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该课题为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组采用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历时8年多的时间内对小儿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合并肾静脉血栓((renal vein thrombosis,RVT)与高凝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外周微循环白色微血栓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NS合并RVT有密切关系,检测这2项指标有助于对RVT早期诊断;并提出血小板数量、体积增大,血栓素/前列环素代谢失衡,血液流变学异常等病理生理因素是白色微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课题还对NS并发RVT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观察,提出NS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水肿加重或消退后再次水肿,并发均一性血尿;尿蛋白持续不消或激素抵抗应警惕RVT发生。  相似文献   

2.
采用ELISA法检测部分血液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 ,并对其中部分患者治疗前后D -二聚体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为低 (P <0 .0 1) ;部分缓解的病人D -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 (P<0 .0 1) ,而完全缓解患者D -二聚体水平与正常组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低分子肝素 (LMWH)结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妊高征 ,探讨LMWH在重度妊高征治疗中的价值及可行性。 [方法 ]选取重度妊高征患者 5 2例 ,硫酸镁治疗 2 6例 (Ⅰ组 ) ,硫酸镁 LMWH治疗 2 6例 (Ⅱ组 ) ;检测各组产妇血浆D -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 ;测量产后或术后 2h内出血量。 [结果 ]Ⅱ组治疗前后D -D二聚体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Ⅰ组治疗前后血浆D -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Ⅰ、Ⅱ组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传统的硫酸镁治疗对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浆D -D二聚体水平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不大 ,LMWH结合硫酸镁可显著降低D -D二聚体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且并不增加产后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
肺癌病人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晟 《浙江实用医学》2002,7(3):136-136,140
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了 70例肺癌病人 (Ⅰ、Ⅱ、Ⅲa期 40例 ,Ⅲb、Ⅳ期 3 0例 )及 60例慢支病人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 肺癌组病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 1 119± 0 95 1mg/L ,高于正常上限0 5mg/L有 5 7例 (81 43 % ) ;慢支组病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 0 2 47± 0 196mg/L ,有 7例 (11 67% )高于正常上限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转移组 (Ⅲb、Ⅳ期 )肺癌病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 1 5 16± 1 2 2 9mg/L ,较早期 (Ⅰ、Ⅱ、Ⅲa期 )的局限组肺癌病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为 0 797± 0 489mg/L ,两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肺癌病人中测定血浆D二聚体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用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 (GIA)检测肺部感染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含量。结果表明 :肺部感染患者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但随着肺部感染的控制 ,血浆D -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 ( P <0 .0 1)。提示血浆D -二聚体水平的监测对肺部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正华  邓剑  向成玉 《中原医刊》2004,31(19):49-4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D -二聚体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D -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重型脑梗死组患者血浆D -二聚体均显著高于轻型组 (P <0 .0 5 )。结论 :血浆中的D -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并发血栓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黄石市中心医院经临床确诊的NS患者65例(观察组),其中NS无血栓并发症患者45例(A组),NS并发血栓患者20例(B组),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ys-C和24 h尿蛋白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PT、FIB和D-二聚体水平,观察其在NS患者并发血栓栓塞中的变化.结果 Cys-C、24 h尿蛋白和D-二聚体在观察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P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中D-二聚体和Cys-C水平明显高于观察A组(P<0.05),且D-二聚体水平与Cys-C呈正相关.结论 D-二聚体和Cys-C可作为NS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的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 - 14 0 (granulemembraneoriteub ,GMP -14 0 )、D -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2 0名健康对照 ,2 4例活动期DLE患者及12例稳定期SLE患者血浆GMP - 14 0、D -二聚体的含量。结果 :两组SLE患者血浆GMP - 14 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稳定期的SLE患者GMP - 14 0水平与活动期无明显异 (P >0 .0 5 )。活动期SLE患者的D -二聚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稳定期SLE患者组 (P <0 .0 1) ,稳定期SLE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高凝状态及纤溶改变。监测血浆GMP - 14 0、D -二聚体水平有助于SLE患者血检前状态的早期诊断、病情活动性及指导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五种小儿常见疾病的甲皱微循环变化。方法 应用甲皱显微镜对 98例五种小儿常见疾病患儿的甲皱微循环变化进行观察 ,并与 70例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①五种疾病甲皱微循环的各项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均明显增高。血液病、肾综、急性肾炎、肺炎组与健康儿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0 1)。癫痫组与健康儿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血液病组甲皱微循环的总积分值明显高于其余 4组 ,与小儿癫痫、肺炎、肾炎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0 .0 1)。与肾综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五种疾病治疗后甲皱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及总积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液病、急性肾炎、肾综 ,肺炎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0 .0 0 1)。癫痫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五种小儿常见疾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且随病情进展 ,变化显著。