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究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中药封包外敷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拒绝手术的5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通过10~20个月随访,用Olerud-Molander踝关节骨折疗效评分系统进行预后评定,优36例(66.7%),良17例(31.5%),差1例(1.9%)。结论:经手法复位、可塑性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药封包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显著,是拒绝手术内固定治疗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欧海山 《海南医学》2013,24(12):1808-1809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 2004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10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不同Lauge-Hansen分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4~14个月,对不同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06例患者有完整的诊治及随访资料,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评价优88例,良12例,可6例;62例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中优54例,良6例,可2例;44例手术复位内固定组中优36例,良4例,可4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全组患者均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按照不同Lauge-Hansen分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较好,并发症低,依从性好,费用相对较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种不同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 5 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分别采取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手术切开复位与多种内固定等方法治疗。结果 经随访 12~ 3 8个月 ,其中非手术组 9例中优 4例 ,良 2例 ,可 2例 ,差 1例 ,优良率为 66.67% ;手术组 41例中优 2 7例 ,良 10例 ,可 2例 ,差 2例 ,优良率为 90 .2 4%。结论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及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合适的内固定、早期手术及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接收的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患者一共有56例,对56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其中优43例(76.79%);良10例(17.86%);差3例(5.36%),优良率为94.64%,临床手术以后跟踪随访6个月~3年,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旋前外展型踝关节骨折采取手法复位加中药熏洗治疗,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第5掌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4例第5掌骨颈闭合骨折病人,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11)和手术组(n=13)。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手术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评定2组病人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手术时间为15~25 min,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复位良好。TAM系统评定法评定结果显示,手术组:优10例,良3例;对照组:优3例,良4例,可4例。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2.40,P < 0.05)。术后手术组未出现针尾滑囊炎及尺神经手背支激惹或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改良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手术简单易行,外固定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63-365
目的:分析研究选择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38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26例,术后均进行系统康复和功能训练。随访时间6~12月,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分,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在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治疗效果及优良率。结果:手术组26例,优14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4.6%;非手术组38例,优13例,良10例,中9例,差6例,优良率60.5%;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平均值手术组为4.014,非手术组11.47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老年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7.
何亚标  孙俊明  陈振南 《吉林医学》2023,(11):3037-3040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Ⅲ度~Ⅳ度骨折患者62例,其中手法复位组(实施旋后外旋型手法复位)28例,手术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34例。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踝关节疼痛情况以及治疗后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两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比较,手法复位组均低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手法复位组较手术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手法复位组较手术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折复位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auge-Hansen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有较好的骨折复位效果,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较少,可减轻踝关节疼痛,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四肢关节周围严重骨折伴骨骺损伤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急诊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治疗的四肢近关节严重骨折伴骨骺损伤的青少年患者的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3~8个月的随访。桡骨远端骨折伴骨骺损伤愈后优13例,良1例。肱骨髁间骨折伴骨骺损伤优7例,良2例。踝关节骨折伴骨骺损伤优11例,良2例。愈后恢复为优的共31例(86.11%),良5例(13.89%)。结论: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是治疗青少年四肢关节周围严重骨折伴骨骺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术与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手术与手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方法的疗效。方法对7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使用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比较。结果手法复位外固定组22例,优11例,良5例,可5例,差5例,优良率72.7%;闭合复位内固定组30例,优18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3%;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6例,优16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7%。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内固定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固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闭合复位内固定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基层医院用内、外固定不同方法治疗锁骨中1/3段骨折的实用性。方法:对147例锁骨中1/3段骨折应用外固定和骨圆针、骨圆针加钢丝、骨圆针加粗丝线、重建钢板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术后随访3~18个月,对其骨折解剖复位、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感染、再手术、肩关节功能受限、取内固定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外固定法治愈31例中:优9例;良6例;差16例(包括15例因不愿耐受长期固定或对骨折复位不满意而中途手术治疗者)。