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爱娟 《光明中医》2012,27(7):1427-1428
目的 从脾胃的健康状况来追溯中风的病机,并得出诊治的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35例中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对35例中风患者采用脾胃辨证治疗:健脾化痰法、通腑泻下法和补气活血法后,效果显著,其症状也不再反复.结论 中风的发生与脾胃机能的失调、气化失常和气机升降逆乱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关系,脾胃论治是治疗中风的关键,中风预防、救治和预后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采用脾胃论治,对患者同时采用平肝息风、化瘀通络和豁痰开窍等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减轻了中风后遗症.  相似文献   

2.
试述中风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西贤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9):128-129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饥饱失宜,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中风一证,归纳病机不外虚、火、风、痰、气、血诸端。依临床辩证而有滋阴潜阳、平肝熄风、通腑化痰、活血通络、清热除痰、健脾利湿等治则。其中通腑化痰、清热除痰、健脾利湿、益气养血等均与治脾胃有关,可见中风的发生除心肝肾外,脾胃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体会从脾胃论治中风,应从下列几法入手:  相似文献   

3.
通腑泻下法在中风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个方面,即:通腑泻下法的内涵、通腑泻下法用于预防中风、急性期及时使用通腑泻下法对防止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康复期用通腑泻下法可防止病情反复等,论述了通腑泻下法在中风病中的运用。指出:通腑泻下法是广义的,临证时应因人因证制宜,中病即止。继之以活血化瘀、养阴益气、养肝熄风、化痰通络诸法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分期论治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中风病分期论治的思路与方法,主要为:中风先兆症重益气活血、熄风化痰,方用清灵定眩汤加减;中风急性期重通腑醒神、化瘀涤痰,应用包括通腑醒神胶囊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中风恢复期重健脾益肾、活血通络,方用复方北芪口服液化裁;中风后遗症期治痉挛重滋阴养血、柔筋活络,方用舒筋颗粒损益。  相似文献   

5.
中风多伴腑实证,通腑法是治疗中风的基本法则。又因本病证候兼夹多变,病机复杂,临床多采用复法论治,通过复合立法、组方配伍,使各种药物相互为用,形成新的功用,以增强疗效。临证应审证求机,辨证论治,采用不同的复合治法:痰热腑实证,治以化痰通腑;瘀热阻窍证,治以凉血通瘀;瘀血腑实证,治以活血通腑;水结腑实证,治以利水通腑;阴虚腑实证,治以滋阴通腑。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以痰湿、痰热、痰瘀为主。从化痰祛湿、化痰通腑、化痰开窍、化痰活血、化痰解毒等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阐述中风病的辨治方略,提出中风急性期作为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治疗当从脑论治,并从"脑为元神之府"学说来论证"通府以复元神"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补气活血法、化瘀通腑法、豁痰开窍法等皆属于"通法"的综合应用,是治疗中风病的最佳选择。从"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钩玄、中风病因病机及复元醒脑汤组方治疗三方面来阐述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辨治方略,讨论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并论证了"通府以复元神"的理论依据,以期为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腑法在中风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123-1123
通腑法又称下法,是中医治疗的八法之一,对于燥屎内结、停痰留饮、瘀血内蓄、寒实积滞等邪正俱实之证,有涤荡肠胃、逐邪外出的作用.研究证实,通腑泻下法具有降低血压、促进血肿吸收,增加脑氧供应的作用,对中风病的抢救、治疗、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通腑法可与开窍、息风、化痰、活血、泄热、利湿等诸法合用,使腑气通畅、气机运转、风阳内潜、阳热下降、上焦壅塞之势得缓,具有"釜底抽薪"之功、"治下助上"之妙.兹对其在中风治疗中的具体运用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党中勤教授认为胆石症的病位虽在肝胆,却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尤与脾胃功能失调至为密切;其病机关键在于肝胆疏泄失职;病因缘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虫积及地理水土和体质等综合因素;导师认为"通胆利腑"是治疗本病的大法,但并非单纯泻下通腑、利胆排石才是通利,强调"通胆利腑"之要旨在于:针对病因病机和病理表现,采取疏肝理气化痰祛瘀,佐以健脾和胃、利胆清热等法,使结石渐消缓散、胆道畅通。  相似文献   