血液病患儿微循环障碍明显。加用 6 5 4-2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 ,甲皱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提示开展甲皱微循环检查不仅有助于小儿常见疾病病情的判断与疾病预后的估计 ,而且可用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 (LMWH)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纤溶系统的活性以及冠状动脉舒缩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发劳力型和恶化型心绞痛患者 ,入选前 48h内有一次以上的心绞痛发作 ,发作时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降≥ 1mm。把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硝苯吡啶、β-阻滞剂等 ;低分子肝素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 ,每日 2次 ,每次0 4ml,皮下注射 ,连续 7日。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 ,测定血浆D -二聚体、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水平。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血浆D -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 0 1 ) ,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2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D -二聚体无显著变化。低分子肝素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0 5 ) ,并且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有显著下降 (P <0 0 5 )。两组治疗后CGRP都有轻度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促进纤溶系统的活性 ,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 ,同时还可调节机体血管活性肽水平 ,扩张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方法:选择92例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对可能影响D-Dimer、t-PA、PAI-1水平的性别、年龄和血清肌酐、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因素采用协方差方法分析。 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房颤组D-Dimer[(0.16±0.10)mg·L-1]、t-PA[(42.58±30.28)μg·L-1]和PAI-1[(86.03±21.43)μg·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0.08)mg·L-1,(26.02±13.84)μg·L-1和(64.94±24.35)μg·L-1]。房颤组PAI-1/t-PA比值略高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房颤组D-Dimer (P=0.047)、t-PA(P=0.264)和PAI-1(P=0.00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但t-PA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LC和57例HCC的血浆D-dime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C组和HCC组的血浆D-dimer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特别是HCC组中同时伴有LC的患者。在LC组中,代偿期患者的D-dimer血浆含量明显低于失代偿期(P<0.01);在HCC组中,血浆D-dimer含量随肿瘤分期(Ⅰ、Ⅱ、Ⅲ)的逐步进展而升高(P<0.05,P<0.01)。结论LC和HCC患者血浆D-dimer含量的异常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评价患者病情和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Ghrelin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轴的关系,以及对小于胎龄儿(SGA)生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期足月小于胎龄、现年龄为2~7岁儿童30例作为SGA组,根据有无追赶生长(CUG)分为SGA-CUG组(19例)和SGA-无CUG组(11例);足月适于胎龄(AGA)的2~7岁矮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L)延缓小鼠脑组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50只小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10),模型(100 mg?kg-1?d-1)组(n=10),低(35 mg/kg/d)、中(70 mg/kg/d)和高(140 mg/kg/d)剂量SCL组(n=10)。小鼠连续皮下注射D-半乳糖10周制备D-半乳糖小鼠衰老模型,给予SCL(35、70和140 mg/kg/d)处理10周。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线粒体Bax和Bcl-2蛋白表达、泛素化蛋白(Ub)
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LC3蛋白表达。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试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延长(P<0.05),错误次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缩短(P<0.05),错误次数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泛素化蛋白Ub 、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增加,Ub、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空白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中神经形态正常,神经元细胞浆内无棕黄色颗粒染色,LC3蛋白表达为阴性;模型组小鼠有神经细胞变性,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LC3蛋白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神经细胞变性数量明显减少,大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中LC3蛋白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SCL具有缓解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脑组织衰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SCL调节自噬作用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R)反义寡核苷酸(AS ODN)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组、AT1R AS ODN组,观察AngⅡ及AT1R AS ODN对心肌细胞 c jun基因表达、总蛋白合成、体积、搏动频率的影响。结果:AngⅡ可引起心肌细胞 c jun基因表达增多、搏动频率增快、体积增大、总蛋白合成增加。AT1R AS ODN能逆转 AngⅡ的上述作用。结论:AT1R AS ODN能有效逆转 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蝎毒组分Ⅰ(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卵巢癌细胞SKOV3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V-Ⅰ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00、400、800 mg•L-1),采用MTT法检测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200、400和800 mg•L-1-1组, SKOV3细胞集落数分别为57.00±6.16和48.00±4.11,明显低于对照组(84.00±5.29)(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mg•L-1组SKOV3细胞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 (P<0.01), 800 mg•L-1组SKOV3细胞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1期细胞数有增多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和800 mg•L-1组SKOV3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SV-Ⅰ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其机制与SV-Ⅰ抑制SKOV3细胞DNA合成、诱导SKOV3细胞发生G2+M和G1期阻滞及诱导SKOV3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7.