手术组131例中优109例,良19例,差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我们倾向于手术方案中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等多种因素选择不同内固定方法,择其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微创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0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11例,透视下采用对骨折进行手法复位局部注射式骨水泥植骨并夹板固定。术后随访,按改良Mcbride法进行评分,并观察影像学的改变。结果:11例患者均采用注射植骨夹板固定治疗,术后获3~12个月随访,平均6.2个月。按改良Mcbride评分,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1.8%。术后掌倾角0°~18°,平均11.4°;尺偏角10°~28°,平均20.2°,短缩0~6mm,平均2.3mm。术后8~14周骨折愈合,平均10.1周。所有伤口无感染,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腱周渗漏。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结合微创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减少骨折再移位的发生,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微创治疗后踝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位踝骨骨折的患者,将患者分成A组与B组,全部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前都对踝关节螺旋进行常规的CT检查,并对后踝骨折移位的状况、骨折块的大小、踝关节的水平线与横断面的主骨折的角度进行了解。在A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首先要对内踝和外踝进行复位与固定,按照手术以前CT检查的具体情况对手术过程中导针的方向和位置进行选择,后裸骨折经皮微创空心钉进行固定。B组患者采取改良以后的内外踝切口,再将内外踝切口显露的同时固定和显露后裸。对患者进行6~20个月的随访,根据AOFAS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B组患者中,优13例(43%),良6例(20%),可6例(20%),差5例(17%);A组患者中,优17例(57%),良10例(33%),可2例(7%),差1例(3%),A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感染与创伤性神经情况明显优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创伤性关节炎与畸形愈合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折不愈合以及断钉的情况发生。结论:采取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的方式,安全性高,造成的创伤也比较小,同时也能减少感染的情况发生,不会影响其稳定性,是比较安全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5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38例采用Richards钉内固定,B组50例采用AO多枚加压空心螺纹钉内固定,C组62例采用股方肌骨瓣转位移植加多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对比三组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A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88±43)d,B组为(149±32)d,C组为(89±25)d;A组骨折愈合率为73.68%(28/38),B组为90.00%(45/50),C组为100%(62/62);A组功能优良率为47.37%(18/38),B组为68.00%(34/50),C组为93.54%(58/62);C组上述指标与A、B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中,股方肌骨瓣转位移植加多枚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骨折愈合率更高、功能优良率更高,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两种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及其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我院的100例经临床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Mcbridge评分、QLQC30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骨密度。结果:根据经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骨质功能恢复情况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要好,且对骨密度的影响程度要小;根据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生存质量要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骨密度下降速度要明显快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要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且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应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间的不稳定型骨折68例进行分析,其中45例分别使用接骨板内固定(26例)和外固定架治疗(19例)比较不同固定方法之间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优艮率.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16.
粱强 《河北医学》2013,(11):1691-1694
目的:通过对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损伤小、骨折处愈合较快及患者所受痛苦小等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杨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3,(34):4526-452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两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内固定组Dienst功能评分优良者34例,总优良率为89.5%(34/38);外固定组评分优良者23例,总优良率为67.6%(23/34),2组Dienst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手术满意率大体相当(p〉0.05)。结论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各有利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要求,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患者满意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燕山 《医学综述》2014,(13):2471-2472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为踝关节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3年6月北京密云县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106例,根据患者自愿和病情情况,将10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50例)和手法复位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情况。结果手法复位组骨折复位优良率和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2.14%和87.50%,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的96.00%和94.00%(Z=8.947,2.989,P均<0.05)。手法复位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5±3.4)d,平均住院费用为(2503.1±534.6)元,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各有优缺点,在具体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和意愿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何述明  陈建萍 《四川医学》2013,(9):1405-1407
目的 分析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期肩锁关节脱位的术后疗效.方法 对43例急性期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用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加肩锁关节韧带修补重建(1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喙突上移(20例)三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8年,对其自觉症状、上肢肌力、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间隙等改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术式的优良率分别为33%(3/9)、50%(7/14)和74%(15/20).单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法的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加肩锁韧带修补重建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者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喙突上移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急性期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应达到:清除关节内嵌入软组织及软骨碎片;修补重建关节纵向与水平稳定性;施以有效的内固定直至韧带修复,牢固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