强化与其他光谱联用技术,降低检测误差,为该技术在中药智能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实际应用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物芯片技术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对各种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中医药中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研究的一个桥梁,它将为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5.
干燥是中药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单元操作之一,中药物料干燥伴随着含水率减小的动态过程.物料含水率作为干燥过程终点判定的关键指标,在干燥效率提升、能源节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中药干燥生产过程基本通过取样离线检测对物料含水率进行监控,鲜有在线水分检测技术应用报道.该文介绍了不同领域物料干燥过程在线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助于推动中医诊断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尤其在解决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采集和术语规范化研究瓶颈问题上.文章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医四诊以及四诊合参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论述了课题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诊断术语规范化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总结提出中医诊断人工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白邈 《光明中医》2007,22(5):I0001-I0001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就中药来说,每味都有它特殊的功效主治,同一味药物由于产地不同,炮制不同,往往作用也有差异.下面简单的举四味中药以便说明.  相似文献   

18.
工程科技是科学理论与技术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技术部分,实用性是其重要特征。中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进行中医研究与探索,构建系统完善的中医领域工程科技体系,对中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中医特色诊断技术、中医现代诊断与检验技术、中医大数据与信息分析技术等3个方面,就中医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现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以为更好地进行中医领域工程科技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医学认识自然生命现象,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开拓性的、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是古人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概括性的反映,是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晶,具有哲学和科学层面的双重内涵。研究中医原创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阐明中医理论认知特点,明确医疗实践活动的思维模式,实现理论飞跃;可以回应文化责疑,建立文化认同,并为当代思维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物药剂学性质的中药组分剂型的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是否显著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紧密相关.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本质是多组分,就组分本身的性质而言,其生物利用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分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即溶解性和渗透性.因此,该文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中药现代制剂技术,从物质基础组分的层次阐明改善组分生物药剂学性质关键技术,以期提高中药组分制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