观察了氯化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循环及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an giotensinⅡ ,AngⅡ )的影响。 2 0只雄性 8周龄SHR配对分为高氯化钠组和对照组 (均n =1 0 ) ,分别给予 2 %氯化钠和清水喂养 6周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 plasmareninactivity,PRA)、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结果 :高氯化钠组PRA为 ( 1 .1 3± 0 .72 )ng/(mL·h) ,较对照组〔( 1 .94± 0 .96 )ng/(mL·h)〕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浆AngⅡ为 ( 89.4± 1 .4 )ng/L ,较对照组〔( 1 1 1 .6± 1 .3)ng/L〕略有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高氯化钠组的心脏、血管Ang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分别为 ( 2 2 7.1± 1 .1 )pg/g比 ( 1 5 1 .4± 1 .1 ) pg/g,P <0 .0 1 ,( 5 7.1± 1 .5 ) pg/g比 ( 30 .7±2 .0 )pg/g ,P <0 .0 5 ;肾脏AngⅡ水平 2组间无差异 (P >0 .0 5 )。提示氯化钠负荷对循环及组织AngⅡ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硒(Se)及维生素E(VE)对去甲肾上腺素(NE)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Wistar大鼠乳鼠CFbs,与NE、Se和VE作用一定时间后,测定上清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含量。结果:Se、VE及Se+VE组培养液中HYP含量分别为(64.88±1.25)、(47.60±1.59)和(41.34±1.73)mg·L-1 prot,明显低于NE组[(68.27±1.89)mg·L-1 prot](P<0.05),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0.67±0.05)、(0.40±0.03)和 0.39±0.04,与NE组(0.90±0.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e和VE单独应用可抑制CFbs Ⅰ型胶原的合成,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 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PG)联合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对胃组织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0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41例胃炎、25例胃息肉、34例胃溃疡)为胃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清PG(PGⅠ、PGⅡ)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率(PGR),循环酶法测定三组受检者的血清Hcy水平,并计算血清PG联合Hcy对胃良性病变及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Ⅰ水平分别为(59.37±14.16)μg/L、(93.85±14.23)μg/L,PGR分别为(3.27±1.52)、(7.65±2.04),均低于对照组的(149.92±13.34)μg/L、(11.40±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Ⅱ水平分别为(20.18±4.59)μg/L、(16.06±5.87)μg/L,Hcy水平分别为(26.37±3.85)μmol/L、(12.16±3.91)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10.71±5.15)μg/L、(9.83±3.24)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PGR低于胃良性病变组,血清PGⅡ、Hcy水平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Ⅰ、Ⅱ、Ⅲ、Ⅳ时,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9.64±4.98)μmol/L、(22.00±5.14)μmol/L、(24.38±5.97)μmol/L、(27.07±4.52)μmol/L,呈递增趋势,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 I水平分别为(67.63±15.91)μg/L、(55.39±15.18)μg/L、(46.18±14.97)μg/L、(39.72±15.50)μg/L,PGⅡ水平分别为(18.02±3.97)μg/L、(17.25±4.25)μg/L、(16.34±4.50)μg/L、(15.38±4.12)μg/L,PGR分别为(3.87±2.28)、(3.38±2.56)、(2.76±3.31)、(2.02±3.54),均呈递减趋势,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R+Hcy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89.00%、95.00%、94.68%、89.62%、92.00%,均高于PG I+PGR的76.00%、83.00%、81.72%、77.57%、79.50%以及Hcy的71.00%、86.00%、83.53%、74.78%、7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G、Hcy可有效评估胃黏膜的疾病状态,两指标联合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胃良性病变和胃癌,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对犬实验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影响。方法 :杂种犬 18只随机分为三组 :NS组(生理盐水对照组 ,2ml·kg- 1·h- 1)、HP组 (高剂量异丙酚组 ,10mg·kg- 1·h- 1)和LP组 (低剂量异丙酚组 ,5mg·kg- 1·h- 1)。开胸阻断左冠动脉前降支 3 0、60、12 0、180及 2 40min ,测定和计算二尖瓣前叶舒张早期关闭斜率(MVEF)、二尖瓣前叶E峰到室间隔左室面的垂直距离 (EPSS)、心搏量 (SV)、心输出量 (CO)和射血分数 (EF)。结果 :NS组的MVEF、SV、CO和EF呈进行性下降 ,EPSS呈进行性上升 ,而实验组 (尤其是HP组 )的变化趋势不如NS组明显 ;LAD阻断 60、12 0、180及 2 40min时实验组MVEF、SV、CO和EF显著高于同时间点NS组指标 (P <0 .0 5) ,而EPSS显著低于同时间点NS组指标 (P <0 .0 5)。结论 :异丙酚对犬实验性心肌梗死的左心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