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方法建立与临床应用郭津津王欣夏志军1崔波2(第二临床学院病毒室,110003)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沙眼衣原体生殖泌尿系的衣原体感染日渐增多。我们参考文献[1]建立了沙眼衣原本DNA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法(PCR),直接检测尿...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在NG、CT与UU中的应用冯献启高美华胡涛王海燕(免疫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近年来,性病的发病率有急剧上升的趋势,对性病患者进行及时的病原学诊断,于其治疗非常有利,同时有利于掌握性...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中耳炎渗液中沙眼衣原体于泓1995~1996年6月,笔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47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的渗液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男28例,女19例;年龄10~50岁。均有耳闷、耳鸣、耳聋病史。检查见鼓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杂交技术快速检测沙眼衣原体,用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反向杂交技术对18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病人的尿道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与传统的细胞分离培养法的敏感性进行了比较。结果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检测出阳性标本52份(28.57%),分离培养法测出阳性标本50份(27.47%)。以细胞培养法结果为金标准,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8.48%,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6.15%、100%。结论与细胞培养法相比,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反向杂交技术敏感而快速,是临床应用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对淋球菌、衣原体及支原体三联检测的诊断价值王积安,杨红起,刘继英,张爱民,杨树屏(东营市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东营市257034)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DNA扩增技术。我院自1993年...  相似文献   

6.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269例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81例沙眼衣原体来阳性。表明PCR技术是快速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7.
连接酶链反应检测结膜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活动性沙眼患的年龄分布,评价WHO简易沙眼分级法和连接酶链反应(LCR)诊断沙眼衣原体的意义。方法 根据WHO简易沙眼分级法,对89例受检进行沙眼分级,并应用刮擦拭子采集上睑结膜标本。进行连接酶链反应以诊断沙眼衣原体。结果 10岁以下的沙眼占56.18%,20岁以下占26.94%;84例沙眼及可疑沙眼中,16例LCR阳性(19.05%),各抽样点的LCR阳性率为7.14%~34.38%。结论 应加强对青少年活动性沙眼的防治;WHO的简易分级活法适合在基层农村推广;连接酶链反应可用于早期沙眼的诊断及批量样本的检测。需注意采样方法及转送温度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cCoy细胞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ER)两种检测方法在诊断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优缺点。方法:应用McCoy细胞培养和PCR检测334例新生儿肺炎鼻咽部拭子中沙眼衣原体,并对沙眼衣原体肺炎新生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3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证实沙眼衣原体肺炎为68例,占20.4%。以扩大金标准判断,细胞培养和PER的敏感性分别为88.2%和95.6%,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9.6%。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分娩方式明显相关,产道获得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此外,宫内感染也可存在。结论:沙眼衣原体是新生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PER可快速、敏感、特异地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9.
黄晓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10-1810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流产以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严重危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就诊者行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相应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69例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81例沙眼衣原体为阳性。表明PCR技术是快速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分离株的基因型(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湘南部分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病人的62份阳性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沙眼衣原体基因型中,E型25份,D型14份,F型9份,G型7份,J型4份;有3份不典型基因型,未进一步分型。结论: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基因型别以E型为主,其次为D型、F型、G型、J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08例不孕症妇女中的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牟体进行检测,检出率分别为37.03%和42.59%,并有混合感染,提示在不孕症患者中常规检查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女性不孕与其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从147例不孕妇女输卵管及宫颈内取样,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以60例正常妊娠妇女输卵管内取样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不孕组输卵管和宫颈的沙眼衣原体感率分别为15.66%和22.45%,对照组输卵管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仅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显示年轻妇女与工人是感染的高危人群。由此表明不孕妇女生殖道沙衣原体感染是引起不孕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两种方法对40例宫外孕患者血清中沙眼衣原体特异性IgG抗体及宫颈分泌物中沙眼衣原体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沙眼衣原体抗体阳性33例(82.5%),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阳性16例(40.0%),其中1例沙眼衣原体抗体阴性而PCR法阳性。另外,宫外孕患者与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诊断眼分泌物中的沙眼衣原体的实用价值,为临床早期沙眼诊断提供依据和方法。方法应用PCR技术,以具有衣原体属性的16S rRNA基因为目的基因,对50例诊断为可疑沙眼患者的眼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同时跟踪调查所有病例沙眼的发病情况。结果PCR检测50例可疑沙眼患者,阳性41例,占82%;阴性9例,占18%。病例跟踪调查结果表明,41例PCR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均发生了沙眼典型症状,9例PCR检查结果阴性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了沙眼典型症状。结论对沙眼的诊断不能只根据其临床特征来诊断,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具有特异性高的优点,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斑点杂交加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患儿鼻咽部分泌物衣原体抗原,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结果显示新生儿肺炎患儿中沙眼衣原体带菌率1.5%~4.6%,感染率5.4%。由此得出结论,沙眼衣原体是新生儿肺炎的病原之一,尤其是20天左右发病的患儿,需结合临床特点及早诊断治疗,以防病情迁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34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前列腺液进行沙眼衣原体DNA重复序列检测,结果阳性率为29.1%(39/134)。非慢性前列腺炎其他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15例作为对照,均未出现阳性反应。用PCR检测沙眼衣原体敏感性高(检测3.85pgDNA,在引物扩增片段517bp仍有可见的扩增信号),特异性强(与数种细菌、病毒、支原体、弓形虫均未出现沙眼衣原体待异性沉淀带),提示本法可用于临床诊断,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培养技术,成为监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25例急性输卵管炎、36例正常输卵管组织中沙眼衣原体。结果表明急性输卵管炎组织中沙眼衣原体检出率为44.00%(11/25),对照组检出率为13.89%(5/3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宫颈糜烂与输卵管炎中沙眼衣原体检出有关。提示沙眼衣原体可能为急性输卵管炎病原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据《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年30卷第12期报道 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是新生儿结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有3/4的婴儿无热肺炎为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为探讨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围产期母婴患病率的关系,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沈犁等,采用细胞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测序技术,对278名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简称CT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及其临床病程的意义。方法:选择诊断支气管肺炎的足月新生儿和7个月以内小婴儿73名,于发病三天内取静脉血检测沙眼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M、IgG。取鼻咽分泌物(NPS),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查衣原体DNA,选同龄健康儿20名作对照。结果:符合CT肺炎诊断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下,和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婴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发病初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减低,可能是导致病程迁延的原因之一。注意感染初期应用维生素A作辅助治疗,对缩短病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