10.
糖肾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机特点是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内阻为标。治疗本病应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治其标,以此组成糖肾宁方。经临床研究证实,健脾补肾、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中药治法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健脾消痰化瘀法,益肾补气活血祛浊法,活血祛瘀法,活血化淡法,疏肝健脾祛瘀化痰法,益气除湿化痰活血化瘀驼络法,补肝肾化食积瘀血痰浊法和通腑降浊法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从3个方面阐述脾胃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胃主通降,气机逆乱致腑实不通是脑卒中急性期的病机关键,据此确立通腑法给邪以出路,予星蒌承气汤加减治疗;脾为生痰之源,痰浊为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因素,故治以化痰健脾,根据疾病所处分期及具体证型不同,辨证用药;脾胃亏虚可致脑卒中,脑卒中日久可致气虚血瘀,需以健脾益气为治法,予补...  相似文献   

13.
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在中风急性期多痰热腑实,当通腑化痰,升清降浊为首务,对于痰瘀胶结,祛瘀化痰,勿忘调气,对于中风急性期毒损脑络,解毒通络,善用虫类,中风病急性期常瘀水互结,注重活血利水;中风病未病先防,勿忘滋阴填精,慎温燥太过,中风病后遗症期,调理气血,重用藤类,治疗时纵观整体病情,并重视个体化,祛瘀化痰、活血利水、解毒通络、化痰通腑等法互相配合,辨证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邵长荣教授从痰论治肺系疾病六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定中 《河南中医》2008,28(7):25-27
邵长荣教授从痰论治肺系疾病,具体有以下6种治法:①清热祛痰法;②宣肺排痰法;③健脾化痰法;④疏肝导痰法;⑤软坚消痰法;⑥通腑逐痰法。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风之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化失常、气机升降逆乱是导致中风发生的关键,可出现湿浊内生酿痰、经络郁滞、血行不畅,蒙闭清窍,脑脉阻滞或血溢脑脉而发中风,病机为脾虚痰瘀、胃气不降、上犯清窍。治疗以健脾、祛痰、活血、通腑,使脾胃健运,气血通畅,而中风之病可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文献报道中的通腑法治疗中风病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4年1月~2005年12月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腑法治疗中风病中药方别,对其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有关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文献报道116篇,应用处方明确的中药方剂66个,涉及中药89味;②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所用的药类依次为泻下、化痰、活血、息风等作用的药物,其中常用中药有大黄、芒硝、胆南星、枳实、栝楼、石菖蒲、桃仁、牛膝、钩藤、厚朴、甘草等,另外补虚药、开窍药的使用率也较高;③通腑法临床中多应用于中风病急性期,剂型和给药途径以汤剂口服为主。结论:通腑法治疗中风病可分为化痰通腑、活血通腑、滋阴通腑、泻热通腑等,通腑方药治疗中风病前景广阔,探讨其用药规律,为治疗中风病的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中风神昏多属中脏腑之危候,运用开窍醒神与泻下通腑法,共治疗11例中风神昏闭证(皆有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取得转危为安,后遗症较轻的效果,平均醒脑天数为3.7天。 治疗方法 1.开窍醒脑法①血瘀中风:以芳香开窍药配益气活血化瘀之品。如麝香、樟脑、人参、川芎、红花、益母草等。初期采用活血化瘀药物时  相似文献   

18.
通腑化痰法是治疗急性期中风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通腑化痰法理论渊源,痰热腑实成因,病机特点及其证候学特点,临床运用特征,急性期通腑化痰法注意事项以及作用机制,探索通腑化痰法证治规律,对防止急性期中风病情发展,减轻脑损害,改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健脾补肾活血方药以扶正固本法为指导,具有健脾补肾,活血通络之功。内皮祖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参与血管损伤的修复与重建。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数目减少,且其素体多为痰、虚、瘀体质,可通过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等法治疗。近年来运用健脾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众多,本文就健脾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李长聪 《北京中医药》2009,28(9):728-729
目的 观察通腑化痰活血醒脑汤治疗中风中脏腑闭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中脏腑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通腑化痰活血醒脑汤鼻饲,观察两组5天的Glasgow昏迷评分和2周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昏迷评分(29.50±4.20)分,对照组(23.33±3.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通腑化痰活血醒脑汤配合西医对症治疗对痰热腑实证中风病中脏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